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易富賢:到2100年 中國人口只剩3億

—中國人口與文明快速衰落 何談偉大復興?

作者:
我對中國的人口是比較悲觀的。即便中國能夠穩定生育率在0.8,已經很不錯了,像台灣目前是0.8,韓國只有0.7,香港0.7,澳門只有0.6;那麼在2050年,中國人口將減少到10億,2100年減少到3億。中國人口占世界的比例,1820年是37%,1950年22%,1980年也是22%,但是現在只占16%,到了2050年只占11%,2100年3%。

生育率持續低迷,加速人口老化,並導致經濟社會的全面衰退,這就是撫順市所呈現的現象,令人觸目驚心。本台專訪人口專家易富賢,探討中國各大城市是否終將走向撫順模式,從輝煌變衰退。

記者:撫順作為「經典案例」放在中國全國人口結構的光譜之下,為什麼具備代表性?

易富賢:東北生育率下降超前全國十多年,所以今後十多年,全國的年齡結構將會類似東北。尤其是撫順,代表當年中國工業化的一個標誌,經濟曾經超過很多省會城市,非常輝煌;在中國前幾年也非常輝煌,但是由於人口老化,經濟活力下降,所以不可避免地衰退。

記者:有其他哪些城市在人口結構發展上,比撫順更具指標意義嗎?

易富賢:撫順只是其中一個例子,比如說東北,事實上在黑龍江很多地方,也比撫順的人口結構更加嚴峻,老齡化更加嚴重,生育率更低。

撫順是中國的鐵鏽帶,美國密西根州韋恩縣則是美國的鐵鏽帶。兩者比較會發現,美國的鐵鏽帶比中國情況好多了。比如說韋恩縣,人口規模跟撫順差不多是170萬,但是撫順去年只出生5000多人,韋恩縣包括底特律在內則是出生2萬人,所以說中國的生育人口危機,比美國的鐵鏽帶更加嚴峻。

記者:那我們要怎麼看待深圳這樣的城市,接受大量的人口外移?

易富賢:深圳的人口結構,目前是中國最有活力的城市,平均年齡只有30多歲,全國則是40多歲,比全國年輕很多,但是它的人口結構也面臨問題,因為生育率也很低,也低於1.0,所以深圳代表中國的未來,但是也會沿著撫順的老路。

深圳是靠人口流入,包括北京上海的老齡化還不是特別嚴重的一個重要原因,大概有一半的人口是外來人口,都是年輕人,所以北京、上海的經濟還沒有衰退,但是之後也會衰退。

記者:所以像深圳這樣作為中國最年輕的城市之一,大概多少年會變成撫順那樣呢?

易富賢:深圳會好些,因為還有幾十年。大城市中,最先走上撫順這樣道路的是天津,因為天津吸引外來人口的能力在下降,人口老化比較嚴峻。

深圳可能還要20或30年,像天津的話,應該是幾年之後就開始走上撫順的老路了。

記者:目前中國政府推動的農業人口市民化,對於人口結構會有什麼影響?

易富賢:中國政府想讓農村人口進城,然後提高內需,因為中國的房地產泡沫,想讓農民進城消化房子。

但是這種政策後患無窮,因為農民工進城後,生活壓力很大。比如說住房,房價這麼高,更加養不起小孩,生育率會下降。如果你繼續在農村或者小縣城,相對來說生育成本比較低,還能夠生一兩個孩子;如果進了大城市,連一個孩子都養不起了,會導致全國生育率下降,導致今後的經濟衰退。

記者:瀋撫新城介於瀋陽和撫順之間,本來不是大城市,但是因為政府傾注資源,希望發展成像深圳那樣,吸引新興高科技產業帶動縣城的發展,這會對人口結構造成什麼影響嗎?

易富賢:這個是不可能成功的。

因為深圳能夠發展起來,當時中國年齡只有20多歲,大量年輕人口流入深圳。現在流到瀋撫新城的都是老人,因為東北人口結構已經很老了,已經接近五十歲了,沒有足夠的年輕人口來,經濟不可能發展起來。

所以中國很多的新城,可能最後都變成鬼城一樣,沒有人來住。

記者:中國當前鼓勵生育的人口政策,未來幾年可能讓人口增長負轉正嗎?

易富賢:不可能的,因為鼓勵生育,並不是中國政府的口號就行。生育不是自來水龍頭,想開就開,想關就關。中國計劃生育是有效的,非常有效。

生育率,本來沒有計劃生育就會下降,就像一個巨大的石頭在山頂上,你不推它,也會下來,比如台灣、韓國、日本等生育也下來了。

但是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是一腳把巨大的石頭推下懸崖、推下山腳。現在鼓勵生育,是要把巨大的石頭往山上抬,很難成功的呀!

中國居民口子的收入,只占GDP的百分之44,養一個小孩都養不起,不可能養兩三個小孩;政府再怎麼鼓勵,再怎麼給年輕人發點錢也無濟於事。

中國房價這麼高,房價收入比29倍,日本只有11倍,美國只有3倍,這麼高的房價,怎麼要小孩呀?所以,中國政府喊喊口號,發個小補貼,根本不可能起到作用。

我對中國的人口是比較悲觀的。即便中國能夠穩定生育率在0.8,已經很不錯了,像台灣目前是0.8,韓國只有0.7,香港0.7,澳門只有0.6;那麼在2050年,中國人口將減少到10億,2100年減少到3億。

中國人口占世界的比例,1820年是37%,1950年22%,1980年也是22%,但是現在只占16%,到了2050年只占11%,2100年3%。

中國目前總人口占世界16%,但中國的出生人口只占世界的6%,到了2100年,中國的出生人口將占世界的0.6%。

所以,中國面臨的是人口跟文明的快速衰落,根本不是中共官方公布、宣傳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人口都沒有了,還復興什麼呀?中國政府完全沒有意識到,我們面臨的人口和文明崩潰的問題。

記者:許多人和你一樣認為,中國年輕人不想生育,跟撫養成本有關,你怎麼看待經濟結構和前景,與人口增長的關係?

易富賢:因為人口是經濟的主體,沒有人哪來經濟,所以人口結構成為制約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因素。

各個國家橫向來比,隨著平均年齡提高,隨著老人占比提高,經濟增長率都是直線下降的;而兒童占比提高則與經濟增長正相關,兒童比例下降,經濟增長率也會下降。

中國的年齡結構,事實上已經相當於日本1995年的水平,到2035、2040年就會到日本目前的水平,所以中國經濟增長還會繼續下降。

中國的勞動力在2012年開始減少,也同時結束中國兩位數的經濟增長。1979年到2011年,中國平均每年增長10%,但是2012年勞動力開始下降,中國經濟增長率從2011年的9.6%下降到2015年的7%、2019年的6%,今年可能只有4.8%,再過幾年可能只有3%、2%、1%,薪資負成長都有可能。

如果經濟好的話,養育能力提高,那大家可能願意生育。但是如果中國經濟不可能好,大家的生育意願、生育能力都會下降,這是個問題。中國經濟搞不起來、不可能起來的話,生育就不可能起來,所以我對中國的人口是很悲觀的。

責任編輯: 李安達  來源:自由亞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1213/2144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