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通過切脈,就能立刻對症下藥,甚至藥到病除。示意圖。
望、聞、問、切的治病方法在中國古代被承傳了千年。僅切脈一術,就令人嘆為觀止。無需用大型設備來拍片照相,亦無需將器械插入體內進行窺探。醫生僅用指尖搭在病人的手腕上,就能準確地查出病灶,並洞悉發病原因。西方的儀器構造精良,卻看不到遍及人體的脈絡運行。中醫通過切脈,就能立刻對症下藥,甚至藥到病除。這種通神的科學一直被塵封在尚留存的古書里,本篇僅舉清代的幾例。
給過世之人號脈的名醫汪鼎鉉
汪鼎鉉,字台未,生於安徽省婺源縣。他從小愛讀書,長大後成了縣裡的一名秀才。他讀書之餘,對醫術也很精通。
張縣令的母親得了重病,縣裡沒有一位醫生能治,把汪鼎鉉請去後,喝了他開的幾副藥就好了。縣令對他十分感激,親手題寫「名高橘井」四個字,稱讚他是名不虛傳的良醫,並將此做成匾額送給他。此後,這二人常來常往,成了莫逆之交。
汪鼎鉉醫術超群,脈術更是一絕。有一天,他去城裡辦事,在回家途中遇到了一位正急著找大夫的路人。他被那人請到家裡。一進屋,他發成屋子裡的陳設都很新,與附近的農家有所不同。
這時,一位婦人從裡屋走出來,她說自己身體不適,希望汪鼎鉉能為她診治。可汪鼎鉉給她號脈時,卻感到有些古怪。因為此婦人脈象平和,根本就沒得任何病。汪鼎鉉還驚訝地發現,從脈象上來看,她不是神仙,就是鬼怪。
可那婦人好端端的,一聽說自己沒病,就回到裡屋去了。汪鼎鉉也沒多想,起身離開了。在路上,他拿出那婦人付診費時給他的幾張紙幣,打算買點東西。結果卻發現,那些紙幣都是冥幣,於是決定返回去一探究竟。可到那兒一看,屋子已經不在了,原地只立著幾座新墳。
他回到家中,把路上遇到的事講給鄰居聽。有鄰居告訴他:「您還不知道吧,之前那村子裡有位婦人得了重病;久聞先生您的大名,於是叮囑家人要把您請去。她說,只有讓您給號了脈,她才能死而無憾。如今看來,她是生前沒請到您,死後也要得償所願哪!」
預言病人死期的名醫祝星霞
祝星霞,是江西省臨川縣人。他自幼學儒,卻屢試不中。因博覽群書,對岐黃術有了獨到的領悟。別人問他:「你學問不錯,為何不走仕途之路?」他卻回答:「能以醫術來救濟他人,我已經很知足了。」脈理玄奧難懂,可祝星霞卻能將脈術煉就得爐火純青。
有個姓李的年輕人,剛年過十六,卻已久病纏身。他家裡人請了許多醫生都治不好。祝星霞給他診脈後,對他家人說:「沒事,過兩天就會有好轉。」說完,他猶豫了一下,又問那家人:「孩子結親了嗎?」那家人回答:「已經下聘了。」他一聽這話,便說道:「那就趕快娶進門吧,或許還能留下子嗣。等到明年冬天,這孩子的病怕是要復發,那時恐怕就再難好了。」後來果然如他所言。
祝星霞為人正直,亦有氣節。他懸壺多年,從不貪圖名利,鄉里人都特別敬重他。經他治好的病人已難以計數,可他總是拒收人家的謝禮或酬勞。
預言未發之病的名醫彭子惠
彭子惠,字學祖,生在江西省南昌府。從小跟弟弟二人一起學醫,長大後便離開家,搬到了山東省濰縣居住。後來,他聲名鵲起,與山東另一位名醫翟良(字玉華)建立了深厚的友情。跟名醫切磋,使得彭子惠的醫術大有長進。
他精通脈術,給人號脈後便知道癥結所在,且在病人發病前,就能對症下藥。他給一位同鄉診脈,告訴他要注意身體,並預言十年後他會得疳症。起初,那同鄉還不以為然,可十年後他真的得了此症。
彭子惠不僅能診斷出他人的未發之病,還能準確地說出自己的生死之期。他告訴家人,自己會死於某年某月,安葬時無需送回老家,只要葬在濰縣即可。後來,他去世的日子果然與他說的一點不差。幾年後,他弟弟也搬到了濰縣,使他的醫術在家族中得以承傳。
準確查出病根的名醫李榮陶
李榮陶,字風高,生於江西省萬載縣。他年少時曾是縣裡的一名儒生,因豁達、隨性而無意於功名。他一直在醫術上極為用心,並精通推拿之術,曾多次用此術救活了病危之人。府學裡的教授和縣令都對他禮敬有加。
他的脈術也不同凡響。一次跟一個朋友見面,發現他臉色不好,於是拿起他的手把脈。然後,他對朋友說:「你身體看起來沒什麼大礙,但體內的一個臟器已經不行了,怕是有性命之憂啊,要儘快醫治才行。」朋友不信,結果到家沒幾天就死了。他通過診脈就能查出病根以及病症的嚴重程度,幾乎是毫釐不差。
晚年時,李榮陶將自己的診脈心得和診療經驗寫成了《醫家宗旨》一書。看過上面數萬字的記錄後,他弟弟很感慨地說道:「要是能刊印出來,一定會讓更多人受益的。」
參考資料:
民國十四年《婺源縣誌》卷四十九《人物‧方技》
道光三年《臨川縣誌》卷二十六《方技》
民國三十年《濰縣誌稿》卷三十二《人物‧藝術》
同治十年《萬載縣誌》卷二十四《方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