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期間看到兩則新聞,讓我瞠目結舌。
退役軍人用第290次捐血「為共和國慶生」,已累計獻12萬毫升血漿。
但凡事經不起細琢磨,如果按照半年捐血一次的標準,290次需要145年才能完成。如果一年捐血4次,則需要72.5年;如果按男性單次捐血最大量400毫升計算,捐血23年,12萬毫升需要一年捐血13次。
這位河南某紅十字無償捐血志願服務隊隊長,難道是點滿HP天賦、血槽條爆滿的超級血牛聖體?
另一則新聞則是河南南陽的60歲大爺通過種植瓜蔞年入百萬,爆改人生。
報導中,鄒大爺通過種植中藥材瓜蔞一舉致富,短短几年內就讓自家的一小塊地實現年入百萬。
看似勵志的故事,卻沒讓躺平擺爛的網友們見賢思齊、閉門思過,一個個沒臉沒臊地搞怪:「我送外賣都買了10輛車了。」「我們村種瓜蔞之後,人均年收入都超千萬。」
看似荒誕的玩笑背後,透露著的是對這種「正能量」敘事的深深質疑和無奈。
如今的社會,充滿了所謂的「正能量」。無論是官方宣傳,還是社交媒體,仿佛每個角落都在瀰漫著這種虛假的光輝。
「正能量」如今被濫用到什麼程度?它不僅被用來歌頌個人奮鬥,還被用來粉飾社會的不公與不合理。
你失業了?那是動態就業。
你窮了?那是消費降級。
你加班到深夜?那是彈性工作制。
每隔一段時間,新聞上就會出現一些「勵志」故事,諸如外賣小哥年入百萬、擺地攤月入數萬,甚至賣煎餅的都能買房置地。
這些看似鼓舞人心的故事,實際上是在用個別的成功案例掩蓋普遍的社會問題,就差把「貧窮是你不夠努力」幾個字寫在每個人臉上。
高高在上者善於利用冠冕堂皇的詞彙,用所謂的「正能量」遮蓋現實中的困苦和不公,為自己的剝削和壓迫披上一層亮麗的外衣,輕描淡寫地忽略掉那些不為人知的痛苦。
而獨立思考、講真話、做實事這些曾經被視為美德的品質,反而在如今的「正能量」氛圍中逐漸被邊緣化,被認為是「負能量」。
如果你被貼上「負能量」的標籤,就會被認為是人格和道德存在缺陷。社會對「正能量」的過度強調,已經超越了我們作為人的基本品格,如正直、善良、尊重與寬容,成為了一種可以隨時否定他人人格的標準。
說到底,「正能量」就是掩蓋道德和良知缺失的遮羞布,成為了無知與冷漠的代名詞。它不僅剝奪了人們獨立思考的空間,還助長了社會的愚昧與退步。那些打著「正能量」旗號的宣傳,實際上是在給人們灌輸一種麻木與冷漠,讓人們對不公正與不合理視而不見。
這讓我想起了「正能量」這個詞的起源:
宋山木曾是某跨國培訓機構的老總,連續6年亮相春晚觀眾席,後因為性侵女員工被抓了進去。
他侵犯女員工時最常說的話就是:
「別哭,我給你注入正能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