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中醫

肥胖是你這裡不通!中醫告訴你,瘦大腿,瘦肚子,瘦背其實並不難(圖)
2025-04-08

肥胖是你這裡不通!中醫告訴你,瘦大腿,瘦肚子,瘦背其實並不難!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我們曾說過的脾胃失調會引起肥胖,而事實上,不但脾胃失調會引起肥胖,肝膽失調也是會引起肥胖的,它通常體現在大腿內側和外側,以及腰部的兩側,長贅肉。如果你屬於肝膽失調,不妨試試推拿。刮肝經:清除大腿內側...

號脈知人生死的幾位明代醫生(圖)
2025-04-06

中醫把脈示意圖。在現代社會,已有醫學研究者表示,人體的每一系統、每一器官都是造物主的傑作。西方宗教人士也認為,人的身體不只是化合物組成,而是上帝別出心裁的創造。其實,早在幾千年前的古代中國,源於道家的傳統中醫就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醫生切脈能直達病灶,甚至能提前知道病人的病情、生死...

中醫推薦春天煮蘋果水,五種搭配健脾胃強體質(組圖)
2025-04-03

春季濕氣漸重,脾胃容易虛弱。蘋果煮水是中醫推崇的溫和食補法,既能保留果肉營養,又讓脾胃更好吸收。分享5個簡單的煮蘋果搭配,食材菜市場隨手買得到,每天煮一壺,喝出好狀態。一、蘋果紅棗水這個蘋果紅棗水,酸甜可口,氣血不足、脾胃虛弱、臉色暗沉發黃的可以試試,做法簡單。食材:蘋果、紅棗、...

腦霧怎麼辦?按頭部三穴位快速醒腦(組圖/視頻)
2025-03-06

感染COVID-19病毒可能造成腦部發炎,出現昏昏沉沉、記憶減退等腦霧症狀。(fizkes/shutterstock)感染COVID-19病毒可能造成腦部發炎,出現昏昏沉沉、記憶減退等腦霧症狀。中醫師表示,按摩頭部的三個穴位有助驅除腦霧,加上適當的運動和飲食,可以有效提升腦活力。...

耳折、皺紋、唇色可預示心血管疾病風險(組圖/視頻)
2025-02-26

較深的額頭橫紋可能是動脈粥樣硬化的標誌,預示著更高的心血管死亡風險。(Geinz Angelina/ Shutterstock)中醫通過觀察人的耳朵、臉部、手部等的細微變化,就可以判斷是否有心血管問題或風險,而且有些已得到了研究證實。台灣翰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周宗翰,最近在新唐人...

加速中風康復 中醫師教你按揉4穴位(組圖/視頻)
2025-02-25

中風後會出現口眼歪斜﹑偏癱等症狀,中醫通過針灸和草藥,可幫助患者快速康復。(Studio Romantic/Shutterstock)中風容易危及生命,而且也容易復發。中醫在中風快速康復及預防方面功效顯著。台灣明悅中醫診所中醫師朱益智,教你通過穴位按摩,加速中風康復,並預防中風復...

腸胃感染「一瀉千里」 中醫:熱敷3穴位助康復(圖)
2025-02-17

腸胃感染一瀉千里的惡夢,除了及時就醫治療,中醫建議搭配熱敷脾、大腸、小腸的3個募穴,包含章門穴、天樞穴、關元穴,有助緩解腹瀉。(中央社))腸胃感染一瀉千里的惡夢,除了及時就醫治療,中醫建議搭配熱敷脾、大腸、小腸的3個募穴,包含章門穴、天樞穴、關元穴,有助緩解腹瀉,調整氣機,讓身體...

醫保不是保你,是保中醫
2025-01-31

一針見血。

郭玉和太師父涪翁
2025-01-24

漢朝有一位名醫,叫做郭玉。他的醫術非常了得,在和帝的時候,他官拜太醫丞。郭玉最令人稱奇的是,他的切脈論診非常神准。有一次,和帝想測試郭玉的診脈本領。和帝指使一位臣子,他的手腕美得有如女子。讓這位臣子和女子雜處在帷幕中,讓郭玉各診一手,並且問病人有什麼疾病和苦楚。沒想到,郭玉切脈的...

項棟樑|小紅書讓美國婦女把熱水喝起來,月子坐起來!
2025-01-20

從宏觀的、長期的歷史趨勢來說,肯定是先進的文化與科學理性的觀念逐漸傳播開來,逐漸成為全世界大多數人的常識。比如地球繞著太陽公轉,比如飯前洗手能保護我們的健康,比如法律面前應該人人平等……但是,在局部的領域,短期的時間裡面,科學與求知互相啟發,愚昧與偏見...

慘叫不絕!文革再來? 習當局恐怖「針刺麻醉」死灰復燃(組圖)
2025-01-17

中共黨魁習近平推崇中醫。當局日前成立「針刺麻醉」組織,引發輿論恐慌。所謂「針刺麻醉」是毛澤東支持的文革產物。醫界人士揭露,「針刺麻醉」效果很差,許多患者是在聲嘶力竭的慘叫中完成手術。

痔瘡反反覆覆 中醫調理助你徹底擺脫痛苦(圖)
2025-01-11

痔瘡是一個很多人都羞於開口但又深受其害的問題,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痔瘡是一個很多人都羞於開口但又深受其害的問題,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表現在排便時肛門疼痛、便血,甚至有異物感。其實痔瘡並不可怕,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就能有效緩解,甚至徹底擺脫。本文從中醫的角度,帶大家了解痔瘡的成因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