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新三線建設來了,中西部拼搶「一頂帽子」

各憑本事。

最近中西部很多省市進入了拼命爭搶和瘋狂自薦的模式。

背後是因為一個經濟版圖的大變局來了。

重慶人大代表建議把重慶建設成為國家戰略腹地,在渝布局更多高能級產業。

湖南人大代表提案將長株潭都市圈區域納入國家重大生產力優化布局範圍。

陝西專家建議在國家層面支持陝西成為戰略腹地主要承載地,在各方面重點傾斜。

河南、貴州更是自薦希望成為舉足輕重的國家戰略腹地。

戰略腹地,四個字,打破腦袋。

一個事實是,好處太大,各地想要去搶。

一座城市,或者一個地區的發展天花板,就是看它在在全國乃至世界的經濟版圖上,所承擔的功能和扮演的角色。

擁有更高的區域定位就意味著更強的政策支持,更充足的資源供給和更優先的轉移分配。

資料圖:四川省紅棉市景觀

而另一個現實是形勢逼人,不得不搶

1)是中央對土地財政的收緊和對招商引資手段(稅收優惠、三免三減半等)的清理。

各地水龍頭被截流,地方財政大旱,市場的錢不好賺了。

」賣地賺快錢「和「招商搞大錢」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中西部只能群起而爭,爭「國家戰略腹地」的定位,爭取中央更多投入。

2)是地方激烈的競爭格局,西北不搶就得真喝西北風。

不同城市、地區之間存在天然的競爭,同一片地區,資源、人口、政策向來都是獨占型的要素,你拿走了我就沒有,你占便宜我就吃虧;

而城市與城市、地區與地區之間的發展差異更會因為這種區域定位的政策傾斜而急劇放大。

更重要的是,風向變了,大國博弈激烈化的背景下,中央發現過去那套地區均衡發展的路子不好使了,甚至嚴重扯後腿,現在要做的,就是解開東部的韁繩,甚至插上翅膀。

也就形成了現在的政策導向——東部搞發展(新質生產力),中西部搞安全和保障。

中西部的戰略性「讓位」,也是政策的冷板凳。

所以說白了,西北不搶就得真喝西北風。

對中西部來說:搶不到發展的錢,就去搶安全的錢;拿不到市場的錢,就去拿中央的錢。

對中央來說:錢一共就這麼多,還有這麼多地方搶,不知道給誰,真給了又怕他們不用在正地兒,操碎了心。

而對各地的地方大員來說:財政水龍頭缺水了,但要澆的地還一畝沒少,各種考核指標也是雷打不動,撓破腦袋。

所以,激烈如斯,各憑本事。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馬江博說趨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510/2052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