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奧運會,觀賽之餘我也順便觀察了一下網際網路的輿論生態。
我總結出一點,就是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大部分都是從自己國家角度出發,比較狹隘。
這一點甚至可以「反向推導」。那天中國某游泳運動員獲得金牌,日韓電視台轉播的時候,解說員都瘋狂地為中國運動員加油鼓勁,瘋狂到如果不了解情況一定以為那是日韓的運動員。
觸壁奪金的那一刻,日韓解說員的嗓子都幾乎喊啞了,他們是發自內心為中國隊高興。
然而這個視頻發到網上,絕大部分人還是在說我國運動員多牛,他們並不在意為什麼日韓解說員會如此激動。還有很多人困惑——這倆解說瘋了吧?又不是他們的運動員。
另外,當日韓解說員為中國而瘋狂的時候,中國人卻很少對日韓運動員抱以共情;相反,網上卻充斥著對日韓乃至大部分國家運動員的惡意。
當歐美人和日本人競爭的時候,他們一定會盼著「小日子」輸掉。
輪到韓國人的時候,又是盼著「棒子」輸。
從網上生態來看,相當一部分的中國人,始終對世界都缺乏基本的寬容心和共情能力,他們看待世界只有一種標準:無限地自我關注和自戀,同時無限地貶低他國和樹敵。
這種心態從網上另外一些互動也能看到。在國外社交媒體上,其實有很多人會曬中國運動員優異表現的視頻,我看到的大部分評論都是讚美,無論評論者來自歐洲、北美還是南美或者什麼地方。
因為這種讚美是一種基本的人性——看到美好和令人激動的事情,就會由衷地讚美。那不是因為當事人是中國人,而是因為一種人性的基本共情。
但反觀中國網絡上的很多評論,就充斥著狹隘。給外國運動員挑刺、調侃外國運動員等等才是常態。由衷的讚美就更是少見——那又不是中國人,我讚美他們幹嘛?
這種狹隘有時候還會造成一些非常諷刺的情況,比如他們看到日韓解說員誇讚中國運動員,覺得詫異——他們幹嘛這麼激動?
所以,不僅自己沒有共情能力,還對別人的共情能力都無法理解。
我之前撰文的時候也提到過,中國人看待國際政治的觀念大部分時候也是只有民族主義視角,而沒有世界主義視角,這其實是一種非常落後的文明狀態。
比如塞爾維亞和中國關係好,網上輿論就一致夸塞爾維亞多好,好像每個人都是塞爾維亞的好朋友。但這種觀念只是基於地緣政治的,如果哪天關係不好了,是不是又要開始罵了?
世界主義的視角,是指看待一個國家,要看它是否符合人類的文明和利益。
舉個例子,在西班牙到處都能看到支持巴勒斯坦、同情加沙的標語。
這不是因為巴勒斯坦和西班牙政府的關係好,巴勒斯坦也絕對稱不上什麼「西班牙的老朋友」,而是因為出自人類的基本共情——他們很同情巴勒斯坦和加沙的普通老百姓。
但他們不是同情哈馬斯,這個要分開。在西班牙人眼中,哈馬斯依然是暴力的象徵,這與同情加沙的老百姓並不衝突。
所以,在生活中除了政治觀念,更重要的是我們是人,是不分國界的人。只有不分國界的共情能力,才是人性完好的基本標誌。
如果人性只能由政治觀念來塑造,那是很可怕的。我們曾經所見到過的很多政治運動慘劇,都根源於此。
現在都喜歡談論驕傲和自信,但什麼才是真正的驕傲自信?至少是不貶低他國,更要讓基本的人性舒張、讓共情能力保持、讓世界主義的視角更加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