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香港狹窄生存空間中的二手書店——專訪偏見書房

作者:

撰文/攝影:瑞吉頤

由2023年底開始,香港一眾獨立書店連番被政府部門派人上門巡查,情況令人關注,很多人更想起中國內地官方針對性的「查水錶」、「查消防」。當中包括由社會運動人士龐一鳴所創立的「一拳書館」(2020年創立)及主營二手書的「二拳書館」(2023年創立)、前區議員黃文萱開設的「獵人書店」(2022年創立)、由前傳媒工作者開辦的「留下書舍」(2022年創立)、經常在社交媒體談及政治的一人隱世書店「書少少」(2020年創立)、由「七份一書店店長培育計劃」衍生的「界限書店」(2022年創立)等等。

這些巡查除了以往較常上門的食環署及消防處外,亦包括勞工處及衛生署,以及過去從未出現的積金局、稅務局及公司註冊等,頻密程度有書店表示一個月內已先後有六個不同部門共十一次到訪。比如積金局會派工作人員上門了解僱主有否有按「強積金條例」,替雇員登記參加強積金計劃及準時供款;而勞工處人員會上門查看店鋪有否遵守「職安健條例」,例如書店是否有備藥箱,藥箱內的藥物有否過期,藥箱背面有沒寫上負責職員姓名等,違例者會遭票控。

大部分被巡查的獨立書店過往都曾舉辦過由政治人物作為嘉賓的分享會,店內亦有已在公共圖書館下架或民主派人士撰寫的書借出售,部分亦會舉行讀書會或分享會等社區活動。除了以上書店,位於上環的「見山書店」(2018年創立)除了被巡查之外,亦多次遭到神秘人投訴。投訴項目包括今年二月一個未曾發生的「一人市集」。根據書店的社交媒體資料,與其說是市集,其實那只是書店在IG預告台灣作家洪愛珠將會帶同五包玫瑰酥糖跟讀者分享,但相關政府部門接到投訴後便拿著IG帖文到訪。有別於過往較為寬鬆的慣例,近年不論展覽、講座或市集等等都需要依法申請娛樂牌,某程度上對藝文活動帶來不便,有書店擔心在這種情況下能否經營下去。同時,位於觀塘萬年大廈專門售賣二手書的「偏見書房」,同期亦因違反地契被地政處要求搬出,相關部門指工廠大廈不可作零售用途,經營書店違反地契。

在商業掛帥的香港,以大眾的認知而言,經營書店本來已經不是一門賺錢的好生意。面對租金高昂,人工等等營運成本亦高,加上賣書的邊際利潤微薄,購書群眾不多⋯⋯歷年一代又一代的獨立書店都已經在狹縫中求存。如今他們除了抱著一份信念堅守外,還有沒有別的生存空間?獨立書店知去何從?

偏見書房:無心插柳的二手書店

【圖略】書店所在的街區(瑞吉頤攝)

在以上書店當中,偏見書房的經營歷史可說較長,由2017年開始至今已經七年有多。記者相約店長范立基做訪問,他一口答應,只是訪問的地點一直不能確定,原因是書店被迫遷離後還未知去向,直至訪問前數天范先生通知筆者到觀塘裕民薈找他。那是一個老舊的街坊商場,沿扶手電梯上去經過數個空置鋪位後拐一個彎,終於找到偏見書房新店所在。眼下店鋪大約只有五六平方米大小,沒有裝修,牆上有數個放滿書的舊書架。范立基正在向「店員」講解書店如何運作。

【圖略】店長范立基總是帶著一本書。/瑞吉頤攝

我們到店外放置在走廊上的塑料凳子坐下,一邊望著書店。問范立基當初為何會決定開書店?有別於近年一眾「後社運書店」,偏見書房的出現倒有點無心插柳。「最初開始賣二手書,其實也是玩票性質。」他說以前經濟條件較好,大學時期開始愛上閱讀的他,一直喜歡收藏書借及舊家具。香港由於工業式微,很多廠房撒出,不少工廠大廈的內部空間逐漸變為非工業用途,當時工廠大廈的租金相對便宜,空間也較大。他便在葵興健康街的工廠大廈內租用了一個約90平方米的單位作為貨倉,去存放他的珍藏,當中書借約占一半。范立基在大學時主修管理,但從來沒有打算從事相關的工作。年輕的時候他曾當過導演,其後曾在當時很火紅的樓上書店「洪葉書店」當過店員,及後從事地產買賣。「當時反正有地方,也有很多書。於是我便嘗試每逢星期六開業半天賣書,以書會友。大家上來會一起吃飯聊天,十分開心。」就這樣他便於2017年開始在觀工廠大廈里試業。「沒想到半年下來,反應也不錯。」他說。輾轉多年後,他就在這個偶然的機會下重返書店這一行。

日子雖好,起步也相當順利,但跟很多香港的創業故事一樣,不少人都會遇到租金上漲而被迫遷離甚至結業。范立基說:「其後業主加租,單位的租金由最初六七千元港幣一個月大幅增加到九千元。」由於負擔太大,他無奈搬到面積小一半的地方。他補充:「幸運的是,由於在葵興試業期間已成立了'偏見書房'臉書專頁,當時追蹤人數已累積到七八千人,因此書店並沒有完全因為實體鋪的消失而真的結業。」書還在,只是沒有店面,於是他便嘗試在網絡上賣書,去延續書店的運作。「當時主要賣書給大陸人客,那時很多客人找書。」

2012年11月6日,香港一家書店內出售中國大陸禁書。在中國領導層換屆前夕,這些買書的大陸人想要深入了解即將管理國家的領導人以及他失敗的競爭對手。(REUTERS/Bobby Yip)

香港二手書的市場

【圖略】店內陳列的書籍/瑞吉頤攝

二手書買賣一向有價有市,除了一般舊書會以折扣發售用平價轉讓外,某些絕版或罕有的書借對收藏家而言,是一個投資市場。在疫情期間,他的舊書拍賣群尤其活躍。以香港作家黃碧雲1987年出版的小說《揚眉女子》為例,該書最初的售價只是港幣二十元。由於書借沒有再版,大部分黃碧雲早期的小說已在書店絕跡多年。在2020年前後其著作《揚眉女子》突然成為炒賣目標,價格在短短兩年間以幾何級數飊升,經過不同藏家幾次轉手,此書最後由一位內地人以一萬元投得,此事一度成為藝文圈佳話。自這個消息傳開後,連帶黃碧雲其他絕版小說也突然變得一書難求。最近見網上有人放售《揚眉女子》,叫價已達港幣二萬四千元。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歪腦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410/2041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