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闌夕|歷史是一面鏡子,對照是它最有價值的功能

作者:
國內對於Google退出事件的總結,被定調為「是它主動選擇不願接受中國法律監管而做出的決定」。真要這麼說倒也沒毛病,曾任Google中國區總裁的李開復後來補刀表示:「中國為外國網際網路公司準備的法規非常清楚,Google願意遵守的時候。就進來了,當它覺得不願意遵守的時候,就退出了。」多年以後,華盛頓第二次推動TikTok法案的口徑也變得很熟悉了,大夥別誤會,沒有封禁TikTok的意思,只要TikTok賣給美國公司就好了,你自己不賣,怪誰呢?

 

歷史是一面鏡子,對照是它最有價值的功能。

15年前,Google宣布退出中國,引起一時轟動,在不滿和同情的情緒夾雜下,許多年輕人自發前往清華科技園的科建大廈門口,在尚未剷除的Google標誌留下花束。

這種悲劇色彩拉滿的行為,捎帶著也為那一年創造了一個新的網絡名詞:「非法獻花」。

大量的中文用戶湧入推特,以「GoogleCN」為話題進行討論,在推特年終的統計報告裡,「GoogleCN」的熱度甚至超過了當年舉世矚目的海地地震「Help Hatti」,爆發出了與中文用戶規模完全不成比例的聲量。

後來國內對於Google退出事件的總結,被定調為「是它主動選擇不願接受中國法律監管而做出的決定」。

真要這麼說倒也沒毛病,曾任Google中國區總裁的李開復後來補刀表示:「中國為外國網際網路公司準備的法規非常清楚,Google願意遵守的時候。就進來了,當它覺得不願意遵守的時候,就退出了。」

多年以後,華盛頓第二次推動TikTok法案的口徑也變得很熟悉了,大夥別誤會,沒有封禁TikTok的意思,只要TikTok賣給美國公司就好了,你自己不賣,怪誰呢?

總之,Google退出之後,仍然續租了科建大廈的4層樓,因為即使國內業務沒有了,國際業務也斷不了,低調養招數百人的工程師和銷售團隊,用來對接中國企業的出海投放。

這是常年以來維持的最低限度的默契,Google偶爾還會在中國舉辦開發者大會,並將AlphaGo帶去了烏鎮和柯潔下圍棋。

扎克伯格在翻臉之前,也當過西長安街上的跑步健將,雖然Facebook談了不少入華框架——包括和百度合資落地——但都沒有成功,不過這倒並不影響Facebook每年雷打不動的從中國拿走10%的廣告收入。

Google的塌房,在時間線上更靠後一些,稜鏡曝光,蜻蜓低飛,林林總總,祛魅不止,年輕人長大了,發現「不作惡」只是一個被光線投射的牆面,光源並不由Google提供。

就連OpenAI的成立契機,也是一群有抱負的工程師和科學家因為對於Google統治AI的共同厭惡而走到了一起。

在昔年的Google樓下,有一張卡片上手寫了這樣的語句:「重重大山阻隔不了我們之間的聯絡,無論距離多遠,我們都會翻過圍牆找到你。」

15年後,美國的TikTok難民們呼朋喚友的湧入小紅書,那顆子彈終於呼嘯而來,正中眉心。

年輕人的真誠和熱忱,永遠都是這個世界最不吝嗇的饋贈。

file

以下是中國數字時代編輯摘自部分微博、推特網友對此文的評論:

Jackywine:年輕人的真誠和熱忱,永遠都是這個世界最不吝嗇的饋贈。世界是屬於年輕人的,永遠樂觀。

0xdeusyu:無論如何,連接Nexus是全球的共識。

無論是中國向外連接世界,還是世界認識中國,只有連接才能促進共同的進步。

Tonyjapan98:懷念自由上google的年代。

CrazyWinnie2024:以前幼稚的以為技術能翻越長城,改變世界。現在終於懂得只有人性能改變世界,沒人性啥也改變不了。

周曉峰SPC:不要隔離,開放包容!

路邊的袁放:有幸經歷過那個時代。

還是韋恩:我還記得 Google宣布離開時我在微博里發了那張鮮花的照片。是的,那條微博早已經不在了。

路易十七喵:重重大山阻隔不了我們之間的聯絡,無論距離多遠,我們都會翻過圍牆找到你。

冰糖雪梨舒芙蕾:首先得是把灌輸進你腦子裡的各種封印和有毒的東西排乾淨,才能顯露出生命原本給予你的真誠和熱忱,讓本我內心的生命力主導自己。

責任編輯: 李安達  來源:推特帳號「闌夕」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117/2161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