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常常聽到一些祝福的吉祥賀詞,「五福臨門」就是其中一個,這寓意著五種幸福一同降臨家中,象徵著幸福和美滿的生活。
五福臨門的「五福」,是指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
「五福臨門」的內涵來自春秋時代的經典《尚書》,在其中的《周書.洪範》說到「五福」:一壽,二富,三康寧,四攸好德,五考終命(考終就是善終)。
宋代《胡氏尚書詳解》這麼解釋「五福」:「一曰夀永年;二曰富足財;三曰康寧無疾病;四曰攸所好德;五曰考成終命,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
「長壽」是五福中的第一福,壽命被認為是福氣的基礎。因為只有擁有足夠的壽命,才有機會去追求其它的幸福。
「富貴」指錢財富足和地位尊貴。
「康寧」就是身體健康且內心安寧。
「好德」是心性仁善且順應自然,樂善好施,指人具有良好的品德。
「善終」就是人在生命終結時的美好狀態,能夠避免牽掛和煩惱,安詳自在地離開人間。
在「五福」中,古人認為「好德」最為重要。因為「德」是福的根本,而「福」是德的表現,擁有宅心仁厚、樂善好施的德行,就能帶來長壽、富貴、康寧和善終。
如果不好德,得到福氣之後,也會轉而招來災禍,(「無好德,汝雖錫(*通「賜」)之福,其作汝用咎」),也就是說好德、有善德招福來!
在傳統文化中,「五福」常常被用來象徵吉祥、幸福和美好的生活。人們相信五福可以帶來好運和幸福,因此很多人會通過祈福等方式來祈求五福降臨。
怎樣才能得到真福呢?
古語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意思是說天道不分親疏,對所有的人都一視同仁,但行善是符合天道的,所以天道總是與善良的人同在,讓善良的人做起事來猶如神助。
也就是說人們要多行善事,只有不斷的做符合天道的事情,才能得到神助。因此幸福與真誠、善良、無私為伍,它總是出現在有德行的人身邊,它與虛偽、奸詐、陰險、狠毒水火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