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中國1年482萬人確診癌症 癌細胞最愛6種食物

近年來,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在新聞上或是身邊人的口中聽到某某因為癌症而離世。對我們來說,癌症似乎已經不是罕見病,到底什麼原因導致的癌症如此高發呢?

一、世衛組織:中國癌症人數占全球24.1%,原因何在?

根據世衛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機構發布的全球最新癌症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新發癌症人數2000萬人、死亡人數約970萬人,其中中國新發癌症482萬人(占比24.1%)、死亡人數高達257萬(占比26%),相較其他國家高出了不少。

近些年來,大家也發現身邊患癌的人好像越來越多,就統計數據上來看,距離上一次世衛組織公布的癌症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一年新發的癌症約是457萬,到這一次公布的數據已經飆升至482萬,為什麼中國癌症如此高發,或與幾個原因離不開關係。

1、人口老齡化

根據《中華腫瘤雜誌》刊登的一項論文研究顯示,中國因人口老齡化而引起的惡性腫瘤死亡人數在2000-2019年間出現了快速增長的趨勢,與90年代相比,2019年,中國25歲以上人群中因為人口老齡化因素引起的癌症死亡人數高達74萬,而癌症發病率的增長引起的癌症死亡人數只有19.8萬。

印度裔美國醫生悉達多·穆克在書中提到,癌症是一種與年齡相關的疾病,發生率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如乳腺癌在30歲左右的女性身上發生率為1/400,70歲時發病率則會增加到每9位就有1位罹患乳腺癌。

2、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餐不定時、暴飲暴食、愛吃高油、高鹽、高脂肪、高糖食物以及經常吃外賣等不良的飲食習慣會增加結直腸癌、胃癌等消化道癌症風險;久坐不動會增加肥胖風險,而肥胖是引發多種癌症的危險因素之一。

3、空氣環境污染

隨著中國工業發展迅速,大氣、水、土壤等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凸顯,這也會導致癌症的發病率增加。甚至還有部分的研究數據顯示,中國一些污染較為嚴重地區的群眾,癌症發病率明顯比其他地區的要高。

4、肥胖/超重

肥胖是繼吸菸後被確定為至少12種癌症的致病因素,未來預計會取代吸菸成為癌症的主要可治病因素。《柳葉刀》雜誌發表的數據顯示,世界範圍內肥胖率都在快速增加,中國這種處於經濟轉型期的開發中國家,肥胖率也在持續上升。數據顯示,2007~2021年間中國於肥胖相關的癌症發病率在以驚人的速度增長。

5、吸菸喝酒

最新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菸酒已經成為影響人類健康、造成人類死亡的最高因素之一。長期吸菸會導致罹患肺癌的風險顯著增加,臨床上罹患肺癌的患者中9成有吸菸史,吸菸開始年齡越早、煙齡越長、吸菸數量越多的人罹患癌症的風險也越高。

長期飲酒也會增加癌症的發生風險,酒精本身具有抑制DNA甲基化作用,會促進腫瘤生成。隨著飲酒量增加,患癌風險也會進一步增加。

二、未來增長最明顯的5大癌症,5個癌症早期信號要留心

近日,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子刊上的一項研究指出,未來中國有5大癌症的增長會十分明顯。預計到2032年女性甲狀腺癌、肺癌、宮頸癌、乳腺癌、結直腸癌將成為最為常見的5種癌症;男性肺癌、結直腸癌、甲狀腺癌、胃癌、前列腺癌將成為最常見的5種癌症。

治療癌症的關鍵在於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浙江省腫瘤醫院中西醫結合科主任醫生姚慶華刊文指出,早期癌症信號有個五字訣:「血、塊、痛、燒、減」,大家平時要多留心觀察。

血——異常出血

女性出現異常的接觸性出血、經期延長、乳頭異常血性分泌物,都需要警惕可能與癌症相關;無故流鼻血可能與鼻咽癌、血液疾病相關;咳血、痰中帶血可能與肺癌相關;血尿,尤其是無痛性血尿很可能與膀胱癌、腎癌相關;排便時異常的便血,同時伴有排便習慣改變可能與結直腸癌相關。

塊——不規則腫塊

身體的淺表部位出現長時間無法消散或是突然變大的腫塊,很可能是在提示癌種。如女性乳房內可摸到異常的無痛性腫塊,很可能與乳腺癌相關;甲狀腺處可觸摸到質地堅硬的塊狀物,可能與甲狀腺癌相關。

痛——持續加重的疼痛

長期持續性、進行性加重疼痛也可能是癌症的早期信號,如頭痛持續加重,且伴有噁心嘔吐、視物模糊症狀,很可能與腦瘤相關;骨關節出現不明原因的疼痛,同時伴有發熱症狀,可能與血液疾病相關;出現異常的胸痛、腰背部疼痛,可能與癌症轉移侵犯到患處相關。

燒——持續低燒

持續性發燒,尤其是兒童持續性低熱需要高度警惕與血液系統腫瘤相關;成年人則多半與肝癌、腎癌等相關。

減——體重無故下降

短期內體重無緣由大幅度下降,在排除甲亢、糖尿病等常見疾病後,很可能是腫瘤所致。

三、癌細胞最愛的6種食物,不少人可能天天都在吃

癌症的發生與日常的飲食之間存在很大的關係,如若你還在持續吃這幾種食物的話,勸你要儘快改掉。

1、加工肉

常見的火腿、培根、燻肉、火腿等均屬於加工肉的範疇,這些肉類會在製作過程中添加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本身不是致癌物,但其進入體內後會與胃內的蛋白質產生反應生成亞硝胺,亞硝胺是明確的致癌物,會增加身體罹患胃癌、結直腸癌的風險。

2、過燙食物

「趁熱吃」是很多人喜歡的,但這個行為非常不健康。經常食用>65攝氏度的食物,會導致喉嚨、食管被燙傷,黏膜長期被反覆刺激會增生變厚,導致對溫度不敏感,時間長了之後會增加食管癌的發生風險。

3、酒精飲品

酒精會直接損傷肝細胞,導致轉氨酶水平上升,長期飲酒的人罹患肝癌的風險較常人會明顯增加。

4、醃製食物

鹹魚、鹹菜等食物是很多家庭常備的,但這些食物在研製過程中會形成致癌物N-亞硝基化合物,長期大量攝入會增加胃癌的發生風險。

5、發霉食物

發霉的食物內很可能有黃麴黴素,該物質具有很強的毒性和致癌作用,進入體內會顯著增加肝癌的發生風險。

6、油炸、燒烤類食物

食物在油炸、燒烤等高溫的烹飪方式下,會產生苯並芘、多環芳烴等致癌物,經常攝入會增加胃癌、結直腸癌的風險。且經常攝入這些高脂肪的食物會導致身體肥胖,肥胖與多種癌症的發生也存在直接關係。

近年來癌症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但我們也別過分擔心,日常保持好的生活以及飲食習慣,還是可以很大程度預防癌症的。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39健康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126/2166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