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好文 > 正文

矢板明夫:日本的道歉文化和方法

作者:

假設你是一個年輕人,在新公司上班第一天,按照公司規定的上午九點準時到達了公司。卻被上司劈頭蓋臉地罵道:「這都幾點了?!怎麼來的這麼晚!」

你會如何反應?

A:向上司抗議說「現在是9點整,我並沒有遲到。你為什麼罵我?」

B:跟上司道歉說「實在對不起,給大家添麻煩了。明天一定會早到。」

C:雖然心裡不服氣,但是不願意發生衝突。對上司點一點頭之後,就跑去開始自己的工作。

據說,日本人90%以上都會選擇B,幾乎不會選擇A。日本的企業文化中,新人早到晚走,被認為是一種理所當然的敬業態度。同時,上司在職場的權威基本上是不能夠挑戰的。既使是上司批評錯了,下屬也要先道歉。

這幾年,日本出了好幾本專門討論怎麼道歉的書,像《道歉的秘訣(謝罪の極意)》、《好的道歉(よい謝罪)》、《道歉的能力(謝罪力)》等等。

比如,犯錯誤,惹客戶生氣也是在所難免的事情。書中講到,向客戶道歉時,一定要由一個團隊一起去,事先大家先開會,商量好細節,包括誰先道歉、說哪些道歉的話等等。

服裝一定要西裝領帶,穿戴非常整齊、特別要注意領帶的顏色不能華麗。另外,團隊所有的人都不能戴手錶,因為戴手錶的話,可能會讓客戶覺得你很在乎時間,來道歉只是應付差事、不耐煩、沒有誠意。

20多年,我剛當記者的時候,有一次被上司帶去讀者家裡道歉。原因是一場交通死亡事故,警方在發表資料時,誤將加害者和被害者的名字寫反了。我們報社也沒有經過仔細確認,就登在報紙上。剛剛過世的犧牲者在報紙上竟然變成了肇事者。

當時支局長帶著我,穿著黑西裝、打著黑領帶、一步一鞠躬地走進被害者的家。

他們的家人雖然不滿,但還算客氣,還為我們準備了座布團(日式座墊)。我們兩個都把座墊輕輕挪開、整齊地放在旁邊,然後直接跪在榻榻米上。桌上有為我們準備的茶水,但我們一口都沒喝,因為我們不是來作客的。

最重要的是,我們絕口不提警方發表資料錯了這件事,不能把責任推給第三方。因為,如果說是第三方的責任,只會讓對方覺得你還沒有真正地反省,下次可能還會犯同樣的錯誤。傷害既然已造成,為自己辯解,只能讓對方心情更不好。

記得被訓斥了好久,一直等到對方漸漸氣消,說出了「你們也不容易」之類的話,我們才拿出禮物告辭。

在日本式的道歉中,伴手禮、優惠、賠償......要等對方完全原諒自己之後,才能拿出來。如果一見面就把伴手禮交給對方的話,會讓對方覺得「你拿這麼一盒餅乾就想抵償你的錯誤」,而更加生氣。

後來,警方也到他家去道歉了,他們才知道主要的錯誤不在我們,還專程打來電話說「不好意思」。

這一套道歉的方法,是當時的支局長教給我的。讓我了解了做錯事時應該有什麼態度。表達雖然非常日本式,但我想,「讓對方感覺到受尊重」是做人的基本、是萬國共通的。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矢板明夫X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623/2070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