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五月份工業產出增長低於預期 房地產業持續危機拖累經濟

中國山東省青州市一個汽車輪輞工廠的工人正在生產線上工作。(2024年6月17日)

中國5月份的工業產出增長低於預期,且房地產業的下滑仍沒有跡象減緩,加大了當局支撐經濟增長的壓力。除零售業受節日消費刺激超過預期外,當局周一公布的數據多數悲觀,突顯了中國經濟的復甦之路崎嶇不平。

中國國家統計局6月1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6%,低於4月份的同比6.7%的增長率以及路透社對經濟學家調查的6%增長率的預期。

不過,5月份的零售業銷售同比上升了3.7%,高於4月份2.3%的同比增長。分析人士預期因為五一五天長假期,零售業銷售將擴張3%。

報導援引高盛集團分析師的一個研究報告說,5月份的數據及6月份頭半個月的跟蹤數據表明,中國經濟仍存在跨行業參差不齊的情況,出口和製造業強勁、消費相對穩定以及房地產業仍舊壓抑。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還顯示,固定資產投資2024年頭五個月同比上升了4%,低於預期的4.2%。今年頭四個月的增長率則是4.2%。

製造業投資今年頭五個月強勁增長9.6%,突顯了中國對通過技術突破和創新實現高質量增長的強調。

不過報導說,經濟學家們警告說,中國因工業產能過剩與西方國家不斷升級的貿易緊張,可能對中國的太陽能和電動車廠商構成更多的挑戰。

同時,私人領域投資今年1至5月份僅增加了0.1%,低於頭四個月的0.3%的增長率,表明私企信心仍舊疲軟。不過,國企領域投資今年頭五個月則增加了7.1%。

數據顯示,中國出口強勁幫助支撐經濟增長,鋼鐵和鋁產品今年5月份的出口強勁增長,驅動了工業增長和製造業投資。不過,報導援引分析說,房地產業的疲軟仍舊抑制家庭消費和投資。

報導說,中國房地產業持續滑坡、地方政府債務高企以及通縮壓力持續拖累經濟活動。最新的數據表明經濟增長不平衡,更突顯需要出台更多的財政和金融政策支持。

由於銀行面臨利差收窄及貨幣貶值仍是限制當局放鬆貨幣政策範圍的主要制約因素,中國的央行周一如外界的預期維持一個關鍵政策利率(中期借貸便利(MLF))不變。

報導援引分析說,市場預期當局這個月可能下調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oan Prime Rate,LPR),尤其是五年期的,因為這將幫助銀行保有家庭抵押房貸。

報導表示,儘管中國經濟今年第一季度增長5.3%,高於預期,但是分析人士警告,受房地產業的拖累,當局5%的年增長率仍舊是一個高企的目標。

今年頭五個月,房地產業的投資同比下跌了10.1%,比今年1至4月份9.8%的下跌率還要糟糕。

此外,新屋價格5月份比4月份下跌0.7%,是連續11個月下跌,也是自2014年10月以來下跌幅度最快的。

國家統計局發言人劉愛華周一在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說,房地產業仍在進行調整,政策措施發揮影響需要時間。

在房地產業因嚴厲的政策規管打壓遭受重擊下滑前,房地產業占中國經濟總量的約四分之一。為遏制幾年來的持續滑坡,當局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支撐房地產業,通過放鬆房貸要求等幫助購房者,但是效果都不明顯。

房地產業的持續危機造成消費者信心低迷,也抑制了消費者價格。新的銀行借貸今年5月份的反彈遠低於預期,一些關鍵的金融指標跌至創紀錄的水平。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618/2068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