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曉的觀點被實踐證明是對的
2025年1月18日木蘭寄來《可悲可嘆!泱泱大國竟容不下幾篇關於水電站的文章》一文,是關於范曉的文章被封禁的事。文章寫道:
前些天就聽說,范曉在自己微信公眾號「河山無言」上發的有關虎跳峽建電站的文章剛一發出來就給刪掉了。好在牆外有網站及時轉發,因而將文章「搶救下來」。心想當局可能是擔心文章會引發爭議(當初虎跳峽電站就是因為爭議引發的巨大反對浪潮而擱置)而迅速、果斷地採取刪文行動,應該不至於對范曉其它的文章動手。
但筆者還是高估了中國網絡管理當局的善良和大度。今天上朋友圈時發現,范曉說他的另外四篇文章也先後被刪除了,都是關於水電站的。范曉寫道:
「繼2024年10月22日,《金沙江虎跳峽水電站四大害》一文在微信公眾號發表4小時之後被刪帖之後,2025年1月12日至1月13日,又有四篇多年以前在微信公眾號發表的文章被刪帖:
2022年10月18日,從地質風險的角度談雅魯藏布大峽谷水電開發不可行;
2022年10月8日,談談瀘定6.8級地震以及川滇地震帶的地震活動;
2020年3月23日,中國江河壩滿為患,水電過度開發已導致大量棄水;
2018年6月4日,紫坪鋪水庫也許真的誘發了汶川大地震——紫坪鋪水庫與汶川大地震關係的研究文獻綜述報告。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從科學的數據和事實出發展開討論或爭論,這對國家和民眾的利益真正有利。如果只會封殺言論、鉗制人口,既違反憲法,又說明心虛、害怕。怕什麼呢?如果行得正、走得端,就不怕有批評和反對的意見,三峽工程還允許人大代表投反對票呢。上述幾篇文章存活了多年現在被刪,與最近某些人急於推動某些水電工程有關,這幾篇文章披露的信息,戳到了某些人的痛處,他們無法回應,而且很多信息是他們不願讓公眾知道的。」
圖1:范曉,原四川省地礦局區域地質調查隊工程師,圖片來源:網絡截圖
范曉,原四川省地礦局區域地質調查隊工程師,《中國國家地理》作者。范曉認為這些文章存活了多年現在被刪,與最近某些人急於推動某些水電工程有關,這幾篇文章披露的信息,戳到了某些人的痛處,他們無法回應,而且很多信息是他們不願讓公眾知道的。這裡所說的某些水電工程應該是指金沙江上的龍盤水庫大壩工程、崗托水庫大壩工程和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等。
龍盤水庫大壩工程就是原來的金沙江虎跳峽水庫大壩工程,為了避免公眾的質疑,把眾所周知的「虎跳峽」工程改名為鮮為人知的「龍盤」工程。龍盤水庫大壩工程是所謂的金沙江水電基地的龍頭水庫,就是下游一連串梯級開發的水工程的來水控制水庫。
位於四川省甘孜州德格縣的崗托水庫大壩工程,也是所謂的金沙江水電基地的龍頭水庫,也是南水北調西線工程的龍頭水庫。由於當地藏民反對而遭到中共政府的暴力鎮壓,引起民眾的關注,特別是國際人士的關注。
雖然這兩個水庫大壩工程的名稱沒有直接出現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簡稱十四五規劃)中,但卻包含在「加快西南水電基地建設」、「建設金沙江上下游清潔能源基地」的內容之中。但是在《「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中,金沙江崗托、奔子欄、龍盤工程都在其中。
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則是直接出現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2021年7月21日習近平不顧河南鄭州發生的洪水災害,坐飛機前往西藏林芝地區,考察了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一個可能的垻址,完成親自指揮、親自部署的程序。就像1980年鄧小平視察三峽地區和1989年江澤民視察三峽地區一樣,用視察的形式向外界表明,中共中央的決策已經做出了。2024年12月25日新華社發布消息說,「近日,中國政府核准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重新將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的話題拿出來炒作一番,吸引國內外的視線。范曉工程師幾年前以及最近發表的關於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的文章都非常重要。筆者是每一篇必須,而且還要讀好幾遍。
圖2:2021年7月21日習近平視察西藏林芝地區,如同1980年鄧小平視察三峽庫區一樣,完成親自指揮、親自部署的程序,背景是雅魯藏布江,圖片來源:新華社
范曉工程師發表的一系列文章,都是對這些水電工程的直接叫號和挑戰。
筆者認為,范曉工程師的文章之前之所以能在中國大陸存活較長時間,是因為中共政權以及賣身投靠於中共政權的院士和權威們認為,范曉工程師的觀點是錯誤的,而且這種錯誤是顯而易見的,不值得一駁。這種文章觀點的存在,不危及他們核心利益之所在,反而能讓院士們獲得顯示學識的機會,起到「教育」愛國民眾的作用。比如,范曉工程師在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後接受外媒採訪時和在後面的文章中都指出的,紫坪鋪水庫也許真的誘發了汶川大地震。范曉工程師是在汶川地震後第一個趕到紫坪鋪大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