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陳家梁子 :「哥倆好」:習近平到中亞摘俄羅斯後院的菜,普京去朝鮮挖中國的牆腳

作者:
相對於美國及西方提供給烏克蘭的武器裝備,朝鮮提供給俄羅斯的武器裝備,在水準上和數量上都差距太遠,不過是杯水車薪。對增強俄軍的軍事打擊能力沒有多大幫助,最多只能讓俄羅斯的徹底戰敗有所推遲而已。俄羅斯戰敗是必然的結局,俄羅掙扎得越久,損失就越大。但獨裁者不見棺材不落淚,一定會負隅頑抗到底。樂觀地估計,今年俄羅斯就會繳械投降。

6月19日,普京抵達平壤展開對朝鮮的國是訪問,雙方簽署了《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這是普京時隔24年後第二次訪問朝鮮,上一次金正恩尚未接班,金正日尚在位。據說,本來普京可以在上個月結束對中國的訪問後接著訪問朝鮮,但為了避免讓中國難堪和被西方認為中俄朝結成聯盟,而分成了兩次。但委屈了金正恩,讓他多等了一個月。金正恩去年9月訪問了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時會見了普京,邀請普京訪問朝鮮。

算下來,這是普京與金正恩第三次會見,前兩次是金正恩2019年和2023年訪問俄羅斯與普京相見,有幾次傳聞金正恩將訪問俄羅斯,但後來沒有成行。相比之下,習近平與金正恩有過5次會見,金正恩4次訪問中國,習近平訪問朝鮮1次。但普京與習近平卻有高達40多次的會見。從三國領導人之間的會見次數也可以看出,中俄關係更為重要,兩位大哥頻繁互動,金正恩這個小兄弟非常落寞。而朝鮮與中國的關係更為密切。

說起來,中俄朝越這四個國家之間的關係反覆無常得很,時而親密,時而疏遠,時而敵對。朝鮮和越南在歷史上是中國的附屬國,受中國儒家文化影響,在政治制度效仿中國。但百多年前,隨著西方列強和日俄勢力的擴張和清朝的衰落,中國逐漸失去了對朝鮮和越南的控制。隨後,中國、朝鮮和越南在爭取國家獨立的革命中,皆從俄共引入了共產主義理論和列寧式政黨組織,接受了俄共或蘇共的領導和相應的軍事與經濟支持,在原有儒家皇權官僚體制的基礎上建立起黨領導一切的政治制度。三個國家在二戰結束後的冷戰期間,理所當然地加入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奉蘇聯為"老大哥",唯蘇聯馬首是瞻。中國則是"二哥"。

韓戰和越南戰爭中,對朝鮮和北越,由於中國投入了比蘇聯更多的支持,投血本的支持,中國在一定程度上重新恢復了傳統上對朝鮮和越南的影響力,而蘇聯對這兩個國家的影響力則下降。1953年史達林死後,由於毛澤東赫魯雪夫批判史達林不滿和想成為社會主義陣營中的盟主,中蘇關係逐步交惡,發展到1969年發生邊界軍事衝突,史稱"珍寶島事件"。這讓朝鮮和越南這兩個小兄弟頗為為難,力圖保持中立。但朝鮮更傾向於支持中國,越南傾向於支持蘇聯。

面對蘇聯的軍事和核威脅,中國選擇與美國建交,逐步對西方開放,與西方建立經濟合作關係。但越南不滿中國與美國友好,美國是越南的宿敵,於是與中國交惡。而中國為了向美國示好,於1979年入侵越南,以打擊蘇聯在全球的勢力。並在之後幾年,中越邊界衝突不斷,直到1990年兩國關係才正常化。之後的關係則是不近不遠。朝鮮對中國與美國建交,以及對後來中國與韓國建交也強烈不滿,但必須依賴中國的經濟援助和軍事支持,只能發發牢騷,暗地裡批評中共變"修",不敢公開批評中共和與中國斷絕關係,中國對朝鮮固步自封和不聽招呼也非常不滿,但需要朝鮮作為地緣政治的緩衝區,就必須為朝鮮"輸血"以維持金家王朝的統治。兩國互相不滿卻又互相依賴,互相離不開,活脫脫一對前世的冤家。說是"唇齒相依"也對,牙齒難免有時咬破嘴唇。

中國與美國和西方改善關係,深刻地改變了世界格局,是導致蘇聯的瓦解和冷戰結束的重要因素。而蘇聯瓦解導致了蘇共的垮台和東歐共產政權的垮台。奇妙地是,源發地蘇聯的共產政權垮台了,而中共,朝鮮勞動黨和越南共產黨卻沒有垮台,延續至今。只能解釋為儒家皇權官僚專制是共產政權更適宜的溫床,與黨國制更契合。俄羅斯及東歐國家的基督教和一定程度的貴族統治傳統,相應地皇權官僚統治成分較少,是這些國家共產政權的崩潰的歷史和深層次原因。

戈巴契夫擔任蘇共總書記後,實施"新思維"政策,緩和與美國和中國的關係,中蘇兩國於1989年關係正常化,但蘇聯解體,蘇共垮台後,俄羅斯在葉爾欽的領導下在政治上實施民主化,中國與俄羅斯的關係比較疏遠。但在普京上台後,則以民族主義為號召在俄羅斯推行威權統治和強人政治。而中國在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過程中成長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但政治制度並沒有根本性的改變,同時與美國的關係從較多的合作轉為較多的對抗。價值觀的接近與利益上的相互需要,又使得中俄兩國的關係日趨密切。而自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因經濟衰退,對朝鮮和越南的援助下降,與它們的關係比較疏遠。

而自2022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這四個國家之間的關係再次出現一些變化。中國在初期誓言與俄羅斯合作無上限,但在俄羅斯戰事不利和美歐對中國為俄羅斯國防工業提供支持實施制裁下,對俄羅斯支持變得不太積極。並且趁俄羅斯深陷俄烏戰爭之際,窺探俄羅斯後院,侵蝕俄羅斯在中亞的勢力範圍。2022年9月在結束疫情後,習近平首次出國,訪問了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與兩國分別簽署農業、能源和經濟等多方面合作協議。去年5月,中國在古城西安主持召開"中國-中亞峰會",以推進和深化習近平上台以來雄心勃勃擴張中國勢力的"一帶一路"計劃。西安在古代是"絲綢之路"從中國進入中亞的中轉站,同時是中國"一帶一路"深入中亞的重要節點。習近平與中亞5國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土庫曼、烏茲別克總統共聚一堂,而把俄羅斯晾在一邊。更有甚者,6月6日,中吉烏鐵路項目三國政府間協定簽字儀式在北京舉行,三國元首視頻祝賀協定簽署。該項規劃從中國新疆的喀什出發,經過吉爾吉斯斯坦,最後到達烏茲別克斯坦的安集延,全長466公里。建成之後,將大大縮短中國至歐洲的陸運距離和時間,而不必再經過俄羅斯。這顯然對俄羅斯極不友好。中國這些動作等於是將手伸到俄羅斯後院摘菜摘果。

而普京上個月對中國的訪問,沒有得到他全部想要的東西。在得不到習近平的全力支持,反而趁火打劫的情形下,普京迫不得已,只好放下身段,與朝鮮和越南交好,希望從這兩個歷史上曾受惠於俄羅斯的窮而小的國家上得到一些支持和援助;同時給中國還以顏色,"投挑報李"、"禮尚往不",也去挖中國的牆腳。朝鮮肯定急需俄羅斯的糧食、能源和軍事技術;更需要俄羅斯在聯合國對朝鮮的支持,特別是對朝鮮發展核武器和遠程投射能力的支持。同時可以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對與俄羅斯的合作很積極。俄羅斯則需要朝鮮的武器彈藥。據韓國情報部門估計,朝鮮已經運送超過1萬個貨櫃的軍火給俄羅斯。兩國簽訂全面戰略夥伴協議後,雙方的合作必將擴大。這兩個國家都被西方完全孤立和制裁,索性一條道走到黑。不像中國有所顧忌。越南估計跟中國態度一樣曖昧,只會給俄羅斯提供有限的合作,一些美歐制裁條款之外的援助。

終其所以,專制獨裁國家之間的合作缺乏牢固的基礎。特別是對於中俄這兩個龐大的獨裁國家而言,都有著強烈的稱霸世界和地區的野心,以給受專制統治和壓榨的民眾提供虛妄的自大來換取他們對專制統治的擁護和服從。而中俄兩國又接壤,有著漫長的邊界線,這就決定了這兩個國家有著根本的利益衝突。中俄兩國現在的合作完全是出於對抗美國的共同需要,是外部因素導致的,而不是建立在內部因素之上的。習近平和普京言必稱兄弟,互道"好朋友",頻繁走訪相會,貌似"哥倆好",但相互的合作貌合神離,互相利用,同床異夢,恰似露水夫妻。一邊互相合作,一邊互相提防,互相使袢子,挖牆腳。你來我往,沒完沒了。一旦沒有了共同的敵人,就會反目成仇。

相對於美國及西方提供給烏克蘭的武器裝備,朝鮮提供給俄羅斯的武器裝備,在水準上和數量上都差距太遠,不過是杯水車薪。對增強俄軍的軍事打擊能力沒有多大幫助,最多只能讓俄羅斯的徹底戰敗有所推遲而已。俄羅斯戰敗是必然的結局,俄羅掙扎得越久,損失就越大。但獨裁者不見棺材不落淚,一定會負隅頑抗到底。樂觀地估計,今年俄羅斯就會繳械投降。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Matters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626/2071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