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中國正趁機蠶食俄羅斯在中亞的傳統勢力範圍。
近日,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乘專機在亞洲開展了一輪魅力攻勢,其中一站便是乾旱的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普京到訪之際,當地政府在林蔭大道上高懸這位俄羅斯領導人的頭像海報。在這個俄羅斯仍有巨大影響力的前蘇聯共和國,這種致敬在意料之中。
但在這些海報的背後,有一種轉變表明俄羅斯的國際影響力在減弱:在烏茲別克斯坦的大街小巷,比亞迪(BYD)、吉利(Geely)等中國品牌汽車的身影越來越多,俄羅斯拉達(Lada)品牌汽車的數量則日漸越少。
中俄正處於歷史上關係最熱絡的時期,這兩個專制大國正聯手抗衡其認為的西方對兩國的遏制。普京和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宣稱兩國友誼「沒有上限」,但在被俄羅斯視為後院的中亞,這種友誼與中國的全球雄心發生牴觸。
習近平和普京本周都在哈薩克斯坦出席上海合作組織(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簡稱:上合組織)的一個峰會。上合組織是一個地區政治和安全集團。習近平還計劃訪問塔吉克斯坦,這是他自2013年擔任中共國家主席以來第八次訪問中亞。
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中國正趁機蠶食俄羅斯的傳統勢力範圍。與在北極地區的情況一樣,由於依賴中國來維持戰爭機器的運轉,俄羅斯默許了中國在中亞的這種做法。
在這個戰略要地,中國正獲得對當地經濟的影響力。中國的投資正在從俄羅斯分走該地區的年輕勞動力。一條由中國投資的鐵路有望繞過俄羅斯領土,將該地區與歐洲連接起來。中國的可再生能源項目正幫助其減少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
烏茲別克斯坦中部一家中國工廠的29歲工人Sanjarbek Qulmatov說,中國的投資極大地改變了他和同胞的就業前景。
根據聯合國國際移民組織(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igration)的數據,2023年,約有130萬烏茲別克人在俄羅斯工作,低於前一年的145萬人。這一人數減少的原因很複雜,但Qulmatov認為一定程度上市因為中國的投資產生了替代就業選擇。
他說:「任何失業者都可以在本地找到工作,不用去俄羅斯了。」
20世紀60年代,一名婦女在塔什干附近收割棉花;蘇聯領導人的肖像曾掛在烏茲別克斯坦的醒目位置。
對沙俄而言,中亞就像西部對於美國拓荒者的意義:一塊可以向其擴張、實現現代化並從中攫取資源的原本蠻荒之地。在蘇聯統治時期,對當地的開發和現代化一直在持續,那時候,蘇聯嚴防死守保衛其帝國邊界,防止中國侵占。
該地區的影響力轉變已醞釀多年,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這一進程加速,該地區的許多人認為,俄羅斯的行動輕率地侵犯了烏克蘭這個同為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領土完整,不是個好兆頭。中亞五國沒有支持莫斯科,而是選擇對這一入侵保持中立。
「中國為中亞提供了一個未來景象。俄羅斯是一個目光短淺的政治體制,沒有為中亞自身的戰略目標投資,」卡內基俄羅斯歐亞中心(Carnegie Russia Eurasia Center)研究員Temur Umarov說。
對於中國和俄羅斯這兩個陸上大國來說,中亞是一條日益重要的通道。通過中亞,普京得以更直接地進入南亞市場。中亞也是習近平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的核心。「一帶一路」倡議是一個龐大的基礎設施項目,旨在通過各種陸上和海上線路將中國與歐亞大陸其他國家連接起來。
美國最近也加大了在中亞恢復影響力的力度,派遣了一系列高級別官員前往該地區,但重點主要局限於打擊從阿富汗捲土重來的恐怖主義。
多年來,俄羅斯和中國在該地區一直有著默契的分工:俄羅斯是主要的安全提供者,而中國則專注於發展和投資。
鵬盛工業園位於烏茲別克中部城市錫爾河附近。
現在,中國政府正通過更加努力地扮演自己的角色而改變這種平衡——利用巨大的經濟影響力來增強政治影響力。去年,中國與中亞的貿易額增至980億美元,自2016年以來增長了兩倍多。
烏茲別克斯坦是蘇聯解體後中亞五國中人口最多、工業化程度最高的國家。官方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取代俄羅斯成為烏茲別克斯坦的第一大貿易夥伴。烏茲別克斯坦在經歷了20年的孤立主義之後,一直在努力融入全球經濟。
Qulmatov工作的鵬盛工業園位於烏茲別克中部城市錫爾河附近,於2009年在中國的資助下啟動。隨著最近大量投資的湧入,該工業園目前已入駐十多家中國公司。
Qulmatov說,他喜歡帶兒子去工業區旁邊的一個也是由中國出資修建的公園,他還希望送兒子去那邊的一所中英雙語教學的新幼兒園。
他說:「我希望這裡有更多的中國公司。」
中國電動汽車生產商比亞迪在烏茲別克斯坦吉扎克斯省的新工廠已經投產。
在烏茲別克斯坦總統沙夫卡特·米爾濟約耶夫(Shavkat Mirziyoyev)出生的省份吉扎克,剛剛進入烏茲別克斯坦的電動汽車公司比亞迪在這裡的新工廠於上周四投產,目標是每年生產5萬輛汽車。電池和其他關鍵部件將從中國運來,當地工人負責從焊接、噴漆到汽車組裝的所有工作。
據官方統計,2023年烏茲別克斯坦進口的73,000多輛汽車中,近80%來自中國。2021年,俄羅斯向烏茲別克斯坦出口了約4,500輛汽車,但需求下降至如此低位,以至於該國的汽車現在被歸到「其他國家」類別。
中國建造的一條12英里長的新隧道,為烏茲別克斯坦東部費爾干納盆地(Fergana Valley)與該國其他地區之間的第一條直達鐵路開闢了道路。中國修建的一條連接塔吉克斯坦北部和南部的高速公路將旅行時間縮短了八個小時。
在過去,蘇聯在中亞修建的大部分鐵路線和高速公路都通往莫斯科。由於缺乏內部以及與全球其他地區的聯繫,中亞成了世界上最孤立的地方之一。
一列貨運列車從中國張家口駛往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一個計劃中的鐵路項目將大大縮短兩國之間的旅行時間。
更大的變化可能即將到來。6月初,中國、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三國領導人簽署了一項重要協議,旨在修建一條連接三國的鐵路線,這是自1997年以來一直在討論的一項協議。上述項目將繞過俄羅斯,把東亞至中東和南歐之間的路程縮短數百英里。
總部位於塔什乾的智庫進步改革中心(Center For Progressive Reforms)的創始人、曾擔任過烏茲別克斯坦外交官的Mirshohid Aslanov表示,多年來,俄羅斯一直利用其對吉爾吉斯斯坦的影響力來延緩這條線路的開發進度。吉爾吉斯斯坦是以俄羅斯為首的歐亞經濟聯盟(Eurasian Economic Union)的成員國。但與烏克蘭戰爭有關的制裁已經改變了通過俄羅斯開展貿易的動態。
中國同時也在能源領域向俄羅斯發起挑戰,而俄羅斯歷來在該領域占據主導地位。在經歷了一連串的停電事件後,烏茲別克斯坦2023年簽署了一份購買俄羅斯天然氣的協議,但到目前為止協期僅為兩年,分析人士稱這是為了對沖俄羅斯利用天然氣作為政治籌碼的影響。
與此同時,載有中國可再生能源龍頭企業隆基綠能(LONGi)和金風科技(Goldwind)生產的太陽能組件和風力渦輪機的卡車和火車行駛在全國各地,這是塔什干推動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至少達到40%的努力的一部分。
「我們與俄羅斯是朋友,但同時我們也在尋找機會」,Aslanov說。「我們正急切地向東看。」
中國無法完全取代俄羅斯的作用。該地區精英階層的職業生涯和人脈與莫斯科緊密相連,俄語仍然是通用語言。根據非營利組織中亞晴雨表(Central Asia Barometer)在2022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這個地區的人們對俄羅斯的好感程度度仍高於中國。
中國對待突厥裔穆斯林維吾爾族的方式以及一些俄語媒體煽動的反華情緒,導致中國聲譽的受損。中亞地區的許多人與維吾爾族人有著相似的文化和語言。
但已有跡象表明,中國正在向新一代中亞精英滲透。
19歲的商科學生Nodirxon Mahmudov畢業於烏茲別克斯坦的一所精英高中,他說,他的26名同學中有3人去往中國留學,沒有人去俄羅斯。他說,在過去很多人都會申請俄羅斯的大學。
Mahmudov還在私人語言輔導公司Hong Kong Academy擔任營銷經理,他說他想要一輛比亞迪汽車。在一個夏日的下午,八名年齡在11歲到21歲之間的學生正在初級班的課堂上惡補漢字。
據Mahmudov說,政府官員和商界人士也來該學院尋找中文老師,以獲得專業提升。「他們都認為中國才是未來」,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