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第一時間廢掉中國富人國籍,這個小國不好惹

小國家也不是好惹的,用護照做壞事的人終究會遭到報應。

一名41歲的中國男性在本周承認,策劃一起加密貨幣「殺豬盤」騙局,詐騙數以百萬美元,而受害者主要來自中國。

聖基茨官方在他認罪後的第一時間,就作廢了他持有的本國護照。

要知道,中國是不承認雙重國籍的,但有意思的是,在美國司法部官網發布的案件信息上,這名男子被描述為「雙重國籍」:同時擁有中國國籍和聖基茨國籍。

近年來,拿著小國護照犯罪的案件越來越多。前有新加坡史上最大洗錢案,涉案的福建邦基本人人一本柬埔寨、多米尼克、聖基茨等國護照;

後有英國史上最大洗錢案,華人主謀拿著聖基茨護照到處隱姓埋名,試圖把騙來的髒錢洗白。

此外還有各種腐敗、政府詐騙,讓這個國家的信譽岌岌可危。

第一時間廢掉中國公民國籍,這個小國不好惹

去年,歐盟因為擔心對聖基茨免簽的政策,會引來一堆危險人物,特別是很多俄羅斯人近年來辦了很多本護照,於是威脅當局要取消免簽政策。

本來就是靠免簽、免稅作為金字招牌的小國,現在是真的急了,於是他們開始漲價、提高申請人背調要求,並拉長審理期。

聖基茨護照成了犯罪分子的「隱身工具」

前面提到的這位男子叫Daren Li,直譯過來是「李大仁」,出生於中國大陸,長期在中國、柬埔寨和阿聯三地居住。

第一時間廢掉中國公民國籍,這個小國不好惹

被撤銷的護照

根據法庭文件,李大仁承認與他人合謀,通過加密貨幣騙局和相關欺詐活動,獲取受害者資金並進行洗錢。如今他面臨最高20年的監禁。

用身份做自己的保護傘是沒用的,就在他承認的隔天,聖基茨官方就緊急撤銷他的護照,跟他撇清關係。

據悉,李大仁是在2020年通過投資入籍(CBI)計劃,獲得聖基茨護照,對外他是中國和聖基茨的雙重公民。

要知道,我們張蘭大姐為了讓公司港股上市,專門入籍了聖基茨。如果要靠身份賺錢,首先就得圖一個名正言順。

但李大仁並沒有註銷國籍,這背後就是他為了隱秘自己的真正行蹤

美媒報導,今年4月李大仁在亞特蘭大機場被捕,一個月後,涉嫌同謀的張某在洛杉磯被拘留。

根據刑事起訴書,這些人被捲入了一項於2022年9月開始的針對一個從事投資詐騙的「犯罪洗錢集團」的調查。

起訴書稱,2023年1月,四名中國人被美方指控洗錢,對被告手機的搜查發現——李大仁發來的信息顯示他「在受害者資金去向,以及管理接收受害者資金的銀行帳戶方面,發揮了領導作用」。

而為了隱身,李大仁辦了聖基茨護照,創建74家空殼公司和相關銀行帳戶,然後七彎八拐地把盜取來的資金,通過這些帳戶匯出國外。

現在看來,這護照上的「李大仁」,肯定不是本名。

這樣的案例年初也出現了一個。

4月24日,中國公民錢志敏以假名「張亞迪」(Yadi Zhang)的身份,被指控在英國非法持有加密貨幣。

第一時間廢掉中國公民國籍,這個小國不好惹

據英國警方估計,案件涉案金額近400億元人民幣,是英國迄今為止最大的比特幣洗錢案。

錢志敏的落網,還牽扯出7年前發生在中國的一樁舊案。

報導稱,錢志敏是中國警方在2017年查處的藍天格銳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的主犯,涉案資金達430億元,近13萬投資者捲入其中,遍及31個省、市、自治區。

在「暴雷」前夕,錢志敏把價值幾百億人民幣的比特幣,從合伙人的帳號提現到自己筆電冷錢包中,然後帶著筆電直接跑路。

英國警方披露的信息顯示,2017年9月,錢志敏抵達倫敦,使用的是張雅迪的名字,以及聖基茨護照。

為什麼他們會用聖基茨護照去英國?一來,聖基茨和英國免簽,不用辦簽證就能直接去;二來,英國倫敦希思羅機場出入境對攜帶資金查得並不嚴,帶大量現金出境沒人查……

這種鑽漏洞的行為,當然不是聖基茨當局想看到的,為了讓自己的護照還有點含金量(歐盟免簽待遇),聖基茨幾乎遵守了歐盟提出的所有要求。

比如,實施嚴格的申請程序,包括徹底的盡職調查和背景調查,以審查通過投資計劃獲取聖基茨身份的個人是否合法。

如果放在5年前,聖基茨護照基本上花錢就能拿到,現在可沒那麼簡單了。

第二身份的需求變得普遍

儘管申請變得更難,小國護照的便利仍然吸引各國高淨值人士。

畢竟大部分已開發國家都是承認雙重國籍的,而且你為了公司架構、出行方便這些正當理由辦護照,也是合情合理。

曾幾何時,第二本護照就像裝滿鈔票的手提箱,是間諜小說才有的情節;但現在,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介紹,第二護照已經逐漸普及。

IMF的報告稱,富人群體把購買國籍或居留權,「視為改善國際遷移能力、稅務安排和家庭保障的一條途徑」。

需求的增長首先來自不安全感。多一個身份,可以讓你以你想要的身份示人。類似2008年在孟買發生的恐怖襲擊,英美護照持有人被直接盯上的事情,他們絕不想再來一次。

香港富豪李嘉誠也說過:擁有多個國家的護照並不出奇,我的公司生意涉及五十多個國家,哪個國家的護照方便,就用哪個國家。

稅收是另一個重要原因。對生意人來說,如果每年都能省下大量稅額,就可以把錢花在更需要的地方,無疑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拿美國打比方,假設一家公司在美國本土賺取了100萬美元的淨利潤:

美國本土:需要繳納21%的聯邦公司稅,約為21萬美元;如果分紅給股東,還需按股息稅(最高20%)徵稅。

BVI:如果這家公司註冊在BVI,除非公司在BVI境內有實際經營活動,否則基本無需繳納公司所得稅或其他稅費。公司可將這些利潤直接分配給股東,而不需支付額外稅費。

總的來說,如果公司業務不涉及美國境內的經營或物理存在,BVI提供了更具稅務效率的選擇,能夠有效減少稅收負擔。

香港《南華早報》之前就報導過,龍光地產的紀凱婷通過拿聖基茨護照,將公司的股權、家族信託基金等資產,進行了錯綜複雜的離岸安排,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稅務上的考慮。

再者,出行上的需求,免簽國家多對富豪來說非常重要。

舉一個例子,一個中國人,如果想隨時飛去巴黎,那他得先去世界上其他地方轉一圈,才有可能拿到法國的簽證。現在白本想拿申根簽證,可以說難度很大。

所以只有第二本護照,才能提供他們想當然的某些自由。國外知名企業家努里•卡茨(Nuri Katz)說,「在心理上講,不得不請求某人允許他們去某地,會讓我非常不爽。」

一些其他的選擇

除了前面提到的聖基茨,富豪們還有其他選擇。

加勒比小國總共有五個,分別是:

聖基茨、格瑞那達、安地卡、聖露西亞和多米尼克。

今年7月份開始,這些國家的投資門檻,全部超過了20萬美元。

政策最穩定,存在時間最長的,是聖基茨。

辦理費用最低的是格瑞那達。

有一些機構,為了用低價吸引客戶眼球,會在宣傳上說:只需要購買幾萬美金的房子,就能夠繞開聖基茨政府要求的20多萬美元的最低投資要求。

這種操作方式,首先法案上是不允許的;其次,就算真的僥倖辦成,在辦理過程中,申請人使用的都是假材料,等於埋了個定時炸彈,一旦被發現,身份被撤銷不說,還可能面臨指控、坐牢。

現在,各國都在加強審查,千萬不要冒這種風險。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高淨值移民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1124/2134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