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家庭生活 > 正文

我65歲,晚年最後悔的事,就是賣掉老家的房子,跑去做兒子的鄰居

無論何時何地都需要一種距離感,不管是在什麼年齡段的人都應該是這樣的,距離產生美這句話我們理應知曉。

可偏偏在很多的家庭關係中我們卻忽略了這一點,有些時候距離越近,感情不一定會越深。

我叫焦霞,今年六十五歲了,我的老伴六十六歲,我們倆現在都是退休老人,過著一些簡單普通的日子。

我退休的時間比較早,十年前我就已經退休了下來了,只不過那時候因為自己覺得自己還比較的年輕,還能幹活,再加上我的退休金只有一千出頭,老伴也沒有退休,因此我就又重新找了個工作繼續幹活了,這才等到了老伴六十歲退休了我才正式不幹了,開始一塊過著晚年的生活了。

我的老伴退休金比我要強一些,他是單位退休的,退休之後的退休金還是比較可觀的,再加上我的那一千塊錢,我們倆一個月可支配的退休金就四千多塊錢,這筆錢對於在我們這個四五線的小縣城來說其實已經挺安逸的,沒有特別貴的物價,也沒有特別高的需求,每天也就是買菜做飯,買點藥,看看病之類的,基本沒什麼很大的開銷了。

有時候也會學著別人一樣到處去玩一玩,旅旅遊,看看風景。

在外人看來其實我們兩口子的晚年生活是有著足夠的經濟保障以及精神滿足的,他們羨慕我的晚年生活,羨慕我們的感情和睦,羨慕我們不用給孩子們帶娃,也羨慕我們的身體健康,想去哪裡就能去哪裡,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的心態。

可偏偏就是這樣的一種生活狀態下,我卻做了一件讓我特別後悔的事情。

五年前,我跟老伴在孩子的建議下,賣掉了我們在老家的房子,搬到了兒子的對門,和兒子做起了鄰居,從一開始的開心與幸福,漸漸成為了一種煎熬

兒子是我們唯一的孩子,從小到大一直都在我們身邊,也很聽話,很懂事,但在大學畢業了之後就很少回來了,起初他只是在省城打工上班,逢年過節都會回家裡來,但後來就在省城安家了,這讓我難受了很長一段時間。

我是想要讓兒子回我們縣城裡找份工作踏實生活的,這樣離我們也能夠近一些,可他的心卻不在我們老家,總想著到外面生活,最後我們也拗不過他,只好盡力的幫助他在省城安家了。

那時候我們也想過在給兒子買房的時候買個大一點的,買個四室三廳的,這樣的話以後等我們倆退休了就能夠過去跟他們一塊生活了,也肯定是住得下的。

可兒媳婦卻不樂意,當初結婚之前聊到這些事情的時候兒媳婦就覺得房子太大了不好打掃,又不太願意跟我們一塊生活,無論是地段還是樓層也都不滿意,最後只能按照他們的想法買了一個他們喜歡的兩居室,覺得房子小一些好生活。

後來我跟老伴又想著去省城買個房子,等以後老了搬過去離他們近點,但是被老伴否定了,一方面是省城的房子太貴了,我們可能負擔不起,另外一方面是我們的工作以及朋友都在老家,搬過去生活不方便。

就這樣我們倆才一直都在自己的家裡生活著,偶爾過去他們家裡幫幫忙,也只是短住而已。

所以這才有了我退休之後再找工作,老伴退休之後我們生活自由的情況,可除了自由之外,我們倆面臨的還有一種孤獨的感受。

有時候看著小區里其他同齡人,幾乎大多數都是在幫助自己的兒子帶娃的,帶著去上課,帶著孩子去外面玩耍,比我們家要熱鬧太多了,尤其是逢年過節的時候他們家裡總會有陣陣的歡聲笑語,而我們家卻只有冷清與孤獨。

正巧這時候兒子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消息,說他們對門的鄰居打算賣房子了,他想要把那個房子給買下來,到時候我們倆就可以搬過去跟他們生活的近一些了。

我當即聽完就讓兒子去多聊一聊,問一問價格,我們倆準備湊錢買下來。

這個過程顯然是又長又心酸的,兒子對門的那套房子比他們家還要小一些,價格方面自然比兒子的那套房子少一些了,可即便是如此,我們倆的錢依舊是不夠的,算了算把我們倆在老家的房子賣了,再添上二十萬才可以買下來,我們倆的存款也有二十多萬,可這錢是以備不時之需的,萬一我們倆生病住院了才能夠動的錢,這要是一掏出來,我們就徹底沒有養老本了,心裡還是挺不踏實的,遲遲不肯下決心。

直到最後兒子才給我們吃了顆定心丸,他說剩下的二十萬做成貸款,一個月也還不了多少錢,等到時候住在一起了生活開銷方面也會省下來,他們來還這筆錢。

就這樣我才跟老伴答應了下來,我們倆正式在五年前搬到了兒子對門生活,成為了他們的鄰居,幾乎就是拎包入住的,房子裡也沒有什麼改動,雖說是兩居室,比我們老家的房子小很多,但住我們倆人也足夠了。

況且到兒子家就兩步路的距離,離得近了好像才能夠讓生活變得不那麼的孤獨。

可沒想到我所以為能越過越好的日子,卻在後來慢慢的變成了一種煎熬。

首先就是經濟方面的拮据了。

買房的時候貸款了二十萬,這每個月需要還的貸款以及兒子自家房子的貸款加起來其實不是個小數目了,為此我跟老伴主動商量著每個月給他們兩千塊錢用作還貸,這樣也能幫助他們緩解一些生活壓力。

兒子倒是接受了,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是我們經濟方面的拮据了,之前說過我跟老伴每個月的退休金一共加起來也就是個四千來塊錢,除去給兒子的兩千塊錢之外,我們也就只剩下了兩千塊錢了,這兩千塊錢都用作生活費都不太夠。

以前在我們老家的時候一個月買菜做飯的生活開銷也就花上個一千五百塊,這還是算多的時候,少一些的時候我們倆一千塊錢就夠吃喝了。

可現在在兒子這邊的生活費一千五百塊錢完全不夠用,因為除了我們之外,還有兒子他們一家人。

他們時不時的就過來說晚上回來來我們這邊吃飯,就連外孫有時候還會「點餐」,上學之前告訴我們他想要吃什麼,然後我們去買,去做飯。

而且最主要的是他們每天都會來我們這邊吃飯,按理來說他們來吃飯我們不應該斤斤計較,人多熱鬧,應該開心一點的。

可光吃飯不給錢的做法也是讓我頗為頭疼。

這樣一來一回的算下來我們一個月光是在吃飯方面的開銷起碼就得三千塊錢了,甚至孫子想吃點好的,過節的時候花銷就更多了,每個月我們倆不僅剩不下錢,還得從自己的存款中提出一部分錢來,自然讓生活變得拮据了不少。

其次就是想像的舒適生活,卻變成了一種累贅。

一開始搬過去的時候我是真的想要幫助他們分擔一些生活壓力的,比方說叫他們來家裡吃飯,或者是等到他們上班離開了之後去給他們打掃屋子,洗衣服,晾衣服,還給他們收收快遞等這些事情。

但是後來隨著時間越來越久了之後這種事情似乎就成了理所應當,他們開始「指揮」我去做一些事情,比如哪裡的超市降價了,他們讓我們去買一些家裡的日常用品,孫子在哪裡上補習班,我們去接送他,再比如他們夫妻倆或者是出去玩,或者是加班的時候趕不回來,就讓我們在家裡給孫子做飯。

甚至有的時候兒媳婦還會打電話讓我去給她送個落在家裡的文件袋等等。

這些事情都在無形之中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種累贅,以前想過搬過來是一塊生活的舒適與安穩,可沒想到卻成了一種累贅,讓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累。

再然後就是我們與兒子兒媳婦之間的矛盾了,矛盾增加也讓我們之間的感情越來越差了。

因為前兩件事情所引發的我心中的不滿,間接導致了我開始有意無意的朝他們傾訴我心中的不悅了。

有時候我讓他們交伙食費,語氣輕一點的話他們不當回事,嘴上說著下次給,語氣重一些的話他們又開始埋怨說他們現在要養孩子,要還兩個房子的貸款,沒有錢了,讓我們自己承擔。

反正這事兒說一次兩次沒有給就怕引起他們的不滿了,畢竟親人之間談錢是最容易傷感情的地方了。

更讓我們之間矛盾變大的地方還不止於此,還有些時候他們來家裡吃飯,不掏錢,不出力,結果還要嫌棄我做的飯菜不好吃,有些時候叫我去給她送東西,我老眼昏花送不明白,遲到了他們也怨我,有時候叫我給他們買東西,買錯了也還要被說……

這些亂七八糟的小事都成為了我們彼此相處過程中矛盾產生的地方了。

最後便是我與老伴生活缺少了自由。

在老家的時候我跟老伴出了門去哪裡都方便,城市小,人也不多,車也不多,想去公園就去了,想去廣場就走過去了,一切都十分的方便。

可是自從到了他們這邊之後每次出去廣場上轉轉就得走三四公里,而且到了廣場上也沒認識的人,只能自己坐會,然後就回去了,這讓我們的生活狀況特別枯燥。

以前在老家的時候時不時還能去找一些朋友們聊聊天,打打牌,可到了這裡之後一個朋友也不認識,更別提打牌這件事情了,壓根就沒人,還得重新去結交新的朋友,去跟著他們一塊學說普通話,讓我的心理壓力驟增。

至於旅遊這件事情的話,我們自從搬過來之後就只出去在省城周邊的景點看了看風景,逛了逛,從來都沒出去過其他地方了,不是我們不願意,是因為兜里的錢不多,是因為沒有了那種心思。

事到如今我才真正意識到自己五年前做出的那個決定有多麼的讓我後悔,我所期待的子孫滿堂,熱鬧生活的晚年生活也確實偶爾會存在,可這種歡樂卻很快就會被那些瑣碎的煩惱所取代,我想著離他們近一些,我們的生活有保障,晚年會更加幸福,可卻沒想到離得近了,卻得到的是更多煩惱與矛盾,生活一團糟。

現在的我真的是後悔當初賣掉老家的自住房來省城做兒子的鄰居,連退路都沒有了,想回去也回不去了,過得真的挺煎熬的。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十指言情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407/2040703.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