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廖國翔:不是國會改革 是濫權與裡應外合

作者:
國會改革沒有不好,但問題在藍白做的真的是國會改革嗎?我們談司法改革,是要約束司法官及檢察官的權力,希望司法符合人民期待;我們談金融改革,是要促進金融體系的安定。這些改革都是在節制權力的行使、檢討內部的積弊沉痾及追求制度的穩定,如此方能受到人民信賴。但現在藍白在做的「國會改革」卻是在擴張立委的權力、破壞權力分立、擾亂政局,甚至侵害人民權利。到底為什麼明明是擴張自身權力卻可以叫做改革?

國會改革沒有不好,但問題在藍白做的真的是國會改革嗎?(攝影:張哲偉)

開頭先呼籲一件事,不要再跟著藍白兩黨喊「國會改革法案」,請正名「國會濫權法案」,或至少中性一點稱其為「國會擴權法案」。

國民黨與黃國昌拿著「國會改革」包裝,如此就能指摘民進黨及其他反對者是「反改革」。這手法有沒有很熟悉?就像過去,當柯文哲喊著「新政治」時,其他人自動就被歸類為「舊政治」;喊著「公開透明」時,其他人就變得藏污納垢一樣。一般人,尤其不那麼關心政治或剛政治啟蒙的人,很容易被這種標籤欺騙。對於不清楚這陣子在爭議什麼的人,乍聽可能會疑惑「國會改革有什麼不好嗎?」藍白兩黨及其支持者也都拿這句話來辯駁。

國會改革沒有不好,但問題在藍白做的真的是國會改革嗎?我們談司法改革,是要約束司法官及檢察官的權力,希望司法符合人民期待;我們談金融改革,是要促進金融體系的安定。這些改革都是在節制權力的行使、檢討內部的積弊沉痾及追求制度的穩定,如此方能受到人民信賴。但現在藍白在做的「國會改革」卻是在擴張立委的權力、破壞權力分立、擾亂政局,甚至侵害人民權利。到底為什麼明明是擴張自身權力卻可以叫做改革?我們可以接受把檢察官發動羈押,改回像以前一樣不需要經法院同意,說這叫做增進辦案效能的「司法改革」嗎?

民進黨過去也喊過國會改革,當然也沒有全部達成。但於民進黨所提出開放國會的20個項目中,民進黨達成17項,用比例算沒有100分也有85分。但藍白一面抹黑民進黨8年沒做到國會改革,另一方面用過去8年甚至王金平時代也從未見過的多數暴力,在實質排除民進黨提案及討論的情況下硬推國會擴權法案,把分數直接扣到負分,到底什麼改革是用反改革的方式推動的?連修法的方式都如此粗暴、罔顧最基本的程序正當性,怎能期待其實質為利益良善的改革方案?這到底是哪門子的「改革」?其實這就是用改革名義包裝的擴權甚至奪權。

需要警覺的是,藍白現在的做法極不合理。不合理之處在於,其實他們的作為對自己大多數人沒多大好處。不那麼急著通過國會擴權法案會怎樣?其實不會怎樣,看現在沒通過,藍白基本上也已經是為所欲為了,官員現在就已經被罵好玩的了,罰錢抓去關也只是錦上添花而已。是多了個調查權,有當然是最好,但沒有其實也還好。依現行制度,國會能做的制衡手段早就夠多,要杯葛施政更是輕而易舉,藍白沒有非要在新國會上路三個月就強行通過如此爭議法案;再談談不通過兩兆特別條例會怎樣?也不會怎樣,因為藍白其實也知道這一定違憲,可以說是毫無懸念,其實這只是將來要拿來當相罵本的材料,也可以說是試試水溫或煙幕彈。

那為什麼明明沒那麼急迫,卻要用這種連在程序上演一下都不願意,以如此強硬且完全排除民進黨程序參與的方式通過?這才是問題所在。柯總召問的「為什麼那麼急?誰交代的?」,正是思考這問題的關鍵。筆者的解讀是,現正上演的藐視國會等修法過程,其實就是傅崐萁與黃國昌兩人向背後老大表演他們可以這樣弄民進黨、可以這樣撕裂社會、可以這樣讓台灣社會動亂,這才是目的。所謂「國會改革」,恐怕是「裡應外合」。

如此不留合作空間的焦土戰,對國眾兩黨都不是最佳策略,尤其對標榜第三勢力的民眾黨更是如此。如前所述,現在藍白強推的爭議四法案根本沒那麼急,更沒有必要以極不合理、極度對立的方式來處理。增加社會及各方支持者間的對立、壓縮政黨於一般議題的合作空間,這些都會使綠營支持者極度團結甚至外溢影響中間選民。5月21日當晚於立法院外,竟然在平日且天候不甚理想的晚間湧入3萬人(主辦單位估計),且現場所喊的口號不難發現對黃國昌的怒氣,可說對他個人的積怨終於找到爆發的出口。而現場的群眾,除了有喊著「黃國昌騙我們十年」的綠營支持者外,網絡上也可看到不少覺得選舉時被欺騙的「小草」,稱其也參與表達失望。

國民黨及民眾黨立委當天看到場外人數愈晚愈多,不知作何感想?除了少數在鐵票區者如徐巧芯還笑著說要出去「清點人數」外,非鐵票區的區域立委們恐怕笑不太出來;民眾黨的組成都是不分區立委,可能相對沒那麼大的壓力,但民眾黨及柯文哲未來還要不要選舉?全黨跟著黃國昌一起梭哈,賠掉了務實理性、超越藍綠的設定,到底有何好處,筆者還真想不出來。

因此,藍白會猶如失速列車,關鍵角色毋寧是傅崐萁與黃國昌。傅琨萁圖的應該是當新的獨家買辦,掌握資源;黃國昌圖的除了是希望國民黨禮讓其選新北市長外,可能還覬覦著原本壓在柯文哲那邊的紅色資源與人脈。只有他們兩人有充分的動機來「火力展示」,證明自己的實力。其他藍白立委雖然未必如此,但因朱立倫與柯文哲兩位黨主席各自壓不住傅崐萁與黃國昌,只能任他們這樣胡搞,其他立委們當然也就無從選擇。但會不會有人開始想想不對勁,我們可以觀察下去。而很重要的,是社會各界也必須發聲或挺身而出,像那天3萬人包圍立法院般,讓藍白立委切身感受到直接的政治壓力,讓他們知道這個社會不會容忍他們侵犯底線,才有可能讓一些人回頭。

※作者為律師

責任編輯: 李安達  來源:上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524/2058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