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陳奎德
座談人:夏業良教授,經濟學家、政治評論家
一、美國國會提《恢復貿易公平法案》,取消中國最惠國待遇
正在美中關係的觀察家們對美國新任總統川普何以沒有如預期的那樣對中國加征60%的關稅議論紛紛時,1月23日,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同時提出法案,提議取消美國給予中國的永久正常貿易關係(PNTR,即最惠國待遇)。
此前,美國總統川普發布了一項行政命令,指示商務部長和美國貿易代表評估有關美國與中國建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的相關立法提案。
根據美國會眾議院美國與中共戰略競爭特設委員會主席約翰‧穆勒納爾(共和黨)的聲明,他和湯姆‧蘇奧齊(民主黨)共同在眾議院引入了《恢復貿易公平法案》(Restoring Trade Fairness Act)。與此同時,參議員湯姆‧科頓和吉姆‧班克斯也在參議院提出了配套法案。
這是有關美中貿易關係的很重要的一個法案。
二、背景
什麼是PNTR(永久性正常貿易關係)?
「永久性正常貿易關係」,前身為「最惠國待遇」。在國際經濟中,這意味著一個國家給予另一個國家非歧視性的貿易政策,即一個國家向其所有貿易夥伴提供相同的稅率以及進口配額等等。
在1979年美中建交之後,美國政府曾逐年審議中國的正常貿易關係。2000年,美國國會投票給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地位,為中國隨後在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鋪平了道路。
當時美國政府的期望是中共當局能推進經濟自由化並採用公平的貿易做法。獲得美國的最惠國地位意味著中共的國有經濟在美國法律下享受優惠關稅待遇,美國不必逐年審議與中國的貿易關係,美中之間享受最優惠的關稅,進口配額,免去一些檢查等等,從而為大量中國製造的產品進入美國市場打開了大門,美中兩國的貿易額大增。中國海關的數據顯示,2000年到2024年間,中國對美出口額從約500億美元增至約5000億美元,翻了10倍。
但在20多年過去後,美國政界商界發現,當年的這一決定失敗了。在美國對中國開放市場的同時,中國通過不公平的貿易行為,使用出口補貼、貿易壁壘、監管優惠,再加上其制度固有的低人權紅利和巨大的環境污染代價等等為中國企業提供競爭優勢,使外國競爭對手在其市場中處於不利地位。由此,美國製造業受到了嚴重衝擊,大量企業的智慧財產權被中共以經濟脅迫手段或盜竊手段掠奪,而中共也逐漸成為美國的主要對手。
早在2023年,科頓參議員和時任參議員萬斯便曾提出過類似的法案,萬斯現為美國副總統。大家從此立案看,這是兩黨共識。民主共和兩黨都認識到重塑美中經濟關係的必要性。而在2024年9月,參議院的議員也推出過類似法案。關鍵發起人之一是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提名為國務卿的參議員馬可·盧比奧(Marco Rubio)。
三、《恢復貿易公平法案》的基本內容
1)全面撤銷中國的最惠國地位
國會將不再每年對其重新認證進行投票。法案將重行規定一套新的關稅機制。
(因為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地位使中共受益,但卻讓美國損失了數百萬個工作機會,這項法案將全面撤銷中國的最惠國地位,改革美中貿易關係,保護美國工人,增強國家安全,並終止中共對我們經濟的操控。)
2)非戰略商品最低徵收35%從價關稅,戰略商品最低徵收100%。
關稅分五年逐步提高,第一年增幅為10%,第二年25%,第四年50%,第五年達到100%。此外,法案還將終止對所涵蓋國家的「最低待遇」,並要求美國海關採取相應措施。法案所徵得的額外關稅收入將用於補貼受中方報復影響的美國農民和製造商。同時,部分資金將被分配購買對遏制中共在太平洋地區侵略至關重要的軍需品,從而進一步增強美國的國家安全。
中國最惠國待遇取消後,美國非最惠國關稅平均稅率為42%,疊加301框架下約20%的關稅,對華平均關稅將升至60%以上。而目前,美國最惠國關稅稅率平均約為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