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海外生活 > 正文

新加坡的電話卡,都被中國人買光了

這幾天在吉隆坡見了好幾波朋友,聊25年的商業活動。今天飛新加坡,和出海社群的一個朋友碰面,聊下個月深圳開出海大會的事。

在新加坡的樟宜機場,我發現來新加坡過年的人也挺多的,剛才坐著休息,就聽旁邊有人說中文:電話卡都被人家買完了,辦不到的,一個20來歲的綁馬尾的姑娘和她媽媽吐槽。

現在大家來新加坡也方便了,以前來的都是中產,現在普通人也都喜歡來逛一逛,地方小,很容易被擠爆,走到哪兒人都多多的。

還有一類,就是中國的老頭老太三五成群的組團出來玩,我覺得現在可幸福可幸福的就是這類人了,奔波操勞了一輩子,晚年了拿著退休金吃喝玩樂。

就中國老年人的退休金,你如果說純去旅遊,吃吃喝喝不買啥大件的,不買保健品那些,還真是綽綽有餘,能去好多地方旅遊了。

有很多馬來西亞的華人都在新加坡打工,吉隆坡的有,新山的最多,因為離的近過個跨海大橋就行了。

之前寫關於馬來西亞的文章,很多人就會批判說馬來西亞的人都去新加坡打工了,有啥好的,然後巴啦巴啦說一堆。

我覺得沒毛病,馬來西亞人也要出海發展啊,那離的近能夠多賺錢,何樂而不為,那中國人到馬來西亞發展,也是一樣的啊。

那我知道有些人他來了不賺錢,甚至賠錢,那他就回去了,就你城市套利的角度來看,有些人能夠套到然後賺的盆滿缽滿,有些人賺不到那就捲鋪蓋回家,那賺到錢的人肯定有他的過人之處啊。

同一個起跑線,都有人跑得快,有人跑的慢,跑的快的淘汰跑的慢的,優勝劣汰,本質上出海也是叢林法則啊。

我之前在新山打過一次grab,司機就是新山人,他說他以前也是在新加坡打工的,這兩年又回來了,反正我聽他言外之意,是被淘汰回來的,他也不想那麼卷那麼拼,就回新山開個快車養家餬口算了。

去年我來了三次新加坡,我的感受就是如果來旅遊,吃吃喝喝逛逛待幾天,滿足一下以前對已開發國家的幻想,是沒問題的,畢竟這地方在我們上學的時候可是非常牛逼的存在,可望而不可得。

現在免簽了,來的成本也比以前低了些,也方便了,過來看看最美機場的瀑布,再去魚尾獅公園和吐水的獅子頭合個影,完了到濱海灣花園走走,環球影城打個卡都挺好的。

不過有一說一,如果是出海創業,成本還是太高了,因為如果你要出來創業或者開闢第二曲線,新加坡的生活成本比國內一二線城市還高至少兩三倍。

你買房,外國人買家稅60%,就沒有買賣的意義了,政府說白了就是想告訴你,外國人別來沾邊。

新加坡的車比國內貴5倍,啥概念呢,你在國內開賓士的水平,來到這能搞一台小豐田就不錯了。而且用車成本也貴,加油、停車費、保養、都是錢啊,普通人也別買車了,養不起。

新加坡的人工和房租都很貴,我有個在馬來西亞做餐飲的朋友,她上個月來考察新加坡準備開一間米線店,大概六七40、50平這樣子的,一問轉讓費20萬新幣,直接轉讓費都干到100多萬人民幣了,那這開店成本也有點嚇人了,這個風險能不能扛得住,先別說賺錢了,萬一虧錢,你新加坡幹個小店相當於在國內一二線幹個火鍋店了。

所以來旅遊看看,考察學習也都行,如果準備出海到這來干生意,還是勸大家慎重、冷靜,相比之下,大家可以到附近的馬來西亞去看看。

新加坡的高貴讓人慾罷不能,雖然看著美但也只能錯過,那隔壁的「城市新貴」,新山和吉隆坡大家就別錯過了。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白哥出海日記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129/2167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