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園暮雨細泱泱,韭葉當籬作意長」,央行的5000億還沒進場,跑新股民已經踏破門檻跑步進場,「帶飛」股市。
截至2024年10月7日,A股總市值達到了85萬億元,比2015年的71萬億元還高出了14萬億。
9月24日,潘行長宣布表示將創設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支持符合條件的證券、基金、保險公司通過資產抵押,從中央銀行獲取流動性。第一期操作規模5000億元,10月10日開始接受資產抵押申請。
很多老股民還在觀望算計——5000億到底能多「刺激」;10月10日後有多少資金入市;後續還有多少政策釋放。新股民已經毅然決然、轟轟烈烈地入市了。
東吳證券有關負責人向媒體表示,自9月24日以來,東吳證券線上線下均迎來開戶熱潮,預約開戶量呈爆發式增長。節日期間7天的預約新開戶總量達到了9月30日當天開戶量的3—4倍,接近行情啟動前日均新開戶的20倍。
久違的開戶高潮,證券公司措手不及。可能是因為業務有點生疏了,又或是前幾年裁員太狠缺人手,不少證券公司不得不開啟久違的長假加班模式。
新股民「殺瘋了」,證券公司有點慌。
10月8日,長假後開張第一天,多家券商紛紛向新股民發公開信,表達的意思大同小異———行情肯定好,但是也要悠著點。有的還很貼心地給新股民做了一點科普,諸如T+1、漲跌停和各種「新手禁入領域」之類。
這些基礎知識的科普的確很有必要,因為有不少新股民在社交媒體上說,跟著「大神」惡補兩三天就衝進來了。至於他們口中的「大神」,到底是「節後必暴漲」的大藍,還是「14000不是頂」的上海爺叔,那就不得而知了。
其實,比起T+1、漲跌停,新股民更應該了解一下「韭菜」的品格。
畢竟大A股是「天下三分,熊二牛一」、「八虧一平一贏」,「成韭率」有點高,新股民需要強大的心理準備。
大A股的本質就是「政策市」。
每一輪股市的悲喜劇,都是政策刺激、政策剎車、政策救市的三部曲。「成也政策,敗也政策」,是大A股的硬核邏輯,沒有之一。
以2001年股災為例:
1999年7月,證監會啟動「三類企業」入市,即允許國有企業、國有資產控股企業和上市公司三類企業投資股票一級市場,9月又允許三類企業投資股票二級市場。
國資的水龍頭鬆開了,A股自然是水漲船高。總市值從1999年的2.6萬億一口氣漲到了2000年的4.8萬億。這茬熟了,政策變數也來了。
2001年過年後,監管部門強勢出擊「清理門戶」,打擊市場「不規範行為」,市場主體、仲介機構風聲鶴唳。一通操作猛如虎,把市場管得服服帖帖後,開始放大招。
當年6月12日,國務院頒布《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國資連本帶利出貨的信號如此直白,股民的心態和股價崩了。
6月14日,股指站到2245的高位後掉頭向下,一直暴跌。
直到10月份,叫停國有股減持的「救市政策」出台,A股又戲劇性反轉大漲幾天。
奈何政策引導國資入市的盛況不復,這波反轉行情沒堅持多久,轉入盤跌,一路「熊」到2005年6月。股指最低點998點,慘不忍睹。
期間還動用了「救市三件套」——2002年2月降息、2005年1月降印花稅、2005年2月險資入市。
「救市三件套」的效果照例乏善可陳,真正發揮救市作用並啟動2006年行情的是股權分置改革和匯改。前者算是限制了國資減持的規模,後者為股市導入了新的增量資金。
大A股又進入了新一輪牛熊轉換的周期……
帶著大錢的政策啟動了股市,撤走大錢的政策踩剎車,一點小錢「灑灑水」的政策救市以表盡力。
動作連貫,一氣呵成,「四大股災」如出一轍。
既然是「成也政策,敗也政策」,理論上講「懂政策」就能從A股賺錢。可是,實際上,「懂政策」何其難哉?
且看1999年到2005年的諸多政策,有大雨滂沱的,也有光打雷不下雨的。有指向明確的,也有指東打西的。其中的門道很多,政策的意圖、方向、力度、時效、決心等等,讀懂政策文本已屬不易,文本之外的「言外之意」更是深不可測。
正因為政策表達諱莫如深,以致於「政策解讀學」是中國獨有、門檻極高的高端大學問,靠這個吃飯的專家學者都難免翻車,區區股民有幾個能真正弄明白的?
因此,絕大部分股民操盤是靠的是「信政策」,而不是「懂政策」。堅定的「政策信仰」,是股民堅守A股的心理底線。
可是,「心誠則靈」終究是個玄學。總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的?
大A股都不能算是河邊,而是茫茫濕地。遭遇「信仰危機」後如何堅持「多年生長」,是對「韭菜品格」最大的考驗。
韭菜的品格主打一個堅持。如果一割就蔫、一痛就跑,就配不上多年生草本植物的生態位。所以,無論被割成啥樣,「政策信仰」不能倒,否則,成不了合格的韭菜。
堅持「多年生」的無上法門是善忘。好了傷疤忘了疼還不夠,一邊鮮血淋漓一邊忘才合格。
每一波大熊市的小反彈,靠的就是韭菜的善忘品格。熊了三五月,還在省買菜錢補倉,照樣能被語焉不詳、來路不明的消息激發出爆棚的信心。
無論熊多久、套多深,合格的韭菜都要堅信「優勢在我」;堅信憑著自己的八百個心眼子和爆棚的幸運值,身為小散卻能打敗其他小散,最終站在勝利者的一邊。
要做到善忘,僅僅靠堅持信念還不夠。信念不是橡皮擦,擦不乾淨記憶。因此,還要有強大到足以轉移情緒、覆寫記憶的豐富想像力。「肉身成韭」,要靠腦補。
很多老韭菜回憶股災之痛,都能成功地在全球經濟、國際形勢中找到精神慰藉。
比如,他們談及2001年股災時,能很神奇地和美股的「網際網路泡沫」強行關聯。
即便當時的大A股基本還處於對外封閉狀態,與全球資本市場幾乎隔離;當時中國的網際網路產業並不是A股主力,就那麼幾個小卡拉米蹦躂;美股早在2000年已經回調,大A股還蹦躂了大半年才崩的,時間線完全對不上。
但是,老韭菜們堅信,A股的劫難是受到了美股拖累。
同理的還有2008年股災。
在很多老韭菜的記憶中,2007年「5·30事件」引發股市一周狂瀉900點的慘烈早已淡漠,卻對2008年8月的美國次貸危機耿耿於懷。
這種李代桃僵式的「總結經驗教訓」,顯然不能阻止眾韭菜被收割的經濟損失,卻能最大程度降低韭菜的情緒損失。
這種強有力的自我安撫,讓韭菜們深信從沒有「政策誤我」,只有「外敵難防」。這是保持「政策信仰」不動搖的關鍵。
因此,A股股民對國際形勢、全球爭霸的熱衷程度,遠超經濟數據。
他們以令人驚嘆的想像力,腦補出現實世界的平行宇宙。在「A股宇宙」中,「中美對抗下大棋」是宇宙中心。美聯儲的一舉一動都是針對中國的陰謀,順便還是「美股要崩,A股崛起」的鐵證。
從地緣政治衝突到產業布局,都可以找到「中美對抗下大棋」的角度。由此A股憑空增加了很多天馬橫空的行情,十分抽象。
比如,2008年次貸危機後的「A股是全球資本的避風港」,以及本輪美聯儲降息後的「萬億美元回流」。這些「預測」從不被證偽,因為即便「預測」與事實相差甚遠,也可以用另一步「大棋」解釋。
這種奇特的想像力,是韭菜必備的思維工具。
「內服」可以保持情緒穩定、心態樂觀的工具,「外用」是股友之間社交溝通、身份認同的利器。其功能之強大、泛用,堪比傳說中的含笑半步癲。
唯一的遺憾是,無論腦補多麼精妙,大A股還是會按照真實世界的規則運轉。長期腦補會導致分不清現實和幻想,造成判斷能力大幅下降的副作用。
但是,既然要「肉身成韭」的愉快玩耍,這點副作用還是應該欣然承受的。降智後能不能賺錢並不重要,只要有「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良好心態,就能堅持屢敗屢戰的韭菜精神。
結語
總有人批評A股的投機性太強,很不成熟。此話偏頗。
誰規定政策連續性強、投資的長期預期清晰、回報穩定的股市,才是成熟的股市?
換個角度看,A股市場是很成熟的。
例如,「政策市」潮汐式機制的收放自如,股民「優勢在我」的高度自信和願賭服輸的娛樂精神,還有同仇敵愾、攘外安內的集體想像。
高度匹配的三位一體,穩定成熟,創造奇蹟——即使A股長期穩定地發揮著「民間財富蒸發器」的巨大作用,股民還是不離不棄、前赴後繼。
投資者「不怕虧的資本市場」不少,投資者「虧不怕的資本市場」找不到第二家。
A股市場久違的「新手局」長勢喜人,高喊「賭國運」的新股民跑步進場,足以說明「韭菜精神」後繼有人,高度成熟的A股遊戲還將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