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標誌香港民主運動走向激化的轉折點。以爭取雙普選為目標的雨傘運動,吸引超過一百二十萬港人占領香港多處長達七十九天。雖然運動無果而終,但為香港民主運動留下政治遺產和啟發。本台製作了五集的「雨傘運動十周年系列」,首集專訪占中發起人之一陳健民,總結雨傘運動對香港民主的價值。
戴耀廷宣布:「占領中環,正式啟動。占中會以占領政府總部開始!」
爭取雙普選的占領中環行動,因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學聯)和學民思潮占領香港政府總部前的公民廣場提早啟動,其後大批警員向占領者施放胡椒噴霧和催淚彈,參與者以雨傘作阻擋,揭開七十九天雨傘運動的序幕。
陳健民:雨傘運動是港人走向激進化民主路的分水嶺
「占領中環」發起之一陳健民教授接受本台專訪,回顧雨傘運動十年對香港民主路的影響。他表示,香港從殖民地時代已是一個金錢社會,很多港人只專注賺錢,不談政治,但在主權移交後,港人試過不同方法想擴大民主權利,在法律規範下爭取《基本法》所寫的普選權利,但都沒有得到北京和港府的回應,雨傘運動是港人走向以激進方式爭取民主的分水嶺。
陳健民說:「2014年的雨傘運動就是一個分水嶺,第一次用一個所謂的違法方法:公民抗命,參加者要承擔法律責任,要爭取民主要付出代價,表達港人的這種決心。雨傘運動沒有馬上改變這個制度,可是它讓一百二十萬港人卷進這樣的一場運動裡頭,其實產生啟蒙的作用是非常之大。」
陳健民:雨傘運動啟蒙港人認識民主的重要
十年後的今天,占領區的點滴仍深深刻在陳健民的心中。年輕人在占領區用不同的方法展示他們對美好香港的愛和期望,讓雨傘運動不僅感召爭取民主的一群人,也打動從不關心政治發展的一群人。陳健民回想,在占領區與一名遊走女商人的對話,讓他體會到雨傘運動帶來的巨大影響力。
陳健民說:「我在雨傘運動的現場看見一個女士,她在金鐘旁邊做生意的,她說發生占領以後,開始看很多有關這個事件的報導,理解到我們為什麼要進行占領。她開始覺得自己這麼多年只是為了賺錢,沒有好好去關注香港的政治發展是很不對的,特別是對於下一代,是很對不住他們的。所以每天晚上把店關完以後,一定要在占領區走一個圈才能踏實一點回家去睡覺。她跟我講一句話說:感謝你挽回我的良知。它不是單獨的事件呀。」
反駁加速中共鎮壓論陳健民:中共拒絕民主迫港人抗命
對於有聲音批評雨傘運動阻礙香港經濟發展和加速中國插手香港事務和鎮壓香港民主,陳健民反駁這種說法,認為雨傘運動對香港年輕一代來說,是維持「一國兩制」和爭取民主自由的二選一決擇,是中共逼使港人用抗爭手法作反抗。
陳健民說:「當公民抗命也失敗的話,用和平的方法在」一國兩制「裡頭,沒有辦法爭取民主以後,後面一定會走向這種本土化和勇武化,那個時候我們已提出警告。年輕人非常不滿,有一種非常不耐煩的聲音,已經在下面躁動,已在發生當中,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運動。當然你可以說『成也雨傘、敗也雨傘』,這個問題的根源當然就是獨裁的中共所造成。是中共逼迫了香港人,一步一步走上了公民抗命。整個問題的來源是中共拒絕民主、抗拒民主,結果造成這樣的一個狀態。」
國安法下的香港陳健民:不會變成六四後的北京
2019年反送中運動爆發時,陳健民正在為參與公民抗命在監中服刑。2020年出獄後不久,《國安法》在香港實施。2021年他曾經的戰友戴耀廷和一眾民主派人士被拘捕。陳健民同年選擇離開香港到台灣定居,離開後他繼續關注香港的狀況。他相信政權用暴力清洗香港公民社會和民主派,不代表種在港人心中的民主種子會從此消失。
陳健民說:「香港是不是已死了,我覺得還沒有定論。在國安法出來以後,表面抵抗已經是不可能了,我相信有很多人其實在生活的環境裡頭,還是會打開一點空間,保留那種信念。你看新區議會投票率就看到,從2019年的71%下跌至27%,政權就會說這是軟對抗,代表人心還沒有死,如果人心不死還是有希望的。」
陳健民相信,被《國安法》清洗的香港,不會變成1989年六四後的北京,並以1968年經歷布拉格之春後的捷克作比喻,民主運動失敗後有長達九年的沉默,之後出現《七七憲章》,顯示民心不死,社會運動還是有生存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