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中國學術界頻造假 學者:像病毒在污染世界

中共治下的中國,學術腐敗就像病毒一樣在全世界擴散。圖為北京清華大學一實驗室,與本文無關。

在中共治下,中國學術界造假問題由來已久,且已成為普遍現象。不久前,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發文揭露一些中國專家花大錢在國際頂級刊物發表論文的亂象。學者分析指,中國學術造假就像病毒一樣在污染世界。

上月18日,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在其個人公眾號「饒議科學」發表文章,以寓言的形式揭露中國大陸一些專家的學術地位是拿錢換來的,只要花300萬至800萬元(人民幣,下同),就能在頂級期刊發表論文,換取功名利祿。

文章指出,投稿人A得到編輯B來的信息,如果A給C幾百萬元(300萬元到800萬元),B就可以保證C是審稿人,而C即可保證接受A的稿件。如果有三四篇論文被發表,以後傑青(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長江(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或中國工程院院士)接踵而來,之後掌握的資源肯定比幾百萬、幾千萬元還多。

饒毅的文章在網絡上引起熱議。網民「宗輝」說:饒老師語文終究還是不行,體裁選錯了,這不是寓言是童話,因為全文的中心思想還寄托在「如果還有良心未泯的」。

還有的網民說,學術界的事可以寫個長篇武俠小說了。還有人說,「以前覺得娛樂圈很亂,現在覺得學術圈何嘗不是另一個娛樂圈。」

也有網民質問:「指望這些人看一篇文章就道德覺醒、徹底金盆洗手可能性不大,所以想請教一下這種事情不能通過制度建設避免嗎?類似資本市場裡如果進行內線交易,就會被罰款甚至可能坐牢的,學術界有類似的規定或者制度嗎?」

學術造假專業化、產業化

劉燕(化名)2020年畢業於江蘇江南大學生物工程學院,據她向大紀元透露,在中國大學裡論文造假、代寫論文、花錢買論文的現象司空見慣。她的畢業論文有一張數據圖就是造假,她的論文發表出來被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收錄,但是誰也沒有發現數據造假。她現在因為選擇出國留學,這個造假經歷會給她帶來影響,因此重返學校找導師希望改正那張數據圖。

她說,「當時我先把圖片找出來,然後收集實驗結果,有一張圖片找不到,我用其它東西模擬了一下,生成了一張偽造的圖片。現在找我的導師進行修正,但導師卻避而不見。」

對於她來說還有一個重要的事情,就是論文署名問題。她用兩年的時間花心血做實驗、分析等等寫出論文,導師因需要用此論文申請基金與評職稱,故將第一作者寫成導師自己的名字,而劉燕需要利用這篇論文申請出國留學。

她到江蘇為這篇論文討說法,但校方置之不理,追著導師卻被報警,遭警察盤問。

她還透露,在導師20篇有代表性論文中,她的論文排第五,其中有4篇第一作者是導師的名字,她確定2020年發表的3篇是其他學生寫的論文。

劉燕或許只是一張數據圖片造假,但對於現在的大學生來說,寫論文還可以交給「論文工廠」,花幾百元錢即可搞定一篇萬字論文,在中國國內已形成一條產業鏈。

近日,《新京報》記者臥底「論文工廠」,證實論文代寫已經形成一條產業鏈。他們通過社交平台仲介發帖宣傳、拉客談價,寫手接單,而仲介宣稱的「老師代寫」,畢業生眼裡的「專業寫手」,有的只有初中或高職文化水平,他們不過是深諳論文降重之道的剽竊者,或使用AI(人工智慧)寫作的外行人。

據報導,普通本科生以及專科生等的論文開價200至500元不等,涉及專業的理科研究類論文開價六七百元,仲介在群里一發出就會被寫手「秒搶」。

今年4月,一家以「代寫論文」為主營業務的工作室,接到600餘單的論文業務,其中包括代寫、做程序、畫圖、修改、降重(降低論文重複率)等。

對畢業生來說,棘手的論文,寫手用AI就能輕鬆拿下。「不用管質量,用AI寫,萬字論文一下午就搞定了。」一位寫手稱。

寫手的原則是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更多的單,掙更多的錢,有的寫手一天能寫兩篇論文,有的專業寫手最多一個月能掙3萬元。

據英國科學周刊《自然》(Nature)今年2月報導,在2023年一年時間裡,所有出版商發布了近14,000份撤稿聲明,這一數量創下最新紀錄。

這些撤稿中約四分之三涉及中國學者。僅在出版商辛達維(Hindawi)旗下期刊超過9,600篇的撤稿論文中,就有約8,200篇來自中國。自2021年以來,已有超過17,000篇撤稿論文涉及中國學者。

旅澳歷史學者李元華還向大紀元揭露了中國大陸另一種學術腐敗現象。他說,一些歸國學者利用中共投入的大量科研經費,拿招數百萬元甚至數千萬元的經費到海外與其它團隊合作,進行基礎實驗,本人只出錢,什麼都不做,最後完成自身的課題。

他說,「還有就是『分贓』(指拆分、共享學術成就)。在中國,包括評院士,以及取得一些重大課題,實際上都有學閥在控制整個過程的分贓。比如說我的學生成一個體系,你的學生是一個體系,在各自的系統里分贓,你如果不在這個系統裡邊,不管你有多大成就,還是兩院院士,多大的名頭,你如果不進入他的學閥圈,你就分不到贓。」

他認為,整個學術界也是中國社會的縮影,是一個腐敗圈,是一環套一環的腐敗系統。「中共把學術腐敗產業化,像病毒一樣擴散,在污染這個世界。」他說。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大紀元記者寧芯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611/2065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