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6家中國房地產巨頭折戟倫敦,10年血虧2000億

作者:

過去十年,分別有六家中國房地產巨獸出海英國,投資倫敦房地產開發。

「買買買」一時間搞得熱火朝天,粗略估計投資了快2000億,但是結果令人唏噓——

無一例外,全部折戟倫敦,打道回府,更有甚者虧得血本無歸,慘澹收場!

這些曾經在國內都是風雲一時的霸王企業,百戰百勝,為什麼一出海,就變成了軟腳貓,一個個地從天堂掉入了地獄?

是什麼使得他們的英倫夢,化為一場空?

我們儘量結合招數據,和大家來聊一聊,中國房地產企業出海英國,倫敦慘敗的悲慘故事,以及背後的各種不為人知的小故事。

1

「宇宙第一房企」碧桂園:負債兩千億,揮淚告別英國(當前虧損4.5億,暫無接盤)

2024年開年,第一個吃大癟的就是號稱「宇宙第一房企」的碧桂園。

據英媒React News2024年1月31日的報導,碧桂園正在出售2018年買下的位於英國倫敦的地塊「Ailsa Wharf」,項目也叫利河·雲岸Calico Wharf。

碧桂園原來計劃在這裡開發13棟建築、785套住宅和一個大型的商業區。

Ailsa Wharf可以被稱作一塊「風水寶地」。可能大家不太清楚Ailsa Wharf在哪,那知道倫敦金融城金絲雀碼頭Canary Wharf嗎?Ailsa Wharf就剛好在金絲雀碼頭旁邊,4分鐘就能到倫敦的這個超大CBD,還是河景房。

打個比方,Alisa Wharf到金融城的距離差不多是從東方明珠走到陸家嘴,拐個彎兒就到,地理位置不可謂不優越。

那很多人好奇啊,碧桂園為什麼急著把這塊好地賣了呢?

這裡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了。想想2023年中國房地產界最大的「雷」是什麼,那無疑是恆大許老闆的財務造假,負債萬億終成被執行人,恆大最終被破產清盤。

然而,恆大風波還未完全消退,2024年1月30日,市場上就有小道消息傳出碧桂園也要被清盤了。

清盤可以理解為就像是一家店鋪決定關門大吉,大拍賣把店裡的所有東西都賣掉。簡單地說,清盤目的就是要把所有能變現的東西都變成現金,用這些現金來還債。

消息顯示,碧桂園目前的境外債高達110億美元,去年10月就已經出現違約,付不起利息。

堂堂一個宇宙第一房企竟然還不起債,那信用肯定大受影響啊。所以碧桂園為了自救,陸陸續續把它位於馬來西亞、泰國、澳洲、美國、印尼、印度、香港、英國、紐西蘭的海外資產都給大拍賣了!

被迫把倫敦這塊好地賣了的原因還不止是債務問題。和彼時剛進軍英國市場的雄心壯志不同,碧桂園發現Alisa Wharf項目的進展並不順利。

本來預計項目第一期會在2021年完工,但施工過程中發現,由於泰晤士河的污水管道穿過地塊,不得不重新規劃一套新的建築設計,這個突如其來的變化導致了項目不可避免的延期。這個已經耗資高達4.5億英鎊的項目逐漸成為碧桂園沉重的負擔。

與此同時,碧桂園在國內的現狀也不容樂觀。去年中國前30大房企銷售額持續下跌,而碧桂園竟同比降幅超過50%,可以說慘到令人瞠目結舌!

豪言「砸鍋賣鐵都要救公司」的碧桂園實控人楊惠妍,為了給公司省錢,前兩年給自己砍了一刀,年薪從1576萬降到38.5萬,然後去年底又自砍一刀,直接降到月薪1萬,好像剛剛能夠上佛山的2023年平均工資。

更悲慘的是,不算海外,碧桂園眼下還面臨著高達1800億美元的巨額債務。為了避免信用違約,償還債務付清利息,碧桂園不得不做出出售Ailsa Wharf項目的艱難決定。算上2018年買下這塊地的時候花了8000多萬英鎊,但後續又陸陸續續各種成本加起來也讓碧桂園砸進去了4.5個億,卻沒有一點水花。

2021年以來,已有50多家中國房地產企業出現了債務違約。到2023年,中國房屋銷售額同比下降了6.5%,特別是下半年,成交量急劇萎縮。新項目的投資也放緩了不少。

其實碧桂園在國內房地產商裡邊已經算是那種非常謹慎的,而且是幾乎沒有公開出現過什麼違約的房企了,它的現金流管理基本也做的還可以,而且那麼艱難的時刻都挺過來了。

此外,碧桂園的倫敦團隊其實早就實現了完全本土化,幾乎所有員工都是來自本地招聘,因此對倫敦市場的熟悉程度相對其它中資開發商更高,風險理應是更低的。

要不是境內債還款日的「催命符」都快貼到臉上了,實話說碧桂園也不會忍痛丟掉倫敦這塊地。

2

巨無霸萬達、富力「擊鼓傳花」:但是卻十年磨不出一塊平整的土地(萬達、富力虧損全部建設成本,各約5億)

很難想像,在有萬達,富力,這樣的中國巨無霸房地產開發商參與的情況下,一塊不大的地,開發期間,居然工程隊換了n次,砸了快10億英鎊,結果樓都無法按時完工?

無獨有偶。繼碧桂園宣布全面退出英國市場後沒幾天,富力地產也因債務壓力正全面退出倫敦。

今年2月,富力把2017年從萬達集團手中收購來的歐洲最高住宅項目「倫敦ONE」,也叫「九榆樹一號One Nine Elms」項目賣了。隨後,有「重慶李嘉誠」之稱的中渝置地背後大佬張松橋出手,成為富力地產的「接盤俠」。

彼時,富力給予這個項目高度的投資預期,認為是撿了大便宜的黃金開發地塊,卻怎麼也沒想到其實是捕手了一塊「燙手山芋」。

事情還要追溯到十年前。「九榆樹一號」是萬達於2013年6月買入的地產項目,也是萬達進軍海外地產的第一個項目。

2013年6月19日,萬達斥資8800萬英鎊從愛爾蘭格林地產(Green Property)手裡收購了一塊位於倫敦西二區的黃金地段,占地兩英畝,要搞舊樓改造做新樓。

萬達老闆王健林當時還感慨,倫敦地價比北京便宜得多,預期利潤相當於白賺一個酒店。而且倫敦可是金融自由港,很多東西都有操作的空間。

王健林還為萬達集團定下了一個目標,到2020年萬達的海外業務要占比達到20%以上,而倫敦便是萬達開疆拓土的第一站。

有個諺語說得好,「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不知道是水土不服還是氣場不合,萬達在倫敦的這個項目自從落地後就走得不那麼順利。

2016年2月11日,據英國建築行業雜誌Building報導,因項目進展緩慢,萬達正在考慮更換「倫敦ONE」項目的建築承包商。最初的承包商CI-ONE「磨洋工」嚴重影響了施工進度,於是萬達重啟工程招標,找到了全英最大的承建商保富集團Balfour Beatty。

但是運氣這個東西似乎又在和萬達作對。據九榆樹官網報導,萬達取消了原計劃的一萬平方米辦公大樓層,合併入酒店區域。此外,萬達也去掉了連接兩座高樓的空中走廊。項目規劃更改導致就業崗位突然減少了400個,消息一出,立即遭到當地政府和民間組織的反對。

2016年11月,由於沒有同萬達在總承包協議的某些條款上達成一致,承建商保富集團在建設前期就「撂挑子」不幹了,退出了萬達「倫敦ONE」項目,成為一年內第二家退出萬達倫敦項目的英國建築商。

萬達一想,這不行,這英國的施工隊是不是不靠譜啊。隨後,萬達啟用了澳大利亞建築公司Brookfield Multiplex來接替退出的保富集團。進度到這時才似乎柳暗花明。

2017年6月21日,繼倫敦ONE之後,萬達宣布再下一城,繼續在倫敦買地。這次收購的地塊也位於九榆樹,緊挨著第一個項目,地塊價格高達4.7億英鎊,占地10.2英畝(約合4萬平方米),可以建設一棟51層的住宅高樓、兩棟36到46層之間的住宅公寓樓,總共供應大約1900套公寓。

然而意外發生了。2017年6月,銀監會突然排查海外併購風險,重點點名萬達。同年7月,三大國際評級公司之一的標普將萬達列入負面觀察名單,進一步打擊了萬達的信心。

同年8月,萬達放棄以4.7億英鎊在倫敦收購第二塊地,把九榆樹廣場的產權移交給了兩家當時在香港上市、在境外擁有充足資金儲備的中資開發商廣州富力和重慶中渝置地。

糟心的是,禍不單行。2017年9月,標普再次下調萬達評級,認為萬達將商業資產出售給富力損害了公司穩定性。隨後,國家也發表新規明確指出限制開展房地產、酒店、影城、娛樂業、體育俱樂部等境外投資活動。

2017年11月,德國的全球房地產調查機構安波利斯(Emporis)評估,繼兩次更換承建商後,倫敦ONE這座雙塔式建築最快也要到2019年底才能竣工,而不是預計的2018年底,事實上已經逾期。

最終,歷經5年的波折,2018年1月,萬達發布公告,以4.7英鎊的價格「忍痛割愛」,將「倫敦ONE」賣給富力。至此,萬達清空了所有在倫敦的地產項目。

表面上看起來,9000萬英鎊買入,4.7億英鎊賣出,中間有巨大的利潤空間,但是實際上,多次的施工方更換,圖紙更換,各種繁瑣的行政,操作成本,大大地壓縮了萬達的利潤空間。簡單來說,看似賺錢的項目,其實是虧本甩手出去了,但不幸中的萬幸,能轉手,對於萬達而言已經是非常不錯的結局了。

以為事情就這樣圓滿結束了嗎?並沒有!九榆樹這塊地可能真的對於中國的地產開發商來說,不是什麼好啃的骨頭。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英倫大叔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401/2037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