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7月23日報導,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拒絕了分析師提出的大規模刺激方案,仍然堅持要避免像以往那樣推動繁榮與蕭條周期的大規模刺激。
報導提到,在2015年4月的一次會議上,面對西方銀行經濟學家的一連串問題,中國時任央行行長周小川暢所欲言。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周小川每隔幾個季度就會與分析人士進行交流,讓中國領導層有機會聽到不同的觀點。
據知情人士透露,在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執政的第一個十年裡,政策制定者經常與外國經濟學家和其他分析人士坐下來交流,交流有時很活躍。據幾名參加過此類會談的人士說,現在,外國專家只能不定期地與官員會面,缺乏前幾年那種有意義的辯論。
知情人士還說,中國經濟學家說,他們不知道自己的建議是否得到重視,官員們在會議上大多是點頭和做筆記。一位了解中國領導層想法的人士說,知名分析師的評論被視為干擾習近平自上而下傳遞信息的噪音。
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前亞洲區主席羅奇(Stephen Roach)表示:「習近平現在是中國的首席經濟學家。」今年,羅奇受邀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一場與高級官員和全球高管共同參加的年度峰會。
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已經明確他的先進位造業計劃,以推動中國經濟增長,同時他正在引導低迷的房地產市場走穩。
上周,習近平在關於長期戰略的三中全會上重申了這條道路,拒絕了經濟學家要求政策制定者更多地關注提振消費者信心以實現經濟再平衡的呼籲。
習近平拒絕大規模刺激方案
彭博社指出,這反映出習近平和市場經濟學家對中國形勢的看法不一致:北京方面押注於電動汽車和太陽能電池板等創新,以提振增長和支出。經濟學家和包括美國財政部長耶倫(Janet Yellen)在內的外國官員認為,如果沒有更好的社會保障網絡,中國消費者不會進一步掏腰包。
習近平拒絕通過直接救濟來刺激消費,他的政府仍然堅持要避免像以往那樣推動繁榮與蕭條周期的大規模刺激。
中國最高領導人還把國家安全放在首位,向一個晶片基金投入475億美元。該基金負責在美國採取行動切斷供應後,確保中國的龍頭企業能夠製造尖端半導體。
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中國分析中心(Center for China Analysis)研究中國政治的研究員Neil Thomas說,習近平認為,正是親市場聲音推動的政策導致了他在2012年上台時捕手的許多問題,比如幾十年來靠債務推動的經濟增長。
Thomas補充說:「投資者面臨的危險是,中國的領導人們越來越不了解他們的擔憂,實施的政策對改善經濟狀況幾乎沒有幫助。」
當習近平在2022年以史無前例的第三個任期鞏固權力時,他在高層決策職位上安置了一小群忠誠的人,鞏固他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控制。他們取代了包括前總理李克強在內的一代訓練有素的經濟學家,李克強與更市場友好的願景聯繫在一起。
據知情人士透露,習近平還讓曾在哈佛大學接受教育的劉鶴退休。劉鶴的繼任者何立峰的影響就不那麼明確。他的公開演講和關於經濟理論的寥寥無幾的著作,讓人很難深入了解他的政策信念。一家研究公司的一位經濟學家表示,就連體制內的人也不知道何立峰受到了誰的影響,也不知道是什麼在指導他的經濟思維。
隨著與美國的緊張關係加劇,中國與外國專家對話的減少,是一種更廣泛的開放程度下降模式的一部分。
中國越來越多地隱瞞被認為不利於經濟的數據,去年青年失業率在飆升後幾個月一直沒有公布。中共當局還敦促分析師避免撰寫負面評論,並警告不要使用通貨緊縮等特定術語。
傳統上掌管經濟的中國「二把手」也在「換檔」。雖然國務院總理李強一直定期與經濟學家舉行研討會,但自他去年上任以來,這些會議都沒有外國機構的專家出席。
今年3月,李強結束了30年來總理舉行年度新聞發布會的傳統。取消向高級官員提出政策問題的難得機會,傳遞了一個明確的信息:所有人的目光都應該集中在習近平身上。
幾天後,中共官方媒體發表了一篇長達6000字的文章,宣揚習近平是一位親市場的改革者。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台灣研究項目的政治學家Wen-Ti Sung表示:「投資者和分析人士現在除了習近平的講話之外沒有什麼可看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