生活 > 海外生活 > 正文

看了華人對澳洲醫療的諸多吐槽,有些話不吐不快

首先,我們都應該明白的是,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醫療體系。所以吐槽澳洲醫療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再正常不過,完全可以理解。

但是,如果把澳洲的全民免費醫保說成是「笑話」,尤其是跟中國醫療比照之後把澳洲醫療貶得一文不值,這樣一邊倒的調子到底是來自全方位的體察了解,還是糟心事後的一時發泄,就很費思量了。

我在澳洲7年,多次親身體驗公立醫療,看過全科,看過專科,做過體檢,也住過醫院,總體感覺是非常良好的,尤其是急診手術那次,真正感受到了什麼叫「毫無後顧之憂」。

中國國內的讀者可能還不大了解在澳洲是怎麼看病的,所以我想大概介紹一下。在澳洲的朋友覺得有哪裡說的不對的,也歡迎指出。

(一)

在中國看病,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上醫院,尤其是三甲大醫院。但在澳洲不一樣,澳洲是分流處理的。

我們知道看病分門診和急診。澳洲醫院是沒有門診的,門診都分散到大大小小的診所,有點像中國的社區醫院。只有急診,醫院才會接收。

門診去小診所,急診去大醫院,這是澳洲醫療最基本的規則。

(二)

診所分全科診所和專科診所,都是私人經營的。

普通的小毛小病就去全科診所看全科醫生,其實就是中國醫院裡的「普通內科」、「普通外科」,感冒發燒拉肚子都可以找他們。

有的全科診所看病需要預約,有的直接上門就可以。

如果預約好了,就按時赴約,前台確認過後,醫生都會準時出來叫喚病人;直接上門的,就去前台掛號,然後在候診室等待,就我的經驗而言,候診10分鐘到1個小時都是有可能的。

全科醫生的診斷時間大概在3到15分鐘不等,開檢查單和藥方一般都很吝嗇,能不檢查就不檢查,能不開藥就不開藥。我和家人看過幾十次全科醫生,醫生主動要求我們驗血的不超過3次,給我們開藥的次數不超過50%。

(三)

全科醫生收費有個術語叫bulk billing,也就是跟政府醫保統一結算,不要患者自己掏錢。比如醫保報銷標準70刀,醫生收費70刀,那醫生看完病就直接向醫保要錢,醫保會把70刀轉到診所帳上,患者是不用擔心錢的事情的。

但是近幾年澳洲物價飛漲,所以醫生收費提高,但政府結算的標準沒有變化,所以很多全科醫生就取消了bulk billing,要患者自掏腰包以後自己去醫保報銷。比如醫保報銷的標準是70刀,醫生收費100刀,那患者就先付100刀給診所,然後去醫保報銷70刀,最後自費就是30刀。

Bulk billing診所的大幅減少,是近年來澳洲醫療最大的槽點之一,一來要自己掏錢,二來過程變繁瑣了。我也覺得,物價漲了,最低工資漲了,但醫保報銷標準長期維持不變,這不夠合理。

不過,如果花時間好好谷歌一下的話,每個區域都還是能找到接受bulk billing的診所的,有時候只是那裡的醫生不合心意而已。我現在看的醫生就依然不用花一分錢。

(四)

全科醫生輕易不開檢查,但真的要檢查,也是可以全額走醫保的。

我以前在中國曾查出過肝損傷,所以就找全科醫生,說我想要複查一下,醫生毫不猶豫就幫我開了血檢、尿檢和腹部B超,也都是bulk billing的。

但是如果你無緣無故說要體檢,醫生肯定是不會幫你開檢驗單的。

我是從中國體制內出來的,那時每年都有公費的體檢,不管男女老少,全身上下都做一遍。但在澳洲,尤其是年輕人,並沒有定期體檢的意識和習慣,一般要身體出現狀況才會去做檢查。

對個人來說,定期檢查可能是好事。但全民醫保的資金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動不動就全民應檢盡檢。所以我現在覺得,50歲以下無病無痛的話,每年體檢一次其實是一種公共資源的浪費。

(五)

全科醫生輕易不開藥,頭痛腦熱很多時候都是讓患者回家吃止痛片緩解症狀。這也是符合常識的,因為普通的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都是可以自愈的,所謂的抗病毒藥、消炎藥一般並不對症,多吃反而會有副作用。

如果真開了藥,是要去藥房買的,所以需要自掏腰包。但如果拿了醫生的方子,是可以享受醫保補貼價的,具體補貼比例有詳細的藥品目錄,這點跟中國是類似的。

至於哪個國家補貼得多,這需要大數據分析,我沒這個能力。只能從直覺上來說,澳洲醫保應該更加大方,具體可以參見那一年的天價藥在澳洲只賣41刀事件。

另外,每個澳洲人的藥品開銷都有個年度上限,達到上限以後買藥更加便宜(一次不超過10刀),對一些弱勢群體(包括退休人員)甚至是免費的。我沒有用過這個上限,但可以想像這對慢性病患者來說是何等重要的保障。

(六)

全科醫生覺得自己看不了的病,就會把病人推薦給專科醫生。

在看專科醫生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就帶女兒去看過一次,預約排到了三個月之後。費用也比較昂貴,看一次兩三百刀是很正常的,醫保可以大概報銷一半。

但是,個人覺得看專科醫生的體驗其實是挺好的,值得這個價。醫生問診時間最起碼要30分鐘,病情、病史、家庭環境、教育環境問得很詳細,對小朋友尤其循循善誘耐心解釋,沒有任何擔心和緊張感。

中國看專家確實要更方便一些,大醫院都有專家門診可以預約。但可能是我運氣不好,我發現這些很容易約到所謂專家,也就是本院按資歷提拔的「主任醫生」、「副主任醫生」,常常也就是花個幾分鐘開血檢尿檢再加一堆安慰劑把我打發了,跟普通小醫生也並沒有太大區別。

至於真正的一線城市大醫院大專家,都知道掛上一個號、看上一次病有多麼不容易。

(七)

你可能會問,澳洲看專家要等這麼久,小病熬成大病怎麼辦?這樣的例子我也聽說過,但網絡傳播中的「小病」、「大病」都是沒有明確定義的,無法確定實際情況是否真有那些匿名網友說的那樣嚴重。

還是那句話,輕病慢病就去診所,重病急病就去醫院,醫院如果確定你是重病急病,是不會見死不救的。我親身經歷的急性闌尾炎手術,上午到醫院,下午做檢查,半夜就動刀,並沒有片刻的耽擱。

我以前有個華人房東,說自己有一次在假期得了急性腎炎沒去醫院,熬了幾天變成了慢性腎炎。醫生告訴她,像她這種急性病,醫院肯定是會馬上採取措施治療的,就算假期也不會把她拒之門外的。

但如果已經是慢性病,那去急診也是沒用的,只能找全科醫生、專科醫生一步步慢慢看。

我有一次因為女兒呼吸異常帶她去急診,從下午三四點等到半夜,中間有醫生時不時地來查看情況,後來告訴我說,你女兒的症狀沒有達到緊急的標準,還是明天去看全科醫生比較合適,就把我們趕回家了。

事實證明,女兒確實沒有得什麼急病,第二天再去看全科醫生也並沒有耽誤任何病情。

(八)

公立醫院的所有看病開銷,包括診斷、治療、檢查、手術、藥物、耗材、護理、床位、飲食,都是直接走醫保的,病人不用掏一分錢。私立醫院是按照個人買的保險找保險公司報銷,這我沒經歷過,也不好評價。

我那次急診手術最後只付了幾十塊的停車費。讓我比較意外的是,如果要在病床看電視的話,也是需要另外付費的。

在澳洲住院最大的優勢,就是不需要家人陪同,不需要有人全程24小時幫病人掛號、付款、取藥、看吊針、叫護士、端飯餵水、把屎把尿,一切都由醫院承包。

在中國經歷過家人手術住院的,都會明白我說的是什麼,經常聽說當病人從醫院康復,陪同的家屬反而因為操勞而病倒了。當然,也可以另外請看護幫忙照顧病人,但這筆額外開銷是完全自費的。

我父親去世前在中國長年住院,每月扣除醫保的報銷以後,還需要自費一萬多元,他還是事業單位退休的。

(九)

看到這裡,你可能疑問更大了,如果澳洲醫療像我說的那麼好,為何還會聽說這麼多的吐槽?

我覺得這裡可能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有些吐槽針對的都是個人的不快經歷,並非對整個醫療系統的不滿。

醫護人員水平參差不齊,這在哪個國家都是一樣。看到一個不靠譜的全科醫生,給出了不靠譜的診斷,或者碰到一個不靠譜的護士,扎中了不靠譜的血管,這些都是有可能的。

每個人一生中遇到的醫生護士都是有限的,我的99%滿意率無法代表全部,你的99%不滿率也不能代表全部。因為幾次個人經歷就對幾十萬澳洲醫護人員定性,這其實是挺武斷的。

第二個原因,是對澳洲醫療體系設計邏輯的不理解和不適應。

這裡的吐槽主要包括:醫生不開藥,醫院不收治,手術要等待,專家要排隊。

且不論在中國「醫生都開藥,醫院都收治,手術不要等,專家不要排」是否都能成立,我覺得澳洲醫療體系的這些缺點都是因為一個客觀事實——醫療資源的有限。

醫生不開藥,是因為藥物濫用的副作用風險,也是因為每一張藥方都會用到醫保補貼。

醫院不收治,是因為患者病情沒有達到收治的標準,需要把床位讓給病情更緊急的求治者。

手術要等待,也是因為患者並沒有到非做不可的地步,需要把機會讓給急需上手術台的病人。

專家要排隊,是因為專家的稀缺,成為專科醫生需要10到20年的學習和培養,始終都趕不上人口的增速。

正因為醫療資源的有限,所以資源的安排才需要分輕重緩急。

請注意輕重緩急的標準是由醫生決定的,而不是由病人自己決定的。每個病人都會以為自己病情很重,最好需要馬上醫治,一刻也等不得,但在醫生看來,在醫療體系的客觀排序看來,可能並不是這麼回事。

(十)

所以,澳洲醫生的「無為而治」對照中國醫生的「有藥就開」,澳洲醫院的「非急莫入」對照中國醫院的「有病亂入」,背後都是病人的就醫期待和資源的分配邏輯不同。

我個人是比較認同澳洲醫療體系的理念和邏輯的,包括:

1.接受門診分散、急診集中,相信小診所醫生的診斷能力。

2.承認自限性疾病的自愈周期,少用抗生素,不用安慰劑。

3.尊重醫生和醫院的專業判斷,不主觀誇大病情,不輕易動用專家。

4.理解醫療資源的有限性,服從輕重緩急的調配。

如果你也同意以上這些觀點,那就能平靜接受澳洲醫療體系的種種缺陷。不然的話,中國的醫療體系如此合你心意,飛回去看次病也不是什麼難事吧。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蕎爸的澳洲來信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228/2023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