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不僅房價撐不住,租金也迎來了新一輪暴擊。
為提振低迷股市,周三四北京當局要求公募基金及保險公司增加投資以拉抬A股。專家指如濕柴生火。
慘烈!重返大饑荒時代?資本瘋狂逃離中國,動搖人民幣根基,大多房子將失流動性。
周四,中國美國商會公布的年度調查報告顯示,有51%的受訪者擔心未來美中關係惡化。
真的嗎?日前有消息稱,萬科即將倒閉,比亞迪正在暴雷,房地產和電動車這兩個行業的爛帳規模都以十萬億計。
新一輪暴擊!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成都天津一個比一個慘
1月6日,中指研究院發布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重點50城住宅租金累計下跌3.25%,跌幅較2023年擴大2.95個百分點。
其中二線城市跌幅最大,平均租金累計下跌3.56%,一線城市和三四線同為下跌2.82%。
牆內自媒體「櫻桃大房子」表示,北京上海和深圳的房租已經跌回2015-2017年的水平,廣州跌到2014年,成都房租跌回2018年水平,天津的房租更是跌回到2010年水平。
南方周末去走訪了廣州天河多家仲介門店,負責租房業務的仲介都表示今年出租市場不好做。
往年12月份才開始轉為淡季,2024年的淡季直接從十一黃金周就冷下來了。
根據廣州市房地產仲介協會檢測到的數據,11月,廣州中心區域監測點住宅租金環比下降0.75%,近郊區域和遠郊區域環比分別下降0.96%和0.21%。
老黃埔的網紅盤萬科城市之光,2024年初的時候140平的四方還能租13000,年尾跌到7200,其他的小戶型下跌幅度倒沒那麼慘烈。
深圳這邊也是半斤八兩,福田、坂田、寶安等多個地方的房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福田CBD的一套三房戶型,租金原為1.6萬/月,現在降到1萬/㎡,降幅約38%。
還有上海和北京,小紅書上一搜上海租房,全是房東在吐槽房子難租的。
上海本地媒體,魔都財觀做了數據統計,2024年上海沒有任何一個區域的房租出現上漲,每個區域的租金都出現了10%左右的降幅。
北京要公募保險業投資拉抬A股,專家:如濕柴生火
為提振低迷股市,周三四北京當局要求公募基金及保險公司增加投資以拉抬A股。
證監會主席吳清在發布會上介紹了具體的安排:1.要求公募基金在未來三年內,持有的A股流通市值每年至少增長10%;2.要求商業保險資金、尤其大型國有保險公司,從2025年起將每年新增保費的30%用於投資A股。
台灣「自由財經」引述香港睿思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洪灝的分析指,目前A股最大問題是掛牌公司素質參差不齊,有太多公司弄虛作假,導致資金不敢輕易進入A股市場。
SPI資產管理公司的史蒂芬·英尼斯(Stephen Innes)則發文指出,北京當局總是試圖通過法令來扭轉市場情緒,但實踐證明這種做法往往失敗,「正如我們過去所看到的那樣,這種努力就像試圖用濕柴生火——往往被證明是無效且短暫的」。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表示,現在中共當局逼迫保險公司去投入股市,萬一因股市風險導致保險公司發不出錢來,就等於是斬斷了老年人未來的生路,因為對很多老年人來說,保險金是他們唯一的收入來源。
慘烈!重返大饑荒時代?資本瘋狂外逃動搖人民幣,大多房子將失流動性
X平台帳戶「財經資料庫」發文稱,韭菜們在生產線上吭哧吭哧打螺絲,一美元一美元地掙,有錢人幾萬幾十萬幾百萬地往外搬。
中國這些年,每年的外貿盈餘都是大幾千億美元,但外儲不增長。
錢為啥跑?資本都是逐利的,看看A股的投資回報,再看看國債收益率,再看A股的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差得不能再差了。當然,還會更差,債務通縮沒那麼快結束,可能幾十年都不會結束,人口開始減少了,而且會加速減少,房地產價格會繼續下跌,絕大部分地區的房子都會失去流動性。
現在政府連每年200億美元的藥品進口都想省了,給屁民吃仿製藥,吃中成藥,吃草藥。
數據顯示,中國2023年藥品進口245億美元,平均到每個國人不到20美元,就這點可憐的錢,國家都要省下來,屁民想用進口藥品?以後只能花現金。
都說老百姓不買房不消費,準備過冬,迎接不確定的未來,迎接慘烈的老齡化...
政府難道不是在準備過冬嗎?
別忘了中共的地下黨傳統,藏錢比誰都在行
大饑荒的時候,幾百萬噸糧食棉花用於出口換匯,進口機器設備,不惜餓死屁民。歷史,哪有新鮮事兒?大饑荒的時候,他們能挨家挨戶搜糧食,今後為啥就不能挨家挨戶搜外匯?大饑荒的時候,周恩來說過一句話,一切為了出口,這句話現在都適用
一切為了出口……歷史,真的沒有新鮮事兒
X平台帳號「亞洲金融」發文稱,萬科即將倒閉,標誌著房地產進入團滅;比亞迪正在暴雷,意味著電動車排隊團滅。房地產和電動車,全行業爛帳規模都以十萬億計。而這一切代價,都由13億人集體承擔。
妙處在於:有一小部分人,無需承受任何代價。結果就是:當今大國人的身價和工價,按黃金和實際購買力計算,尚不及近兩個世紀前的黑奴和華工。
亞洲金融(AsiaFinance)認為,萬科和比亞迪的債務和爛尾鏈條上的受害者,是直接代價,其它人是間接代價:或者通過銀行,或者通過貨幣購買力,或者通過職位和薪酬,或者三個一起,來承擔代價。
逾半在華美企憂美中貿易動盪,創五年新高
川普上任三天後,周四(23日),中國美國商會公布的年度調查報告顯示,有51%的受訪者擔心未來美中關係惡化。
這項調查是在去年10月至11月期間完成,部分調查是在川普贏得總統大選之後進行的。調查彙編來自20多個不同行業的350多家企業的回覆,涵蓋的內容,包括財務表現、商業前景和環境,以及對美中關係的看法等。
中國美國商會表示,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政策不確定性和貿易爭端,是在華美國企業擔憂的主要原因。
報告顯示,有將近半數的受訪者,不再將中國列為首選投資目的地的企業,這個比例上升至21%,比去年上升3個百分點。
另外,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受訪企業認為,他們在市場准入和政府採購等方面,與本地企業相比受到不公平對待。
華盛頓信息與戰略研究所經濟學者李恆青:「外交和包括經貿的這種合作,最終還是要看實力,那美國現在的實力在不斷增長,中國的經濟現在在不斷地下滑,內政、外交各方面都受到打擊,所以東升西降的局勢已經不在了。」
請訂閱阿波羅網主頻道,訂閱連結:
請訂閱阿波羅網副頻道,訂閱連結:https://shorturl.at/lMP34
請訂閱乾淨世界:https://shorturl.at/luF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