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為什麼要強行讓113歲的管75歲的叫母親?

編者的話:

10月6日—11日這一周。

長假期間,台灣藝人吳慷仁在微博轉發了人民日報的一篇國慶帖文,並配上了「祝福錦繡中華」六個字。此外,台灣歌手安溥(張懸)所屬的經紀公司也在微博上發出一封手寫信,上有安溥親手所寫的「祝福新中國成立七十五周年」。

由於安溥與吳慷仁兩人過去都有參與過「太陽花」等台灣的社會運動,並就相關議題發聲,因此兩人對中國國慶的祝福也引發了巨大爭議。有許多台灣網民將之視同背叛,認為是這是為了「既要又要」而選擇「跪舔中共」。相反,也有不少中國大陸網民批評,「祝福錦繡中華」未提到「祖國」二字,是「忠誠不絕對」,是「連夜繡紅旗」。總之,二人陷入了兩岸皆不討好的尷尬境地。

接下來,在中華民國113年國慶晚會上(10月5日),台灣總統賴清德拋出了一個「祖國論」,他說「最近鄰居中華人民共和國10月1日剛過完75歲生日,再過幾天,中華民國就要過113歲生日。因此,就年紀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絕對不可能成為中華民國人民的『祖國』,反倒是中華民國可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75歲以上民眾的祖國!」

此番表述可能是受到了一段短視頻的啟發,而它確實在邏輯、事實層面有力回擊了中共的宣傳,具有相當強烈的解構作用。以至於引發了各種網絡調侃「為什麼要強行讓113歲的管75歲的叫媽?」、「到底誰才是奴役人民的非法政權」?

幾天之後,賴清德又在任內首次的雙十國慶演說中強調「中華民國已在台澎金馬落地生根,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有網友指出,賴清德的兩次表述就像《皇帝的新衣》中的小孩,直言不諱的講出了兩個最基本的常識:1.中華民國政府法統仍未斷絕。2.大陸與台灣仍分屬不同的主權,是事實上的「兩個中國」。

不過,賴清德近期的「祖國論」、「兩國說」,還是讓大陸方面都有些措手不及。例如,大陸國台辦發言人回應說「賴清德的『祖國論』是新瓶裝舊酒的『台獨』謬論」,被迫承認了它說法的「新」。而外交部發言人則重申立場,強調「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

有網友對此真誠發問,如果對於中國大陸民眾而言,中共的執政合法性都越來越難以維持,那中共又如何能夠說服國際社會,自己能代表民主的台灣社會呢?

自「9·24金融新政」出台後,中國股市經歷了連續5個交易日的大漲。因此在國慶長假期間,網上到處都是宣揚「長期牛市來了」的聲音,尤其還有外媒報導「中國短期內將推出約1.5至2萬億元人民幣的大規模財政刺激措施」,這無疑給許多跑步入市的新股民極大信心。

在這種集體樂觀的氛圍中,擁有千萬粉絲短視頻博主@大藍建議粉絲進入股市,預測「節後股市必定暴漲」,並高喊「全倉猛干」的口號。上海一位頗有名氣的「街頭股神」@上海爺叔更是預言節後大盤將「漲停」,並送給粉絲們一句「買得偉大,套得光榮」。

由於投資者入場意願強烈,券商開戶量短期內激增。據統計顯示,新開帳戶以年輕人為主,90後、00後成為開戶主力軍。長假的最後一天,微博話題「A股明天正式開盤」、「新股民跑步入場」、「股民擔憂A股開盤第一天買不到」等話題,持續占據熱門。

10月8日,中國股市如期迎來大漲,三大股指集體大幅高開,近千隻股票漲停,一天內誕生多項歷史新紀錄。然而,從9日開始,股市便迎來了大幅回調,繼而又是連續多日下跌,上演了一出過山車式的行情。11日,滬指一度失守3200點,而從3600點跌回3200點,只花了四天時間。

由於中國股市實行的是「T+1」交易制度,這導致許多砸鍋賣鐵的散戶們入場即被套牢,成為了一批新的韭菜,怒批「說好的牛市呢?」有網友撰文分析並建議「越是牛市,中小散戶越要小心,你眼前的繁榮,反而大概率是財富流失的渠道,因為中小投資者的判斷力、信息和資本都無法與證券市場的二元結構相抗衡」。

那麼,中國股市真的會有牛市嗎?樂觀聲音認為,這波慢牛已經到來,畢竟它是一場人為的政策牛市,而官方政策意圖還遠遠沒有實現。在此過程中,有關部門也需要不斷給股市降溫以降低風險。悲觀聲音則認為,15天的牛市也可能是又一項刷新記錄的爛尾工程,畢竟作為「欺騙性市場」的中國股市,人們是很難在整體信心不足的前提下,玩好這個擊鼓傳花的接盤遊戲的。

CDT檔案卡

一周薦讀:

【CDT報告匯】人權觀察:中國政府跨國鎮壓手段以威脅在華親屬為主(外二篇)

數名來自新疆的維吾爾人表示, 中共當局透過他們在國內的家人和他們取得聯絡。之後警察直接用微信(WeChat)打電話向他們施壓,要求他們停止在日本批評中國政府,或者要求他們提供日本維吾爾社區的資料,包括日本維吾爾協會成員的資料。

【CDT關注】低音|杳無音訊:何方美和她失蹤的女兒們

何方美還沒有給女兒爭取來「一個保障」,她決定以自己的方式,表達憤怒和痛苦。在記錄潑墨的視頻中,她留著齊耳短髮,穿著黑色裙子和黑色內搭褲,指著兒童車上的希希,講述女兒因疫苗致殘、自己維權被關押十個月的經歷。

【CDT關注】賴清德:「75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能是中華民國的『祖國』」

2024年10月5日,在中華民國113年國慶晚會上,台灣總統賴清德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近期剛過完75歲生日,而中華民國即將迎來113周年。因此從兩國的成立時間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能成為中華民國人民的「祖國」……

一周關注:

【網絡民議】你的經濟條件甚至不如20年前的野原廣志?

野原廣志是《蠟筆小新》中的經典角色,35歲的他不僅已婚,還有兩個孩子和一隻狗,年薪高達650萬日圓,甚至擁有一棟獨立房子。這個成就無疑是很多35歲的人所羨慕的。最近,有許多網友紛紛以野原廣志為標準,對照自己的人生成就……

張3豐的世界|「遮蔽」不會帶來安全感

【404文庫】每日樂評|上海超市血案:背後緣由讓人揪心

難得君|數倍超速撞人致一家三口滅門,竟無人報導

風聲OPINION|經濟復甦仍需要強力政策,建議直接發錢

讀庫老六|我並不是不想進入股市

廣州發生一起針對小學生的襲擊事件,一個男生、一位女生、還有一位接送小孩的阿姨受傷,60歲的歹徒被逮捕。在警方的「通報「中,這成了「3名群眾」受傷。根本沒提兩名傷者是9歲的小學生,也故意淡化了案發地點,因為公布地點,就提示了那是一所學校的門口。

阜成門六號院|即便是牛市來了,中小散戶也很難賺到錢

古老闆的老巢|對於股市暴跌,你需要對政府行為進行理解

木蹊說|「買的偉大,套的光榮」,大A驚現臥龍鳳雛

筆者雖然不是證券行業專家,但是這些大數據依然提醒我們:越是牛市,中小散戶越要小心,你眼前的繁榮,90%以上並不屬於你,反而大概率是財富流失的渠道,中小投資者的判斷力、信息和資本都無法與證券市場的二元結構相抗衡,各種投資行為要三思而後行。

三聯生活周刊|餐飲業進入寒冬,你還捨得去餐館吃飯嗎?

今年以來,國內餐飲行業利潤大幅下降,大量餐館虧損甚至倒閉。一向熱衷於聚餐的中國消費者,現在捨不得去餐館吃飯了嗎?北京和上海這兩大一線城市,率先拉響了餐飲業的警報。北京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北京限額以上餐飲企業的利潤同比暴跌88.8%。上海的數據更加慘澹……

導筒directube|又是熟悉的全網下架

日前,影視颶風卻發文稱:「因為多方原因,有關清晰度的視頻只能全網下架了,我們仍然希望網際網路技術可以不斷演進,讓大家看到更清晰的視頻。」該視頻科普了視頻平台為了降低流量費用支出,通過降低視頻碼率,改變編碼格式等方式,壓縮上傳的視頻畫質。

一周驚奇:

現實的模樣|怪事!機場出境未報備,索要100元給領導買煙被放行

走讀新生|這樣肆無忌憚的明搶,就不怕遭報應嗎?

竹不倒|權力越玩越瘋,底層老百姓何去何從?

無論從哪方面,你都無法想通湖南公安跑到昆明機場去「執法」的怪事。發生這樣的「怪事」也就罷了,奇葩的是,這「報備」與否的問題,既然花100元錢就可以通融。更為諷刺的是,索要這100元錢的理由,竟然是為了給領導買煙抽!

雙刀流|堪比十個「北極鲶魚」的「冬冬安安」,他到底是誰的後代?

芸芸眾生,只不過是他們登上榮耀寶座的一層層階梯……如果這是假的,那他嚴重傷害了勞動人民的感情,請將其依法抓捕。如果是真的,那我們想知道,原本以為北極鲶魚已經天下無敵了,這又是誰的後代?這點知情權,不過分吧?

劍客寫字的地方|有些人在用最丟臉的方法,幫我們「出名」!

書寫者|瑞士傷害兒童者的心理動機:阿Q不知道自己恨誰愛誰

一個人可以選擇做一個體面的人,也可以選擇做一個丑角,但如果丑角越來越多,就別怪人家看不起你的整個「劇團」了。美其名曰「出口惡氣」,其實不過是在「出口」自己的無知與狹隘。用猥瑣的手段去獲得廉價的「精神勝利」,不但不會贏得尊重,反而只會加深對方的輕視與偏見。

一周諷刺:

【404文庫】新新默存|王五四:忽然愛國的咪蒙

深涵說|網際網路沒有記憶,舉大旗者永遠有賽道

朋友們,對於忽然來的愛,我們要保持警惕,就像突如其來的愛國,始料未及的愛國,猝不及防的愛國,莫名其妙的愛國,最終都是毫不留情不講武德的收割,忽然愛國,不是良心發現,是發現韭菜了,發點國難財。

亮見|《阿Q外傳》:重生之我在21世紀做網紅

阿Q每次在國內看到外國人,尤其是外國人學校,就恨得牙痒痒。他好幾次要進日本人學校,都被保全攔了下來,他大罵,他詛咒,「中國人的地方,憑什麼不讓中國人進?」但沒有人理他,阿Q的挫敗感越來越重,越來越氣憤。他向外國校車砸石頭,在外國人學校牆上寫泄憤的大字。他覺得被外國人包圍了,四周全是敵人……

魚眼觀察|監控對著意見箱,這事真夠離譜的

如果說,一兩個意見箱被安裝在監控攝影頭之下,相關方面還可以辯解是不小心,但如此多意見箱都被攝影頭死死盯著,恐怕這種解釋就說不通了。意見箱本來是用來監督的,但對「意見箱」進行「監控」,則成了對監督的一種反制,讓監督形同虛設。這,真是一種悲哀!

個人記憶庫|過去一年,中國人對外部世界的觀感全面惡化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在去年和今年進行的「中國人的國際安全觀」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在過去的這一年中,中國人對外部世界的觀感全面惡化。僅俄羅斯基本除外!

一周聲音:

倪刃|從「不吹不黑」談談中文的劣質化

總體來看,語言的劣質化伴隨著社會平均思維能力的退化、單一化,同時也標誌著整個社會都在試圖用立場去打壓別人。立場的背後,其實是權力。之所以打壓別人,則是因為有權力撐腰。當全社會都只崇拜權力甚至語言暴力,那麼文明的倒退就成了一種必然。

讀宋史的趙大胖|一生都在追求「教育意義」的家長

社會逼成年人內卷,成年人逼自己的孩子內卷,最終這個巨大的壓力分攤到了未成年人的身上……一生都在追求教育意義的家長,其實一生都在折磨孩子,折磨自己。希望他們能明白一個道理: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有教育意義的,人也並不是隨時隨地都需要被教育的。

一周故事:

【404文庫】聞道不分朝夕|38年前,蔣經國鬆口「解嚴」,開放黨禁報禁

38年前的今天——1986年10月9日,台灣新聞局證實,蔣經國表示國民黨當局將提議解除已在台灣實施37年的「戒嚴令」。這一決定非同尋常。2007年7月21日,傅國涌先生在《南方人物周刊》發表的文章中寫道,在歷史發展的關鍵時刻,蔣經國爭得政治變革的主動權,掌握了歷史的主動權,一個新的時代由此開啟。

財新|入學五天後,他們縱身一跳

吃過晚飯,13歲的柳棋和同學小馬翻過學校食堂二樓的窗戶,先後從五米高的窗台跳下。此時是2023年11月4日,距離柳棋進入山東聊城市少林武校僅過去五天。柳棋說,自己有懼高症,跳下去前很害怕。他見到小馬跳下去後躺地上抱著腿大叫,但仍跟著縱身一躍。因為這是他想到唯一能出去的辦法——「摔殘了也比在這裡強。」

極晝工作室|白石洲拆遷後,那些上學奔波的孩子都去哪兒了?

白石洲拆遷之後,那些蝸居在城中村的家庭都去哪兒了?2019年,深圳著名的城中村白石洲,迎來拆除重建的時刻。作為許多「深漂」的第一站,據粗略統計,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這裡至少容納過300萬人次。

冷杉RECORD|不完美跨兒:病人、鬥士與謊言

從一個被社會建構了20多年的男性身份,到另一個同樣被建構的女性身份,過渡期是混亂的,甚至是割裂的,尋找自我是一個艱難的過程。改變性別後,孫悅靈依然沒有獲得想要的愛情。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CDT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1013/2114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