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卸任僅剩不到兩個月,拜登政府正抓住最後的窗口期推動自身議程。
美國「政客」新聞網11月20日報導稱,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如今肩負著一項緊急使命——在川普上任之前,儘可能多地增加高科技領域支出。
拜登政府打算在卸任前敲定更多協議,儘可能花光500億美元晶片補貼中的所有剩餘資金,希望在共和黨扭轉局面前鞏固龐大的工業政策遺產。
與此同時,雷蒙多還談到了與中國的競爭。
她稱,如果美國繼續固步自封,或者自以為是,那麼就贏不了,美國得像中國一樣每天「保持警醒」,與中國相關的「未竟事業」永遠沒有終點。
美商務部「加班加點」搞談判
美國商務部2022年8月正式頒布《晶片和科技法案》,意在振興美國半導體產業,將超過500億美元補貼流向半導體相關業務,旨在通過補貼加速晶片產業回流美國。
有媒體形容,這項法案更像是一個賭注,賭的是英特爾、美光、台積電和三星能將最先進的晶片生產帶到美國。
然而,各大科技巨頭面臨著資金和勞動力的難題,政策推進得相當緩慢,川普勝選給前路又蒙上了一層不確定性。
此前,川普曾抨擊「晶片法案」是項「糟糕的計劃」,共和黨籍眾議院議長詹森也一度放話要廢除該法案。
但詹森很快收回了自己發表的言論,並稱該法案「不在廢除的議程上」,而共和黨人試圖「精簡」這項補貼美國晶片製造業的法案。
「我希望在離開前能把幾乎所有的錢都花出去。」雷蒙多在接受「政客」新聞網採訪時說,「這就是目標,我當然希望完成所有與前沿大公司有關的重大事項。」
報導說,晶片法案是雷蒙多在商務部留下的重要政治遺產,在卸任前花掉晶片法案中的所有預算,將把拜登政府標誌性的經濟政策推上頂峰。此外,這也說明拜登政府一系列支出法案面臨著共和黨削減成本計劃的影響。
儘管晶片法案撥款500億美元用於半導體製造和研發補貼,可到目前為止,只有兩家公司獲得了相關獎勵資金。為了實現政策目標,雷蒙多仍然需要敲定與英特爾、美光、三星和SK海力士的合同——這些價值數十億美元的交易有時會遇到困難,需要重新談判。
雷蒙多表示,她最近指示員工在周末加班,甚至親自打電話給科技公司的執行長,以加快談判進程。
雷蒙多說,即將到來的政府更迭是「一個明確的最後期限」,需要「集中精力」。但她同時稱,預計晶片法案能夠挺過川普上任帶來的衝擊,她並不太擔心注重預算的共和黨人明年會從該計劃中收回資金,儘管他們威脅要這樣做。
「政客」新聞網形容,在雷蒙多的領導下,商務部已不再像是一個貿易促進機構,更像是一個國家安全機構。
「過去四年來,在總統(拜登)的領導下,我們確實改變了商務部的規模、(職責)範圍和作用。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更多地參與技術領域。現在有人稱我們為科技部,這是準確的。例如,當七國集團召開科技部長會議時,我就是那個參會的人,我就是我們國家的科技部長。」
雷蒙多接著說:「我們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是一個以國家安全為重點的機構。這是因為國家安全前所未有的與技術相關……我的意思是,國家安全不僅僅是坦克和飛彈。它還是半導體。還有人工智慧模型。」
「固步自封,美國就輸了」
2022年8月,拜登將「晶片法案」簽署成法,他當時在簽署儀式上的講話中多次明確提到中國。該文件向在美國的晶片製造企業提供巨額補貼的同時,要求這些企業必須同意「不在中國發展精密晶片的製造」。
去年3月,美商務部又公布了該框架下獲得美方補助的具體申請手續,要求半導體企業提交在美所設工廠的核心財務信息及工廠收益預期等「機密內容」,引發企業擔憂。
有韓國貿易官員曾表示,美國的晶片補貼計劃「要求龐雜且不太尋常」,「美國要求的東西可能太多,超出了必要的範圍」。拜登本人也坦言,大多數韓國公司都認為,「美國在某種程度上努力減緩其發展、阻止其增長等」。對此,他聲稱,「我們希望看到它們的增長,我是真心的」。
在談到與中國相關「未竟事業」時,雷蒙多說,確實「有一些」工作還沒完成。
「我們即將完成且能夠完成針對在美國銷售的中國聯網汽車的新規,這將保護美國人。」雷蒙多稱,美國需要每天對來自中國的競爭「保持警醒」。「如果你問我『為什麼商務部現在不一樣了?』我會說,很大程度是因為威脅不一樣了。世界變了,國家安全也變了,技術已成為國家安全的核心部分。要知道,這麼多的無人機、水下航行器都不是人類操作的。」
「所以我們必須改變。涉及到中國的事我也有同樣的看法。如果我們固步自封(rest on ourlaurels),或者自以為是(get it allarrogant),我們就贏不了。他們每天都保持著警醒。我們也要這樣。因此,當你說與中國有關的未竟事業時,這是永遠沒有終點的。」雷蒙多說。
對於美國的晶片法案,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曾強調,該法案對美本土晶片產業提供巨額補貼和稅收優惠,是典型的差異化產業扶持政策。其中部分條款限制有關企業在華正常經貿與投資活動,具有明顯的歧視性,嚴重違背了市場規律和國際經貿規則,將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造成扭曲,對國際貿易造成擾亂。
隨著中美科技競爭愈演愈烈,美國政府在加大對本國半導體行業補貼的同時,打著國家安全的幌子不斷強化對華科技限制。美方還施壓盟友實施半導體出口管制,試圖切斷中國與科技供應鏈的聯繫。
香港英文媒體《南華早報》注意到,拜登政府不僅推出了與人工智慧有關的出口管制和投資禁令,同時考慮採取進一步行動,遏制中國開發人工智慧大語言模型,擔心這可能有助於中國開發類似於ChatGPT這樣的人工智慧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