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腦科學告訴你:善於閱讀的人擁有不同的腦部結構

喜歡閱讀的人數似乎在不斷下降。根據一項對閱讀的調查,50%的英國成年人表示他們不經常閱讀(高於2015年的42%),而近四分之一的16-24歲的年輕人表示他們從未閱讀過。

這意味著什麼呢?人們更喜歡視頻而不是文字,這會影響我們的大腦或物種進化嗎?優秀閱讀者的大腦結構到底是怎樣的?我發表在《Neuroimage》期刊上的新研究找到了答案。

我分析了來自1000多名參與者的開源數據,發現不同能力的讀者在腦部解剖結構上具有明顯差異。

熱愛閱讀的人左腦中兩個區域的結構不同,這兩個區域對語言至關重要。

一個是顳葉的前部。左顳極有助於將不同類型的有意義信息聯繫起來並加以分類。為了理解「腿」這個詞的含義,大腦的這個區域將視覺、感覺和運動信息聯繫起來,傳達腿的外觀、觸感和運動方式。

另一個是顳橫回或黑索氏回(Heschl’s gyrus),位於顳葉上部的褶皺,是聽覺皮層(皮層是大腦最外層)的所在地。與右半球相比,左半球顳葉前部越大,閱讀能力就越強。大腦中專門負責理解意義的區域越大,理解單詞也就越容易,從而也就越容易閱讀,這是有道理的。

聽覺皮層與閱讀有關?

聽覺皮層與閱讀有關,這一點可能不太直觀。直觀來看,閱讀主要是一種視覺技能吧?實際上,閱讀不僅是一種視覺技能。為了將字母與語音聯繫起來,我們首先需要意識到語言的聲音。這種語音意識是兒童閱讀能力發展的一個公認的先決條件。

以前,人們認為左腦回變薄與閱讀障礙有關,這涉及到嚴重的閱讀困難。我的研究表明,大腦皮層厚度的這種變化並不能在有閱讀障礙或沒有閱讀障礙的人之間劃出一條簡單的分界線。相反,它適用於更大的人群,更厚的聽覺皮層與更熟練的閱讀有關。

顳葉與閱讀有關。Shutterstock

為什麼皮層厚度很重要?

厚度越大越好嗎?就大腦皮層結構而言,答案是否定的。我們知道大多數人的左半球聽覺皮層有更多的髓磷脂。髓磷脂是一種脂肪物質,作為神經纖維的絕緣體。它增加了神經交流的速度,也可以使腦細胞柱彼此隔離。神經柱被認為是一個小的處理單元。

它們在左半球的隔離和快速交流可以被認為是使語言所需的快速、分類處理成為可能。我們需要知道說話者在說dear或tear時使用的是d類還是t類,而不是檢測聲帶開始振動的確切位置。

根據大腦皮層發育的「氣球模型」,大量髓磷脂擠壓左半球皮層區域,使其更平坦但更延伸。因此,雖然優秀讀者的左聽覺皮層可能更厚,但它仍然比相應的右聽覺皮層更薄(但擴展得更多)。

這一假設在最近的研究中得到證實。左腦皮層區域通常更大、更薄,髓鞘含量更高。

那麼,薄一點是否更好呢?答案還是否定的,不一定。需要整合信息的複雜能力往往得益於較厚的皮質。前顳葉具有整合信息的複雜方式,確實是所有皮質區域中最厚的結構。潛在的機制可能是存在更多重疊的、相互作用的神經元,它們更全面地處理信息。

語音學是一門非常複雜的技能,不同的聲音和運動特徵被整合到語音中。它似乎與左側顳回附近區域的較厚皮層有關。雖然目前還不清楚語音在多大程度上是由顳回處理的,但語音學家通常有多個左顳回這一事實表明,它與語音有關。

顯然,大腦結構可以告訴我們很多關於閱讀技能的信息。然而,重要的是,大腦是可塑的——當我們學習一項新技能或練習已經掌握的技能時,它會發生變化。

例如,密集學習語言的年輕人在語言區域的皮質厚度增加了。同樣,閱讀可能會塑造左顳回和顳極的結構。所以,如果你想保持你的顳橫回的厚度和活力,那就拿起一本好書開始閱讀吧。

最後,值得思考的是,如果像閱讀這樣的技能不再受到重視,我們這個物種會面臨怎樣的境況。我們解讀周圍世界和理解他人思想的能力肯定會減弱。換句話說,坐在扶手椅上看書的愜意時光不僅屬於個人,它也是為全人類服務。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丘腦大叔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125/2165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