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論質疑嫌疑人作案動機
此次事件發生在11月11日晚。珠海警方通報稱,62歲樊姓司機,懷疑因不滿離婚後財產分配結果,駕駛越野車闖入體育中心,撞向正在鍛鍊的市民,之後開車逃走並在車內持刀自殘,後被趕到的警員制止,其頸部嚴重受傷昏迷,被涉嫌以危險方法公共危險罪刑事拘留。
官方在事發後一天公布詳情及死傷數字,事故造成35人死亡。43名傷者分別在市內5家醫院留醫。廣東省已調派數百名救援人員及30多名專家,到珠海支援。
部分輿論對於官方的說法提出質疑。首先,當局在慘劇發生一整天后才公布傷亡人數,懷疑死傷人數遠超官方公布的數字。此外,嫌疑人肇事逃逸後在車內自殘,在無法接受警方訊問下,為何能確定動機是離婚所引發?而且資料顯示,嫌犯是在2010年與妻子離異,為何要等到14年後才採取極端方式宣洩不滿。
亦有網民質疑,為何每次中國發生重大事故,官方通報的死亡人數都是35人。
廣州人黃永祥對美國之音表示,他和身邊的朋友都相信,中國經濟下行產生不少社會問題,此案嫌犯是由於承受不了壓力才走上絕路。黃永祥補充說,網際網路上關於珠海衝撞事件的消息和視頻已全面遭屏蔽。
「這個壓力可能是來自各方面的,經濟不好,生活壓力,各種不公,以前只是特定人群,現在就連普通人也感受到。就是一種報復心態吧。這起事件網上有小量的報導,但是真相怎樣肯定無法知道。沒有獨立媒體對(嫌犯)個人、對他的家人深入報導,還原他的個人生活、心理狀態,那怎麼會知道真相呢?」他說。
有網友則反映,在中國網絡和社交媒體平台上搜索「珠海」關鍵詞,出現的都是12日開始、在珠海舉行的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微博熱搜榜上有關珠海的消息,絕大多數都與「珠海航展」有關。多個平台上與「珠海體育中心」相關的話題被封鎖。
請同時參閱:珠海惡意衝撞事件致35死中國壓制對遇難者的悼念、外媒採訪受阻
由於訊息不透明,不少評論都把嫌犯的作案動機單純歸咎於目前中國的經濟環境,但中國政治學者陳道銀卻認為,在調查完成之前不能一概而論。
陳道銀說:「一個單一的因素解釋不了的。他一念之間(犯案),這個沒有辦法解釋的。按道理,美國相對來說經濟發達,法治文明都是世界的表率,那它為什麼也會出現很多報復社會的槍擊事件。如果經濟下行導致出現報復社會事件可以解釋中國的問題,但是按道理,美國經濟是好的呀。簡單的說,這是一種現代社會病,只是報復社會的表現形式不同。具體到每一個人、什麼原因都不一樣。每個獨立事件要做具體的分析,然後把事件歸納整理,作為分類,可以建一個指導目錄。」
當局採取維穩措施
事發後,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和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分別指示要依法嚴懲兇手,嚴防發生極端事件並穩妥善後。《南方日報》13日報導,廣東省省長王偉中當天主持召開省政府黨組會議,進一步研究做好傷員救治、安撫善後、案件處置和全省社會面治安防控工作。
有網民則爆料,珠海當局已針對民眾展開「維穩」工作,包括在網絡社群中進行輿論引導。
學者陳道銀說,習近平之所以罕有親自發出批示,與這起慘案造成惡劣的社會和國際影響有關。
陳道銀說:「按照中國的安全事故的分類。這起事件屬於特別重大的安全事故,並且這個人選的時間非常好。他選在了珠海航展的前一天。珠海這個航展有很多友人、國際參觀的人。大家相對比較集中到這個地方來。不是這個珠海航展本身,而是這起事件放大了這個地方的社會治安的狀態。」
鑑於近期中國發生多起惡性事件,有外國人更因此而遇害。11月12日,日本駐廣州總領事館就珠海撞人事件發布預警:與中國人交談時,要尊重當地風俗習慣,注意周圍環境和言行舉止。晚上避免獨自外出,即使在白天也要注意,不要用日語大聲說話,外出時注意周圍環境,尤其是廣場等人群聚集的地方要特別注意。
對於這起造成嚴重人員死傷的惡性事件,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記者會上強調,珠海駕車撞人事故中沒有外國公民傷亡,並強調中國是世界上最安全、刑事犯罪率最低的國家之一。
林劍說:「中央已派工作組赴當地指導組織工作,廣東省及珠海市正在全力做好傷員救治、案件偵辦,社會面防控等工作,目前各項工作正在進行中。中國政府一直並將持續採取有效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社會穩定,也將一如既往的切實保護所有在華外國人的安全,為中外企業提供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
珠海事件也讓處於中國社會底層的所謂「五失人員」,也就是投資失敗、生意失利、關係失和、心理失衡、精神失常的人群,再度成為話題,包括基層政府應否加強排查這類人員,對他們實施訪談、安撫,並且對自由業者進行摸底統計。
政治學者陳道銀表示,此舉作為輔助手段有助於防範同類事件重演。
他說:「以後碰到這種比較大額的婚姻財產分割的訴訟結束之後,是否對當事人提前干預。各個地方政府、治安管理部門,針對在這個轄區內出現的一些人,做一些提前干預,心理上的干預、疏導。這是社會工作者要做的事情。」
社會底層「失落者」話題再度引發關注
中國勞工階層被視為「五失人員」的重要一環。有分析認為,不少中國工人正陷於失業困境,維權時卻往往處於劣勢,因此在報復社會型暴力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
國際組織「中國勞工觀察」創始人李強對美國之音表示,近期惡性事件層出不窮,與部分中國人,尤其底層人士,缺乏宗教信仰,而家庭和婚姻關係也有名無實有關。
他對美國之音說:「受薪階級、普通的打工者,夫妻兩人異地分居居多,一年可能見幾次面。家庭觀念打碎了。老婆不在身邊,丈夫不在身邊。第二個是宗教。在中國,宗教是『姓黨』的。傳教的這些人也是姓黨的。那你怎麼相信耶穌?怎麼相信上帝?共產黨的統治把宗教給破滅了。宗教就是讓人向善,盡力而為。共產黨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它把宗教給毀掉了。讓底層的人沒有宗教信仰。」
李強還提到,中國人必須學會通過正常渠道宣洩壓力、情緒。他以自己身處的美國為例,指出心理健康服務已被廣泛接受,但在中國,許多人因害怕被社會歧視而不敢求助。
「人都有很多心理疾病,必須情緒得到宣洩才能回歸正常。心理疏導確實能緩解心理壓力。美國人比較敢於正視自己的問題。在美國,你想約心理醫生都不好約,因為都被排滿了。在中國,你敢說你去看心理醫生嗎?別人都會用一種歧視的眼光來看你。」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