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比 > 正文

老牌惡棍:金牌還是金錢?答案顯而易見

作者:

很多人應該都有所察覺,與往屆奧運會提前一個月就熱火朝天的氛圍相比,本屆奧運會在國內反響平平,眼看就要開幕了,關注度卻不溫不火。

有人在頭條上提出了同樣的疑問,得到的回答幾乎是一致的:金牌與民生相比,毫無意義。

頭條作為中國最大的幾家媒體平台之一,其下沉度數一數二,目標群體的民族意識普遍偏高,連他們都對本屆奧運持負面態度,可見這種心態不只是特定群體的悲觀,而是有向整個社會蔓延的趨勢。

再對比一下08年奧運會的全民狂歡,很難想像在短短4屆奧運會之後,金牌就從民族興奮劑變成了食之無味的雞肋。

不過,從奧運以及金牌對於中國人的意義來看,這樣的轉變是很好解釋的。

通常而言,奧運獎牌榜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個國家的整體體育水平,包括體育市場以及民眾基礎,處在前列的往往都是體育強國。

然而中國卻是一個例外,我們的金牌幾乎都是在冷門項目中獲得,像足球、籃球、田徑等這些熱門項目卻難有突破。熱門項目往往意味著更好的體育市場與更大的民眾基礎,而冷門項目則意味著無人問津。

也就是說,中國雖然獲得了更多的金牌、更好的成績,但卻反映不出國內實際的體育發展水平,體育的土壤並未因此變得肥沃,人們與體育的距離也未因此拉得更近。

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中國是金牌大國而非體育強國。

與此同時,功利的心態更是讓體育逐漸偏離本質,使奧運異化成了一門奪金工具。因此,熱門項目反而沒有容易得牌的冷門項目那樣受到重視,這進而影響到了體育市場:層出不窮的腐敗與逐年退步的成績讓人們對熱門項目失望,冷門項目又因自上而下的體育發展模式、天生與市場絕緣的體質成了無本之木。

這導致體育始終沒有進入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也沒有哪一項體育運動能紮根於中國的社會發展之中,哪怕被稱為「國球」的桌球,也只是因為壟斷性的實力而非龐大的民眾基礎。

奧運對於我們來說更像是一場臨時體測,金牌則是合格的證明,這一切只關乎成績,跟體育沒有半毛錢關係。

當然,這在過往還是飽受好評的,畢竟作為開發中國家,特別是經歷過貧弱的中國,亟需通過這個平台提升國際形象、影響力以及增加民族自信,特別是後者,中國人都深有體會。

但民族自豪感說到底只是一種精神愉悅,是需要物質基礎作為前提的。當你為了節約些許房租或電費而忍受酷熱、當你冒著中暑風險在室外工作,看著運動員們面對24度的室內「高溫」就要考慮租賃空調時,我想一般人被激發出的肯定不是諸如「自豪」這類的情緒,更別說還有很多家庭可能連空調都裝不起。

畢竟不是所有民族都像阿根廷與巴西一樣,視某項運動為信仰,一個世界盃冠軍就能讓他們短暫忘記窮苦。

中國也有過窮苦時代,但那時候整個社會都是一樣,人們反而需要一些好消息來振奮精神,窮開心也是開心。

但今時不同往日,在經歷過一個「厲害了」的社會階段之後,奧運所能帶來的種種好處是在快速遞減的,與此同時,經濟狀況又急轉直下,物質基礎遭到動搖。

當體育對於人們來說可有可無,而奧運與金牌又失去了激發民族自信的作用時,面對生活的巨大壓力,以往全民關注的奧運在多數人心裡變得無足輕重,不惜代價對運動員的培養則成了拋金撒銀。

此時,再讓大家一邊勒緊褲腰帶,一邊看別人歌舞昇平,換誰都接受不了。

說到底,本屆奧運會在國內的遇冷只不過是社會心態轉變的一個小小前兆。在金牌與金錢的問題上,人們選擇後者是必然的。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老牌惡棍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727/2084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