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挺巴學潮後,美國名校的「報應」來了

自從以色列與哈瑪斯之間的武裝衝突爆發以來,美國境內大學院校挺巴勒斯坦學潮就以「揭露、撤資」(Disclose, divest)為主要訴求,呼籲校方公布校產基金的投資內容,並且停止對以色列企業,或可能因以哈戰爭而獲益的企業進行投資,該呼求也正隨著抗議浪潮的高張而不斷擴大,成為出現學潮的高等學府難以忽視或規避的聲浪。

然而,喊出口號、提出訴求實屬易事,相對而言,校產基金的管理與投資極為細膩且複雜,更牽涉到維護社會正義、避免教育淪為富人獨占資源的使命,若無法找出適切的解決方式,恐將迫使美國大學院校陷入經營困境。

部分大學同意妥協

在挺巴勒斯坦學生與示威人士的高呼之下,目前已有部分大學退讓,揭露校產基金操作內容,根據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 Minnesota)在本周所公布的資訊,該校總值約22.7億美元(約735.93億元新台幣)的校產基金投資組合之中,約有500萬美元與以色列企業或美國軍工企業相關,占比遠低於0.25%。

此外,包括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以及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等部分知名學府,也表達願意與學生針對撤資進行溝通,以作為示威者結束在校內紮營抗議的交換條件,加州大學河濱分校(UC Riverside)也同意開始將校產基金投資組合、規模以及標的企業的列表完整公開。

但仍有許多大學明確拒絕該類要求,強調不會因此而讓步的立場,其中,密西根大學董事會就在3月時,重申「維護校產基金不受政治壓力影響,以及僅用風險與收益進行投資決策」的長期政策立場。

訴求有道德高度但恐造成實際困擾

事實上,自從去年12月起,由哥倫比亞大學學生所提出的訴求中,呼籲校方「撤資」的範圍遠超出以色列企業,更是擴及了包括微軟(Microsoft)、亞馬遜(Amazon)以及谷歌母公司「字母」企業(Alphabet),與國際知名旅遊平台Airbnb等等,其中微軟是因為向以色列提供雲端服務,Airbnb則是因為刊登以色列屯墾者在約旦河西岸經營的旅宿內容而遭到抵制。

面對挺巴勒斯坦抗議人士的訴求,無疑使得各大學院校負責校產基金的經理人們,深深感到坐困愁城,因為他們平常就已經因為要如何為非營利的學術機構創造收益而殫精竭慮,如今同時必須面對來自各方的道德質疑,更增添了執行業務時的壓力。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法學院畢業生10日穿著要求校方撤資的T恤。(美聯社

事實上,校產基金投資收益除了用以支撐學校的運作之外,也具有向學生提供補助,避免教育全然成為富人特權的責任;根據統計,在2023年校產基金規模超過50億美元的學校,其收益提供了17.7%的校務運作經費,位於麻薩諸塞州的威廉斯學院(Williams College),今年度向學生收取的學費為8.12萬美元(約263.4萬元新台幣),但實際上每名學生在校所需費用達到13.56萬美元(約439.89萬元新台幣),其中的差額全數由校產基金協助支應,成為調節收費水準的關鍵要素。

羅德島設計學院學生7日在校內大樓窗戶掛出布條,要求校方投資透明化。(美聯社)

無條件揭露投資組合恐影響校產基金運作

根據美聯社報導,目前美國各大學院校的校產基金運作,相較於其他資金籌募組織而言,受到聯邦政府的監管較少,因此長期都面對著外界要求透明、公開的呼聲;曾任投資經理人、現為羅德島布萊恩大學(Bryant University)財金系主任的馬隆尼(Kevin Maloney)表示,投資組合的透明度有助於該制度健康發展,但問題是,透明化的資訊將被如何使用。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Unicersity of Waterloo)財政系教授史道頓(Neal Stoughton)指出,許多大學對於揭露投資內容感到擔憂,因為一旦可獲利的投資手法被公開,無疑將會招致許多挑戰,導致收益面臨影響,因此大部分學校都以校產基金對未來世代提供了財政上的協助,因此不應受政治影響為由,拒絕提供詳細資訊。

因此,史道頓指出,大學不願揭露投資內容的立場,事實上就與「億萬富翁往往不大願意提及投資訣竅」的想法雷同,希望能藉此避免收益遭到其他競爭者的侵蝕,進而影響學校整體運作。

明尼蘇達大學學生發起撤資紮營活動,在校園內搭帳篷。(美聯社)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上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512/2053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