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民意 > 正文

上海爺叔?一顆老韭菜罷了!

股市風起雲湧,帶火了廣東路「馬路股市沙龍」的「上海爺叔愛在深秋」。

01

在上海市區,老股民的野生沙龍有很多。廣東路是其中資格最老的,因為1988年成立的上海萬國證券公司就在這條路上。九十年代初是廣東路的高光時刻,在散戶群體中頗有影響力。後來證券公司的門店比便利店開得還多,野生股市沙龍也隨之「去中心化」,廣東路也就泯然眾人了。進入網絡時代後,年輕一代的股民走上了雲端,實體的「野生沙龍」後繼乏人,也就「上海爺叔愛在深秋」這樣六七十歲的「銀髮股民」還在其中活躍。等他們退出歷史舞台,這些野生股市沙龍也將徹底歸於沉寂。這次爆紅網絡,倒是有點「迴光返照」的味道。

這次捧紅廣東路和「上海爺叔」的爆紅,和前段時間爆火的電視劇《繁花》有關。《繁花》點名了廣東路,游本昌老先生出演的「爺叔」更是全劇的亮點。戲份不多,但是每次出場都很驚艷。

《繁花》是一部不錯的懷舊作品,這次炒作廣東路和「上海爺叔」的炒作卻是現實魔幻主義的網絡二創,盡顯大A股的詭譎。

早已脫離時代主線多年的「野生股市沙龍」翻紅,此「爺叔」卻不是彼「爺叔」。《繁花》裡的「爺叔」和愛在深秋其實是兩代人——游本昌老先生已經九十多歲,是角色的同代人,幾乎就是「愛在深秋」的父輩。這兩代人的經歷、見識,天壤之別。

游老爺子演的「上海爺叔」在上海灘時代的交易所穿過「紅馬甲」,在德大、紅房子吃過西餐,在百樂門跳過舞,1949年後又在提籃橋吃過牢飯,是見過豬跑也吃過豬肉的一代。

02

現在活躍在廣東路的「爺叔阿姨」,大都是該讀書的年紀沒書讀,該上班的歲數又遭遇下崗。其中也有吃牢飯的,卻是「嚴打時」因各種偷雞摸狗的刑事犯罪進去的,不配進提籃橋,發到外地的勞改農場去。

兩代人的經歷都很曲折,跌宕起伏的人生都飽受時代的暴擊。但是,底蘊和見識完全沒有可比性。

游老爺子那代「爺叔」可不會在馬路邊上咋咋呼呼「傳道」,更不會情緒亢奮地「漲漲漲」、「沖沖沖」。有興趣地可以去看看《繁花》裡「爺叔」和阿寶的互動,哪有唾沫星子亂飛的口若懸河?三言兩語甚至一個眼神,就把意思表達清楚了。再看看「愛在深秋」滿口爛牙的口若懸河,貨比貨得扔。

其實,用腳趾頭想也能想明白,現在野生股市沙龍里出沒的「銀髮股民」,有幾個在股市賺到大錢的?真賺到錢的「老克拉」,豈會在這種地方消磨時光?老洋房的庭院深深和加州海灘的陽光沙灘不香嗎?

廣東路的翻紅、「上海爺叔」的爆火,是股市的悲哀。我們的股民非但沒有隨著時代的發展而進步,反而越來越「下沉」了。滿口胡話的「愛在深秋」,竟然在今天的股民群體中收穫了那麼多的擁躉粉絲,可悲可嘆。

(視頻截圖)

這位「上海爺叔」翻來覆去宣講的,是這代「銀髮股民」萬年不變的老調子——股市漲漲漲,1萬點不是頂、1萬4不足觀;股市起來了,經濟就好了;股市抗美,制霸全球……再搞一點自己也不明白的夾生術語,發布一些「神預言」。愚者千慮必有一得,他敢說、你敢信,總能蒙對一條兩條。每個野生沙龍里年復一年的都是這些東西,與其說是股市沙龍,不如說是情緒沙龍。

就是這些情緒化的「見識」支撐著這些「爺叔阿姨」一路走來,過著高度分裂的生活。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精打細算每一滴水、每一度電,在菜市場裡摳出每一分錢,卻在股市里為自己的暴富夢豪擲千金。這代人最突出的特質是就是偏執,生活中所有的謹小慎微、克勤克儉,都化作了股市中孤注一擲的勇氣。

03

這些「銀髮股民」從來沒有學會情緒管理的自我管理。他們之中不乏很用功的「技術派」,日復一日地畫曲線、做功課。但是,他們投入的精力、苦練的「技術」,都只用來證明一件事——「我買的股票一定漲」。雖然他們內心深處很清楚自己正在參與一場怎樣的遊戲,但是他們執著地相信「下一次」。堅信自己終將成為鐮刀的韭菜,是最皮實耐操的韭菜。這位「上海爺叔」的傾情表演,充分展現了A股老韭菜的風采。這些「銀髮股民」本身就是A股大環境的負面存在,是A股投資者的「豬隊友」。A股市場的投機氛圍之重、公平意識之淡薄,和這些永遠相信「奇蹟」的非理性投資者有著莫大的關係。

投資者不會「用腳投票」,資本市場就不會有健康成長的動力。「上海爺叔」的韭菜精神竟要代代相傳嗎?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關胖本胖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1015/2115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