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生態 > 正文

東南亞大都市空污嚴重 曼谷逾350間學校關閉創五年紀錄

曼谷空氣污染中的城市景觀。(2025年1月24日)

空氣監測機構資料顯示,越南胡志明市、柬埔寨金邊等城市名列全球空污最嚴重城市;泰國曼谷星期五(1月24日)更因為空氣污染嚴重,超過350間學校被迫關閉。

泰國如同東南亞其他國家,經常發生季節性空污,特別是冬季來臨時,寒冷而凝滯的空氣中混合了汽車廢氣,以及農作物秸稈燃燒產生的煙霧。但本周的污染尤其嚴重,厚重霧霾籠罩了曼谷的天際線。

曼谷市政府星期五在社交平台LINE官方社群發布消息,宣布全市437間學校中,有352間學校「因空氣污染」而關閉。這是自2020年以來,曼谷因空污而導致最多學校關閉的一天;此前一天則有250多間學校關閉,數以萬計的學生受影響。

根據空氣監測機構IQAir,曼谷周五一度高居全球空污最嚴重城市第四名,空氣中的PM2.5濃度達到每立方米108微克(μg/m3)。PM2.5是足以致癌的細懸浮微粒,可經由肺部進入血液。

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PM2.5的24小時平均濃度在全年大多數日子應不超過15μg/m3。

大眾運輸未來一周免費

為了遏制污染,泰國交通部長蘇里亞·節朗勒吉(Suriya Juangroongruangkit)表示,曼谷市將自周六起提供一周的免費大眾運輸,搭乘空鐵、地鐵、輕軌系統與公共汽車均無需付費,同時也限制重型車輛進入曼谷市區。

泰國內政部長阿努丁·查恩維拉庫(Anutin Charnvirakul)星期四已下令禁止焚燒秸稈,違者將面臨起訴。

泰國總理佩通坦·欽那瓦(Paetongtarn Shinawatra)周四已要求採取更嚴格的措施來應對空污,包括限制首都的房屋建設,並尋求與鄰近國家合作。

佩通坦也在社交媒體發帖,要求企業和政府機關允許員工在家工作,以減少汽車使用;建築工地則應使用防塵罩蓋住施工造成的粉塵。

必須長時間在戶外工作的勞動人口受害最深。55歲的曼谷摩托計程車司機素蓬·西蒂西里(Supot Sitthisiri)就表示,他經常鼻塞,「得不停地擤鼻涕。」

23歲曼谷市民光納帕‧因塔里特(Khwannapat Intarit)則認為,政府「應該採取更多措施,不是只宣布空污數值後關閉學校就了事。他們得多做點事。"

東南亞及南亞多座大城空污嚴重

不只是曼谷,鄰近的越南胡志明市、柬埔寨金邊市周五也一度高居IQAir全球污染最嚴重城市之列,前者第二名,後者第五名。

柬埔寨環境部周五發表聲明,證實金邊及其他三個省份的空氣品質已達到「紅色級別」,即高度污染。聲明稱,空污是因氣候變化、廢棄物焚燒和森林火災所致,敦促公眾關注健康,避免戶外活動。

越南第一大城胡志明市,周五的PM2.5濃度也比世衛建議的最高水平高出11倍。越南首都河內的空污則在本月3日達到IQAir排行榜的首位,當局要求公眾戴口罩並做好眼部防護。

為對抗空污,東南亞多國政府都在推動長期解決方案,包括徵收碳稅、加速推廣電動車等。

除了東南亞以外,南亞的印度與巴基斯坦近期也曾因空污關閉學校。去年11月,新德里及周邊地區近200萬名學生被迫停課;巴基斯坦人口最多的旁遮普省也在去年11月關閉了主要城市的學校兩周,成千上萬人因空氣污染住院,污染物濃度達到世衛可接受水平的30倍。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報告,2024年有2.42億兒童的教育受到氣候衝擊影響。該報告指出,氣候變化可能加劇空氣污染問題。

(本文依據了法新社、路透社的報導)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124/2165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