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拍賣會上,兩張林徽因的親筆手稿成為全場焦點。
令人震驚的是,兩張巴掌大的手稿,竟不可思議地拍出了205萬的天價!
手稿上究竟寫了什麼呢?
林徽因是民國公認的大才女。她不僅是難得的建築專家,還文采斐然,善吟詩作畫,其書法水平也堪稱一流。
或許很多人不知道,林徽因的書法天賦遺傳她的父親。1904年,林徽因出生於一個書香世家,祖父林孝恂進士出身,父親林長民既是民』主先鋒,也是書法高手。
他自幼便展露天賦,跟隨大師學習書法,在日復一日的刻苦訓練中練就了深厚功底。
康有為曾稱讚,在他看來,「福建的書法家,只有兩人堪稱佼佼者,一個是李鴻章的幕僚鄭孝胥,另一個就是林長民。」
林長民的書法俊逸瀟灑,在一次書法展上,他的作品《春江花月夜》成為壓軸之作,引得眾人驚嘆不已。
有老者豎起大拇指稱讚道:「林先生,您的書法既有江山的壯闊,又不失文人的儒雅,真是神來之筆,難得一見的好作品啊!」
耳濡目染下,林徽因自幼也對書法也產生了濃厚興趣。林長民十分疼愛這個女兒,親手教她書法,還讓她每日臨摹大師作品。
他對女兒說:「書法是中國文化的瑰寶,你要珍惜這份才華,將它發揚光大,記住,無論走到哪裡,都不要忘記自己的根,你是中國人。」
這番話讓年幼的林徽因對中國書法懷有敬畏之心,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她將這種藝術精神貫穿於自己的一生。
林長民還帶著女兒遊歷歐洲,讓她增長見識,了解藝術。在父親的精心培養下,林徽因思維活躍,才思敏捷,她的書法也日益精進。
從她現存的墨跡來看,涵蓋楷書、行書,硬筆、軟筆皆有。她的字體或蒼勁有力,或行雲流水,或游雲驚龍,美不勝收。
在一次拍賣會上,她的兩張不起眼的巴掌大的親筆手跡,成為全場焦點,竟拍出了205萬的天價。
其中一首是她寫給丈夫梁思成的二妹梁思懿的新詩及附言。
另一首是名為《看葉子》的新體詩,是她寫給外甥女周念慈的,字裡行間情感細膩動人。
三國時期著名文學家揚雄曾說:「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
書法是一個人性情、才學的自然流露,所謂「字如其人」,正是這個道理。林徽因的書法,恰如其分地體現了她的性格和氣質。
「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
林徽因是民國不可多得的才女,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更難能可貴的是,她身上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文人風骨,令人敬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