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民意 > 正文

「垃圾人」已經多到會彼此相遇了

前幾天,318川藏線上鬧了一場糾紛。有一輛陝A牌汽車逆行加塞,有一位司機下來制止,結果陝A車子下來一個孕婦,視頻中如潑婦一般,喊出了「我(懷孕)七個月不怕你」。而在雙方後來的扭打過程中,孕婦的丈夫在旁邊拍視頻。

之後當地警方發布通報,雙方都被處理,但公眾普遍質疑孕婦的車子逆行加塞,最終處理過輕。這當然跟法規有關,違法成本太低,其實已經是老問題。許多地方都是這樣,只要稍有塞車,就有司機逆行,結果導致雙向都無法通行,造成更大規模的塞車。但在事後,對於逆行司機往往是法不責眾,或者壓根沒人管。即使是這麼輕的處罰,當事人好像還不太滿意,覺得自己被網暴。

最讓人哭笑不得的是,那位下來制止逆行加塞的司機,除了因為動手而被處理之外,駕駛證也被暫扣,還扣了12分外加罰款,原因是酒後駕車。孕婦那一方確實毫無公德、蠻橫無禮,不值得任何辯護,但酒後駕車的潛在危害性,同樣不值得任何辯護。我更傾向用「垃圾人」來定義這些人,這並不過分。

也就是說,這是一場垃圾人與垃圾人相遇的糾紛。如果你當時也在318公路上,可能後面是個酒後駕車的司機,左邊有個潑婦正準備逆行加塞。

這是多麼危險的人生啊!你永遠不知道,當你走在路上、開車在國道上,或是在商場閒逛、在餐廳吃飯時,會遇上什麼樣的垃圾人。最可怕的是,當垃圾人相遇,很有可能會殃及池魚,也許你就是那條魚。

很多人會說,不要將特例當全部。但他們的「特例」太多了,這個負面新聞是「特例」,那個社會現象也是「特例」,哪怕同一類事情反覆上演,哪怕有無數人受害,他們還是來一句「這是特例」。

稍微有點社會經驗的人,都會知道很多事情早已不是特例,很多人也並不是「特別壞」,他們只是人群中的普通人,無非是習慣隨地吐痰、闖紅燈、開車加塞、狂按喇叭、網購時不時來個「只退款」、公共場合大聲喧譁、在高鐵上開手機外放、坐飛機把椅背調到後面乘客眼前、每天在抖音上刷垃圾短視頻深信各種謠言然後看誰都是「漢奸」而已。

但這還不夠嗎?所謂自由,就是法律保障的個人權利。但在一個垃圾人成堆的社會裡,隨便一個垃圾人都會侵害正常人的權利和自由。逆行堵路可能會耽誤你一兩個小時,酒後駕車可能會讓你遭遇剮蹭甚至更嚴重的事故,還有些事情,後果可能會更嚴重。

昨天看到一個一向宣傳極端主義的流量網紅被封禁,依靠著各種極端民族主義言論,他在一些平台上已經有了千萬粉絲。智識稍微正常的人,都會驚詫於這樣的人、這樣的言論為什麼可以在平台上橫行如此之久,又有這麼多支持者(即使平台數據有水分)。有人說這是平台的責任,可如果沒有長期的引導和縱容,平台會這樣嗎?那些支持者也不是憑空冒出來的,在平台出現之前,甚至網際網路出現之前,他們已經是這樣的人。

即使到了今天,還有不少人在為這個流量網紅鳴冤。跟這樣一群人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正常人不害怕嗎?垃圾人真的早就開始相遇了,有人說那幾個網絡平台就是人類社會最大的幾個垃圾堆,一點也沒錯。

有些人會很樂觀,他們會說,318川藏線上的垃圾人糾紛當然是特例,而且我又不想去西藏,也不喜歡自駕旅行,他們還會說,極端主義的流量網紅和其受眾也不是全部人,而且跟我無關,我不去上那些平台就行。

可是,你總要生活吧?一個天天在網上叫囂極端民族主義的人,可能是你的鄰居,周末七點搞裝修,你上門投訴,他就罵罵咧咧甚至給你一錘子。他也可能是你的學生,你好好講著課,他拿著手機偷拍,截取其中一兩句話然後發上網,斷章取義,號召大家把你打倒……他甚至可能僅僅與你生活在一個城市,當他有一天拿著U型鎖上街時,狠狠地砸向路過的你或者你的孩子。

我見過很多樂觀的蠢人,他們認為,自己夫妻倆高學歷、工作和收入穩定,所以不管經濟如何變化,自己這個階層都不會受到影響。所以他們鄙視那些「負能量」的人,認為這些人只盯著不好的地方,學不會「凡事往好的一面看」,認為這些人不能適應社會,不成熟,不懂社會的發展規律……

他們還會沉迷於一些隱形福利中,比如網際網路大廠裁員,他們會幸災樂禍,認為自己當年選擇體制內工作,雖然短期收入不如網際網路大廠員工,卻是一輩子的鐵飯碗,而且孩子讀書之類的事情也有照顧空間。

但他們沒有想過,如果權力能夠為他們提供這樣的隱形福利,那麼也隨時有能力剝奪他們正常的權利。如果贊同某些不公平,那麼在利益被損害者眼中,受益者發生什麼都不值得同情。他們更沒有想過,一個對社會沒有要求的人,最終只會是社會無法前行的受害者。

這麼多年下來,我最大的認知就是:許多人配得上自己經受的苦難,因為他們就算被踩在泥潭裡,仍然不忘掙扎著伸出自己的手,衝著踩在自己頭上的腳豎起大拇指。許多人配不上自己得到的一切,因為他們以為這一切都是永恆,他們只需要「適應社會」,無需恪守任何底線。他們甚至以為自己生活在平行時空,不會與前一種人相遇,對自己的人生和所在「階層」無比自信。可是,他們終將相遇,並互相傷害。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那些原本是廢話的常識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711/2078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