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共國在珠海航展上,進行殲-35的飛行展示。蓮子攝影師分享於小紅書
中共國近期舉辦第十五屆珠海航展,並公開進行了殲-35A的飛行測試,高調的對外界進行展示。然而,有專家分析認為,殲-35就是一款抄襲美軍 F-35的戰鬥機,不但機體實際戰力令人懷疑,未來的發展方向與定位也十分模糊,很可能不會成為中共國解放軍空軍或海軍艦載機的主力機種。
軍事評論員沈舟今(13)日在《大紀元新聞網》上,刊登自己分析中共國殲-35與美國 F-35戰機的文章。沈舟表示,美國媒體曾在2009年報導稱, F-35戰鬥機的相關資料遭不明人士竊取,而中共國在2012年公布外型與 F-35極其相似的殲-31原型機。在經過一系列修改後,殲-31也成為了中共國「自主研發」的殲-35,並於今年的珠海航展正式亮相。中共國官媒《新華社》也稱讚殲-35是一款具有「良好飛行性能」、「綜合作戰效能優異」的新型戰機。
沈舟分析指出,殲-35長度17.3米、翼展11.5米、高度4.8米,最大起飛重量可達28噸,內置彈倉最多可裝載2噸的武器,6個機翼上的外掛點也能掛載約6噸的武器。與目前中共國解放軍使用的殲20相比,殲-35的體型較小,重量較輕,推測起飛距離可比殲20再稍短一些,與殲20的關係類似美軍的 F-22與 F-35的「高低配」。
中共國解放軍殲20戰機發射 PL-15飛彈。圖:翻攝自河東三叔
沈舟稱,中共國政府將殲-35定義為可空戰、可執行空襲任務的「多用途戰鬥機」,定位對標美軍的 F-35戰鬥機;殲20則被定義為專門用於空戰的「空優戰鬥機」,對標美軍的 F-22戰鬥機。然而,殲20卻沒有裝備近距離纏鬥用的機炮,空戰的能力相對有限。
另一方面,殲-35也因為要兼顧隱身性能,無法在機翼的外掛點掛載彈藥,進而降低該款戰機的實戰能力。沈舟強調,殲-35在兼顧隱身的狀態下,只能將武器儲放在內置彈倉之中。雖然確定會攜帶4枚空對空飛彈,但如果不能同時攜帶空對地飛彈或精確制導炸彈,就無法實現「多用途戰鬥機」的目標。但如果在機翼的掛彈點掛載空對地武器,就會失去隱身的優勢,「與第四代戰機幾乎沒有差別」。
與此同時,對中共國國產戰鬥機引擎缺乏信心的問題,也是中共國解放軍面臨的一大難題。與 F-35不同,殲-35為了避免引擎失效,總計裝載了兩部引擎。然而,裝載兩部引擎的殲-35最大起飛重量為28噸,但僅裝載一部引擎的美軍 F-35A,最大起飛重量卻可達到31.8噸,間接顯示了中共國在引擎方面與西方國家的差距。
美軍F-35B測試機使用設置在甲板上的升降機進出機庫。圖:翻攝「X」@JMSDF_PAO
另外,雖然殲-35體積比 F-35稍大,但可裝載的武器數量與重量卻遠不及 F-35,包含內置彈倉與機翼的掛載點,殲-35能攜帶的武器重量就比 F-35少了2.8噸。同時,中共國的空對地飛彈體積、重量也比美軍的更大、更重,很可能根本無法放進殲-35的內置彈倉之中。
且截至目前為止,殲-35仍沒有公開進行測試,所有數據都是由中共國官方自行公布。在機體能力已經遠不及 F-35的情況下,隱身性能與雷達性能又是在「吹牛」的話,殲-35未來將難以擔任中共國解放軍的主力戰機。
沈舟分析認為,殲-35正式部署後,很可能只能取代被分類為「輕型戰鬥機」的殲-10戰鬥機,未來只能承擔中共國的防空任務,恐怕難以執行對地的打擊任務。且殲-35的造價應該遠超殲-10,很可能只是一款「昂貴的中型戰鬥機」。沈舟也推測,中共國空軍、海軍與軍工企業近期大力推廣殲-35的行為,很可能是打算建立一個「燒錢且能大肆貪腐」的項目中飽私囊。
停靠在航母甲板上的中共國解放軍的殲-35戰機。圖:翻攝自嗷狼記
另外,殲-35的海軍版本殲-35B也預計登上中共國海軍的航空母艦。雖然外泄圖片顯示殲-35B的機翼可以摺疊,也加裝了彈射起飛杆等設備,但截至目前為止仍未正式亮相。沈舟也指出,目前美軍的 F-35C已經正式部署在航母之上,並進駐日本,中共國方面很可能因應局勢的變化,抓緊進行測試,儘早讓殲-35B登上「福建號」航母。
沈舟也總結認為,中共國政府高調宣傳的殲-35戰鬥機本身存在許多疑問,間接反映了中共國戰機與西方戰機之間的差距,同時也體現了雙方在軍事理念、技術研發水平以及系統能力方面的差距。沈舟強調,殲-35無法解決中共國解放軍目前遭遇的「難題」,僅僅只是一款大量抄襲、模仿,卻又做得「四不像」的戰鬥機。
近期中共國在珠海航展上,展示「自主研發」的殲-35戰鬥機。推主萍水相逢分享於 X
解放軍殲-35戰機在珠海航展中亮相。圖:翻攝自環球網
近期中共國在珠海航展上公開進行殲-35的飛行展示。但有軍事專家分析認為,殲-35不但實際戰鬥能力令人懷疑,未來的發展與定位也十分模糊,推測殲-35未來不會成為解放軍空軍或海軍的主力戰機。圖:翻攝自騰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