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應對經濟疲軟的方案是為製造業注入強心劑,但此舉擠壓了世界各地的企業,並引發了對新一輪全球貿易戰的擔憂。
關於中國經濟的報導圖片資料照片 AFP--
據華爾街日報今天報導稱,中國再次開足馬力擴大出口,這一次競爭對手無處可躲。
麻薩諸塞州一家名為CubicPV的初創公司押注矽晶圓,這是太陽能電池板中的一種高科技組件。在兩年前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頒布的氣候立法以及數以十億美元計稅收抵免和政府貸款的推動下,該公司2022年底宣布計劃斥資14億美元在德克薩斯州建設一座晶圓廠。
自那以來,中國的矽晶圓產量幾乎翻了一番,遠遠超過自身需求。多餘的晶圓流向海外市場銷售,導致價格暴跌70%。CubicPV今年早些時候被迫暫停了建廠計劃,並遣散了工程師和其他員工,理由是「中國產能過剩導致市場扭曲」。
數千英里之外,智利鐵礦石開採商和鋼鐵製造商CAP正艱難應對中國政府持續投入低端商品製造業的情況,大量廉價中國金屬給該公司帶來衝擊。CAP本月表示,將無限期關閉位於智利中部的Huachipato大型鋼廠,此舉將導致約2,200人失業。該公司表示,儘管政府提高了對鋼條和其他進口產品的關稅,但仍無法與低價中國金屬競爭。
中國政府應對經濟疲軟的方案是為製造業注入強心劑,但此舉擠壓了世界各地的企業,並引發了對新一輪全球貿易戰的擔憂。
歐盟最近決定對進口自中國的電動汽車徵收關稅,這無疑是緊張局勢加劇的最新跡象。美國今年早些時候提高了對中國鋼鋁、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和其他一些產品的關稅。土耳其提高了對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而巴基斯坦提高了對中國文具和橡膠的關稅。
其他國家也展開了反傾銷調查,以查明中國商品是否以低於公允價值的價格出售。印度正調查中國的顏料和化學品。日本在調查電極產品。英國正調查挖掘機和生物柴油的進口情況,阿根廷和越南則在調查中國的微波爐和風力發電塔。
這一切的背後是中國政府一項大膽但冒險的盤算:希望通過加大對製造業的投資來恢復中國的經濟活力,增強工業韌性,同時又不會引發太多國際上的抵制,從而威脅到中國的未來。
對中國政府的政策顧問以及曾向中國官員提供諮詢的人士進行的獨家採訪顯示,由於房地產市場泡沫破裂導致中國經濟出現數十年來少見的疲軟境況,中國領導層去年走到了關鍵的十字路口。
一些顧問認為,中國經濟需要從根本上反思,擺脫對製造業和建築業的過度依賴,優先考慮國內消費。這種轉變將使中國更像美國,並有可能走上更穩健的增長道路。
但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要求官員加大力度推動國家主導的製造業模式,並為此提供了數以十億元計的新補貼和信貸。他用一句口號來確保官員們明白他的意思:「先立後破」。
中國的政策顧問說,習近平的思路有兩條指導原則。第一個原則是,中國必須建立一套全方位的工業供應鏈,以便在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實施嚴厲制裁的情況下,能保持國內經濟正常運轉。顧問們說,在習近平看來,隨著與已開發國家緊張關係的加劇,產業安全是中國穩定的核心。
其次,習近平從骨子裡反對美國式的消費,認為這是浪費。
這使得中國除了通過投資出口來穩定疲軟的經濟並創造就業,同時彌補國內建設的損失之外,幾乎別無選擇。
結果就是:失去工作的可能不是中國工人,而是巴西的鋼鐵工人、歐洲的化學工程師和美國的太陽能電池板製造者。
在《人民日報》5月發表的一系列文章中,中國政府為其製造業和出口能力進行了辯護,稱這對世界來說是好事,而不會構成問題,並表示美國及其盟友正在「炒作」中國產能過剩,以便為自己謀取競爭優勢。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6月份於中國大連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上發表講話稱:「中國企業生產的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等,首先保障了國內需求,同時也豐富了國際市場供給。」他還表示,中國製造業優勢的真正根源不在於政府補貼,而在於龐大的規模,這有助於攤薄成本。
無論如何,其影響都是不可避免的。根據荷蘭研究機構CPB荷蘭經濟政策分析局(CPB Netherlands Bureau for Economic Policy Analysis)彙編的數據,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工業增加值比2021年底中國房地產危機加劇時高出8%,輕鬆超過美國、歐洲和日本的產出增速。
從某些方面而言,美國是受影響最小的國家之一,因為美國對許多中國商品徵收高額關稅,這有助於保護美國工人。但如果中國生產過剩的情形繼續,華盛頓方面擴大美國製造業的目標就無法實現,而眼下一些行業——尤其是可再生能源——正感受到壓力。
華爾街日報說,習近平面臨的風險是,與21世紀初前十年的第一次「中國衝擊波」不同——當時廉價的中國製造業在美國消滅了約200萬個就業崗位,但也讓西方消費者受益——中國最新的舉措可能會引發非常多的保護主義措施,中國最終不會找到多少規模可觀的市場用來銷售產品。
柏林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分析師Jacob Gunter指出,過去,一些國家並不介意中國的產能過剩,因為許多公司,比如德國汽車製造商,受益於廉價中國產零部件。
Gunter說,「但現在,中國的產業政策正瞄準西方經濟的心臟。」
習近平的「先立後破」戰略標誌著一種轉變,前些年,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政府曾竭力減少過剩的產能。
中國以往一直受到產能過剩的困擾,有時還因為壓低了國際市場上鋼鐵等商品的價格而引起貿易夥伴的憤怒。
2015年,習近平命他當時的經濟主管劉鶴實施改革,這種改革導致許多小型民營鋼廠和其他一些企業關閉。有一段時間,習近平和他的經濟團隊似乎已準備好最終解決產能過剩問題。
但一些中國政策顧問表示,隨著近年來中美緊張局勢加劇、中國經濟走軟,習近平的觀點發生了變化。他越來越關注的是,如何確保中國在一旦與美國發生衝突的情況下能夠生產出所需的一切,因此西方的抱怨對他的觸動沒有那麼深了。
政策顧問以及與中國官員進行過商討的人士表示,中國官員現在正大力否認中國存在產能過剩問題,因為中國政府不想為華盛頓、布魯塞爾等方面加征關稅或採取其他報復性行動提供理由。
不過,習近平的一些最親密的副手在內部提出了一種擔憂,即,政府的支持可能正導致電動汽車、電池等領域出現嚴重產能過剩,降低這些行業在商業上的可行性。
中國歐盟商會前主席、現在是華盛頓諮詢公司DGA Group合伙人的伍德克(Joerg Wuttke)說,「大家都在中國生產東西,但沒有人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