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顏寶剛:反駁「金融唱好隊」的謬誤:請以完整數據說話

作者:
財庫局局長許正宇在反駁「香港玩完論」時,提出期望社會在討論香港的定位時,要專注於事實,這也正是我對這個「金融唱好」隊伍提出的要求。現在港府對外界的負面評論,往往只懂歸因地緣政治等外部因素,卻從不檢討自身問題,每次聽到別人批評香港,就立即「戰狼」上身、義憤填膺斥責一番,但這不會改變任何事實,只會令外資更害怕投入到香港市場。

在《基本法》23條加快立法的同時,香港的財經界突然掀起一陣反駁「金融中心遺址論」及「香港玩完論」的熱潮,由財金官員包括財政司司長、金管局總裁,以至如港交所新任總裁陳翊庭稱金融遺址論片面,指金融中心仍有「底氣」;前財庫局局長馬時亨更在報章撰文,認為近日很多批評是「表面、不盡不實」,更列出七大香港必須保持甚至加強的特色和優勢,以反駁「香港玩完」的說法。

該文章由馬時亨及港大經管學院副院長鄧希煒聯合撰寫。按馬時亨的說法,若這七個特徵持續,加上特區政府招商引資及人才政策能成功,香港經濟必能再度興盛,遑論「玩完」。

但細閱內文的論據,與近日的官員「說好香港故事」一樣,純粹是將一些貌似利多的金融數據「斷章取義」,甚至扭曲解讀數據,目標都是將一些似是疑非的現象「化妝」,實在應以事實Fact Check反駁,避免誤讀誤判,最終反而令社會失去危機意識。

謬誤一:馬時亨文章最大篇幅,亦是放在首位的,正是指儘管近年港股表現低迷,但其他金融支柱產業仍取得顯著進步,包括債巿、銀行、保險及資產管理,但當中引用的數據存在大量問題,需要逐一反駁謬誤:

1.「銀行方面,全球百大銀行有約70家設籍香港,香港的銀行存款去年也增長超過5%,錄得資金淨流入。」

按貿發局數據,在過去三年間包括澳洲、歐洲和印度在內的外資銀行紛紛撤離香港,導致持牌銀行的數量顯著減少。截至2023年10月,香港的持牌銀行數目從2019年的164家下降至151家,減少了13家,跌幅8%,可見實際數目是持續減少而非增加。

至於用存款增加來引證資金流入,我之前都已撰文指出根本是錯誤說法,因為香港總存款量在2021年1月達到15.9萬億元的高峰後,銀行總存款之後卻一直下降,無法重回當時的高位,甚至曾經一度減少了近12,600億元,跌幅近8%,難道這又證明資金在這期間是一直流走?實際上過去兩年大量資金流入定期存款,是由於銀行提供高息,在股市樓市疲弱下資金寧願賺取利息回報,將去年存款增長視為資金流入,顯然是一大謬誤。

2.「資產管理方面,全球百大資產管理公司約有70家設籍香港。香港目前管理的資產規模約4萬億美元,在過去10年資產規模一直穩健增長,升幅達143%。」

過去香港財金官員在公開論壇要「說好香港故事」,經常會引用一個數字,就是香港的管理資產規模(Asset Under Management,簡稱「AUM」)。

馬時亨用過去十年的複式增長來說明資產管理業務有增長,也是一個誤導說法。實際上去年八月證監會發布的《資產及財富管理活動調查》的年度報告,根據調查結果去年香港的管理資產規模為30.5萬億元(約3.9萬億美元),按年下跌14%,為2017年有相關紀錄以來,錄得最大跌幅,金額回落至2019年以來最低,可見香港的資產管理業務是在倒退而非增長。

3.「保險方面,香港去年首三季在長期業務的新造保單保費按年上升約31%。」

馬時亨是富衛集團主席,保險業務是他專長範圍,數據不會錯吧?實際上按保監局今年三月初公布的去年全年新造保單保費更達1,810億,上升34%,升幅是加快了,但業界關注的內地訪客的新造業務保費,在繼第三季按季向下調整32.9%後,第四季進一步減少18.9%,反映的是這種視為「新型走資」的工具,在上半年經過恢復通關錄得近六十倍的強勁增長後,走勢已經明顯轉弱,似乎是中央已經留意到這種「走資」工具正做成漏洞,正在予以堵塞(這個「新型走資」題目很值得另外撰文探討)。

4.「債巿方面,去年首三季發行的債券達5070億美元,按年增長約7%。」

香港金融市場多年內一直是「重股輕債」,五千億美元的發債規模,與近31萬億港元的港股總市值是九牛一毛,更重要是去年大量發債均是來自政府機構,包括特區政府就發行了七百億的銀色及綠色零售債券,中國財政部發行了500億人民幣國債,人行未到期央票餘額亦達1200億元人民幣新高,還有其他像海南省及深圳市政府亦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吸資,可見所謂債券市場活躍,很大程度是特區/中央政府主動推動。

過去幾年香港的美元債券市場,實際是由內房高息債主導,但自從恆大碧桂園先後爆煲,先前由內房主導的債券市場的規模也大幅縮小。據Dealogic,這些開發商在2021年通過發行美元債券融資230億美元,而去年這一數字急降至僅6.8億美元。

5.「同時,香港仍是專業人士的聚集地,全港共有約6500位特許財務分析師(CFA)、4.7萬位會計師及1.4萬位律師。」

金融業顯著萎縮,已經是不爭事實。早前合併瑞信的瑞銀,《彭博》引述消息透露,旗下亞洲私人銀行業務分部,將展開裁員行動。本輪裁員據報主要涉及本港及新加坡的員工,將合共削減約70個職位,當中包括客戶關係經理。之前摩根大通亦在亞太區裁減了約30個職位,其中香港和中國的員工受到了最大的打擊。大摩去年十二月亦裁減旗下中國資產管理業務部門的員工,涉及約15員工。

除了投行首當其衝,其他金融服務業早已「火燒連環船」,四大會計師行已傳出要求負責IPO的員工放無薪假,連帶多家國際律師行亦要縮減香港部門規模,據報凱易、德傑律師事務所、歐華律師事務所等跨國律師事務所最近紛紛裁員。連歷史悠久的孖士打最近幾個月裁掉了駐香港的負責企業客戶、基金和資本市場業務的律師,並解僱了至少20名負責支援的律師助理,有業界形容是前所未見的最重大的裁員,上至合伙人,下至律師助理。

謬誤二:馬時亨稱2018年到2022年期間,跨國企業並未明顯出現離港趨勢,在港設立地區總部的內地企業,以及受僱於非本地公司的就業人口都有所增加。

數據不說大話,馬時亨所說的情況絕非事實,翻查統計處去年12月公布的《香港境外母公司的駐港公司按年統計調查》,作為經濟效益最大的「地區總部」及「地區辦事處」,卻是按年大幅減少75家及86家,跌幅是5.3%及3.5%。

其中「地區總部」總數跌至1336家,是十年有紀錄的新低,與2019年的高峰比較,更是少了205家,反映外資實際上是有規模退出香港。而且內地企業數目更是比起2021年的高位減少了五家,總數降至247家,馬時亨的說法簡言之就是胡亂吹噓。

而且說到聘請的就業人口,更是持續下跌,包括地區總部、地區辦事處及當地辦事處的就業人數,去年較2019年大減了二萬五千人,其中地區總部的就業人口更是減少了六萬三千人,跌幅多達三成二,相信在《基本法》23條立法之後,外資的地區總部只會加速撤離。

早前「彭博行業研究」指出,去年駐新加坡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多達4200家,遠遠超過香港的1336家,在財經界引起巨大迴響,亦反映了馬時亨說許多外資企業選擇在港建立地區總部,顯然是斷章取義,刻意誤導公眾。

財庫局局長許正宇在反駁「香港玩完論」時,提出期望社會在討論香港的定位時,要專注於事實,這也正是我對這個「金融唱好」隊伍提出的要求。現在港府對外界的負面評論,往往只懂歸因地緣政治等外部因素,卻從不檢討自身問題,每次聽到別人批評香港,就立即「戰狼」上身、義憤填膺斥責一番,但這不會改變任何事實,只會令外資更害怕投入到香港市場。

(以上評論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

責任編輯: 李安達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319/2031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