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日漫提台灣主權又「辱華」? 專家:民主國家有創作自由

台北101大樓附近的中華民國國旗。

台北—

日本漫畫在劇情中表明「台灣是國家」,中國盜版漫畫翻譯組因此拒絕翻譯,再度引起網絡論戰。日中關係專家認為,基於對創作自由的認知差異,日本人無法理解中國網民所謂的「辱華」抗議。

民主社會享有創作自由無法理解政治審查反應

日本動漫與電玩在中國很受歡迎,然而其中內容提及台灣時,被中國網民以「辱華」為由,謾罵甚至抵制的例子層出不窮。

近期一個中國盜版漫畫翻譯組針對一個頗具年份的日本美食漫畫《美食大胃王!》(喰いしん坊!),特別發布一項「重要告知」,指出該漫畫的單行本第19捲起開始收錄的「世界大賽」篇章,劇情涉及敏感的領土問題,認為漫畫最後篇章的世界大賽之舉辦地點設在台灣,且作者土山滋甚至完全沒有掩飾,直接把台灣「當成一個國家」來看待的內容不可接受,因此拒絕翻譯該篇章。這樣的例子層出不窮。

今年4月,在中國很有影響力的日本漫畫《吉伊卡哇》因作者Nagano在漫畫單行本第一卷第4~5話作者記錄來台旅遊見聞,並在最後要離開前感嘆「台灣是個很棒的國家」,遭到中國網友抗議。

今年2月,日本動畫《詐騙之王》因為宣傳片中出現了清晰的台灣國旗、中華民國字樣以及台灣(中華民國)身份證,遭到了中國網民謾罵,網民還擅自將敏感的畫面裁切掉後再上網分享。

日本國際教養大學中國研究助理教授陳宥樺(Yu-Hua Chen)認為,日本是民主國家,漫畫家以及所有的創作者均享有創作自由,其創作內容中若有與現實環境相關也往往會基於事實考證,與中國專制政權下的社會氛圍相當不同的,日本民眾自然無法接受中國對於日本創作所謂「辱華」的認定。

他對美國之音說:「日本社會對中國網民這種政治審查的行為觀感當然相當負面。但不必然是因為日本人支持台灣的主權,當然日本社會對台灣相當友善,但這負面觀感更多是因為覺得文化創作是作者的個人自由。」

陳宥樺表示,日本民眾多半認為,中國人不需要也不應該把中國的政治審查延伸到日本。

東京國際大學國際關係學部教授河崎真澄(Masumi Kawasaki)在接受美國之音的採訪時表示,日本的動畫、漫畫、電玩等流行文化已經被定位為日本展現「軟實力」的重要外交手段,從去年開始動漫的海外市場已經超過日本國內市場,因此創作者與發行者也都會注意避免無謂地引起誤解。

他指出,雖然如此,日本社會對於國際議題還是相對冷感,甚至因為環境差異而對缺乏對人種、語言等意識並不高,不難想像未來還會不斷出現日本的流行文化在海外因為敏感話題而被抨擊的狀況,而日本人也依舊會無法理解中國網民所謂「辱華」的激烈反應。

河崎真澄認為,近幾年來日本社會對中國的負面情緒暴增,但基於日本謙遜內斂的民族性,不太會過度批評他國,然而這種情緒某一天遇到中國的不當行為造成日本人傷亡時就會一次大爆發,造成日中之間無法彌補的裂痕。所以中國需要尊重民主社會的自製與冷靜,不該時時尋找「辱華」內容四處出征。

激烈的抗議是個人想法還是社會壓力所致?

中國網民認定日本動漫與遊戲中的內容「辱華」,不僅只於台灣議題。

許多中國玩家熱烈期待的日本任天堂遊戲《薩爾達傳說︰王國之淚》去年5月12日上市時正好是四川汶川大地震15周年,被一些中國網友認為是嚴重「辱華」;遊戲中的一句對話:「我能從你身上感受到光和時兩種力量」,也被認為是支持香港反送中

台灣中興大學日韓總和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賈人山認為,中國網民認定日本動漫等內容「辱華」的例子特別多,並不單純是過度敏感,其中更包含了日中關係的因素。他表示,相較於西方,東方社會具有較為強烈的團體意識,遇到爭議性話題時很容易演變成對該群體的認知建構,中國與日本的歷史尤其如此。

他告訴美國之音:「中國在近代史上經歷過所謂的`百年國恥',加上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一直致力於塑造民族榮譽感和國際形象,使其對任何被視為貶低或不尊重的言行特別敏感。對於兩岸問題、歷史事件的不同解讀也常常成為引發爭議的原因。」

賈人山指出,中國網民所認為的「辱華」現象既可以是個人情感,也是基於社會記憶建構的認知差異。

日本國際教養大學中國研究助理教授陳宥樺認為,以這次《美食大胃王!》的例子而言,作者土山滋早在2018年就過世了,該漫畫在2009年就完結了,當時引起日中關係惡化的釣魚島爭議根本尚未發生,單以漫畫內容台灣主權論及日中關係的推斷太過薄弱。他表示,中國讀者對日本漫畫的審查主要來自於社會壓力,是一種政治立場的表態,中國漫畫翻譯組面臨的壓力則更大。

陳宥樺說:「若是翻譯組對敏感的題材或是辱華用語不表示些什麼的話,可能會有自身反被指控辱華的嫌疑,為求自保,所以只好主動拼命審查與抗議。」

東京國際大學國際關係學部教授河崎真澄表示,也有不少中國民眾是在愛國教育的洗禮下,從個人情感發出這些抨擊。他說,在專制國家的蓄意洗腦教育下,許多中國人從小深信中國共產黨和習近平政權的世界觀是正確的,即使這些觀念與國際社會格格不入,例如6月初中國網紅在靖國神社塗鴉並撒尿的惡行就是個人想法。

電玩公開描述台灣主權獨立卻未被炎上

雖然日本的流行文化頻頻傳出被抗議「辱華」,但也有一些例外。

2020年上市的熱門電玩《電馭叛客2077》中描述台灣在2008年宣布獨立,甚至指出台灣比中國較為發達,人們也比中國要富裕,還放上台灣國旗,卻完全未被網友批評。

日本國際教養大學中國研究助理教授陳宥樺表示,漫畫這類有較多翻譯需求的作品比較容易引起爭議,

他說:「中國網民因為中國政治環境的關係,看待各項事務時往往帶著`黨的濾鏡',將諸多事務泛政治化。」

陳宥樺指出,中國網民的審查行為某種程度是內生的,所以相較之下,電玩比較不會有翻譯的問題,比起漫畫中國網民的抗議的行為比較不常見。

台灣中興大學日韓總和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賈人山表示,關於台灣的地位與主權,國際間的認定依然模糊且複雜無共識,使不同國家的玩家容易產生不同的認知,再經過不同認知的媒體、網絡等詮釋,就有更多不同的解讀,但這未必是玩家們關注的重點。

他說:「開放世界遊戲的內容龐大且分散,玩家會較專注於討論遊戲性而非敏感細節。相較之下,漫畫和動畫的內容更為集中,敏感話題更容易被注意到。」

賈人山指出,遊戲公司基於商業潛力,必然考慮到潛在的敏感議題,而雖然中國對日本流行文化所謂的「辱華」抗議頻繁,中共官方也並未全面否定日本漫畫創作。

他說:「儘管在涉及敏感政治話題時出現爭議,北京對日本動漫文化也有正面的態度。例如對於鳥山明去世的消息,中共外交部曾表達對其文化貢獻的高度認可,以及對日中文化交流的期待。」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624/2071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