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賀建奎稱論文只願發Nature和Science 接著就被人當街打

近日,賀建奎在外網的自媒體上發布消息,稱願意發表自己兩篇關於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的論文,但條件是必須發表在 Nature或 Science上。他認為這項研究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醫學突破之一,理應獲得在這兩本頂刊上發表的殊榮。圖源:賀建奎自媒體

幾天後,賀建奎又在自媒體爆料稱,被一不明身份的人員蹲點毆打,自己多處受傷並流血。他說有很多國內外同行非常妒忌他掌握了基因編輯的核心技術,每時每刻都在打壓他。

圖源:賀建奎自媒體

目前已初步確定該男子受人指使,但不知道究竟是誰。

圖片來源:青島新聞網

2022年4月出獄後,賀建奎的行蹤一直廣受關注。他想重返學術圈,到處求職但處處碰壁;他想註冊一家非營利性醫學研究機構,在北京大興建立新實驗室,但最終未能如願;他想移居香港換個環境,但被懷疑以虛假陳述獲得簽注……

圖片來源:封面新聞

2023年,賀建奎終於找到一個研究崗位,從北京來到武漢擔任武昌理工大學附屬醫學研究所所長。可他屁股還沒坐熱,就因種種負面報導的壓力,在年底被單位禮貌辭退。

最近,他終於在海南三亞的崖州灣科技城找到落腳點,重新創立與基因編輯研究有關的實驗室。賀建奎通過自媒體宣布了這個消息,並說自己獲得某資本5000萬投資,以及美國某企業家的100萬美元投資,外加總值250萬元的科研捐助。他依舊堅信基因編輯代表著未來,甚至是下次世界大戰的核心武器,公眾也必將會接受這項技術。

曾因研究鋃鐺入獄

儘管自己有著光鮮的履歷,但賀建奎最早站在聚光燈下,還是跟一對雙胞胎嬰兒有關。

2018年,賀建奎完成了一項備受爭議的基因編輯應用,一對基因編輯後獲得對愛滋病病毒天然免疫的雙胞胎嬰兒誕生。

在當年11月底香港舉辦的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體編輯峰會開幕的前一天,賀建奎公布一個爆炸性的消息,稱有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雙胞胎女孩,早在胚胎階段就接受了基因編輯,在會議前已順利出生。

在後續採訪中,賀建奎介紹了基因編輯的詳細過程。

賀建奎前置的辯解並沒有阻止後續各界的反對聲音。

一部分科學家研究了賀建奎公開的材料,認為試驗本身不足以說明基因編輯有效,也無法排除是否有害。他們認為目前的證據說明基因編輯並不完整,而且雙胞胎中的至少有一個嬰兒似乎是用多種變化的細胞拼湊而成。

圖片來源:西雅圖時報

更多的反對者,關注的並不是科學問題,而是倫理問題。

賀建奎當時任職的南方科技大學迅速撇清關係,稱賀建奎的行為是在校外私自進行,學校對此毫不知情,且表明自己立場,認為這類研究嚴重違逆了學術倫理與規範。

深圳市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也隨即啟動調查,對賀建奎實驗中涉及的倫理問題進行深入審查,包括對實驗倫理審查書的真實性進行核實。廣東省也成立專門調查組,對「基因編輯嬰兒」事件進行調查。

2019年1月底,省調查組給出結論,該事件系賀建奎為追逐個人名利,自籌資金,蓄意逃避監管,私自組織有關人員,實施國家明令禁止的以生殖為目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活動。

當年12月30日,該案在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賀建奎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三百萬元。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2022年4月,賀建奎刑滿釋放。至今,關於他的輿論風波還在不斷上演。其實早在賀建奎之前,已經有一位外科醫生,因為「換頭術」而站在科學與倫理的十字路口。

「換頭術」帶來的熱議

2017年11月,義大利神經學家塞爾焦·卡納韋羅(Sergio Canavero)宣布,他與我國哈爾濱醫科大學任曉平教授團隊成功將一具屍體的頭與另一具屍體的脊椎、血管及神經接駁。

這次實驗只是將兩具屍體的頭身接駁——正常死亡的兩具屍體,前後相隔約一個月——嚴格意義上,這並不等於外界宣傳的所謂「換頭術」。完成手術操作的任曉平強調,團隊只是完成了第一例頭移植外科實驗模型。

但這種說法,其他人顯然並不買帳,尤其是考慮到卡納韋羅的履歷。

卡納韋羅是義大利都靈大學先進神經調節小組的神經科學家。早在2013年就曾在 Surgical Neurology International上發表論文,提出「換頭」手術的設想,並預測人類一定可以實現。

圖片來源:Europe PMC

2015年,卡納韋羅再次撰寫論文討論「換頭」手術的可行性,並總結了該手術的幾個關鍵步驟:

捐獻者與接受者必須處於同一手術室中,手術須在攝氏約12度至15度的低溫下進行,機體的代謝速率會比較適中,不影響細胞的活性;

捐贈者及受贈者的頭部須同一時間切下,由兩個醫療小組同時進行手術;

頭部移植到捐贈者身體上,需要注射聚乙二醇(PEG)刺激脊髓內的神經結合,再連接頸部血管和肌肉;

考慮到在這一溫度下,哺乳動物的組織在體內血液不流動時最多只能存活1小時,所以切割頭部與縫合的整個過程必須在1小時內完成;

手術完成後,病人還要額外接受3至4周麻醉,等待傷口癒合及頭身適應;

最後還需要配合物理治療,大概一年能重新行走。

他還預測說自己會在2017年進行首例頭部移植手術。

PEG的使用已經由卡納韋羅的韓國合作者 C-Yoon Kim進行了證明,他在老鼠的脖子上將其脊髓切斷,然後用 PEG重新融合。幾周後,老鼠能夠嗅聞並活動四肢。

卡納韋羅也在準備真正的「換頭術」,患有遺傳性肌肉萎縮疾病的31歲俄羅斯計算機工程師瓦雷里·斯普里多諾夫(Valery Spiridonov)將躺在手術台上接受新的身體。但後來瓦雷里變卦,手術至今仍未開展。

身為卡納韋羅的中國合作方,任曉平教授在2016年對一隻猴子進行了頭部移植,連接了頭部與新身體之間的血液供應,但沒有嘗試連接脊髓。

實驗表明,如果頭部維持在15度,猴子可以在手術中倖存下來而不受到腦損傷。從那時起,任曉平教授就已經著手準備日後的頭移植外科模型。

對於在屍體上進行手術的倫理問題,任曉平稱:哈醫大解剖學研究所提供了兩具體形相近的新鮮男性遺體,並且獲得了倫理專家委員會的批准和患者家屬的同意。

理論上,對屍體進行的實驗,其實也不必通知到家屬。因為遺體捐獻後,家屬已認可全權交由醫院,院方也無需將每次使用的情況通告家屬。這一點,在遺體捐獻條例中寫得很清楚。

儘管如此,外界對任曉平完成的「換頭術」仍然質疑重重。世界神經外科協會發表反對聲明稱:

在人類有能力實現離斷脊髓神經完整再生之前,頭顱移植不僅在倫理學上不可接受,在科學層面,也毫無意義。從倫理角度講,任何組織和協會的外科醫生,都必須拒絕進行任何對患者無益的手術操作。

面對洶湧的輿論,原本支持該手術的哈醫大迅速叫停了手術的後續研究和報導。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生物學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923/2106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