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很多人一邊興奮,一邊發現自己飯碗沒了

—裁員95%,Deep Seek的第一批受害者出現了

01

AI這個行業剛起勢的時候我就預警過:

熱潮之後,很多人就會一邊興奮,一邊發現自己的飯碗沒了。

這不,就在Deep Seek引起資本狂潮、地方焦慮的時候,第一批DeepSeek的受害者已經出現。

最近,網上流傳上美股份一張內部群聊天圖,圖片顯示董事長兼CEO呂義雄對各部門下達裁員指示,稱:

只留下能用AI的人。

法務部裁50%,客服裁95%,新品創新中心裁員70%,內容創新部門裁員80%,主打一個降本增效。

有上美員工表示,自己已經打算去干保潔工作,AI總不能搞保潔吧?

後來這事上了熱搜,呂老闆在朋友圈澄清,說公司不是真裁員,只是有些地方加人,有些地方減人……

目的是讓營運更有效率。

效率這個詞,當老闆的都很喜歡。

呂老闆在追求效率的道路上,指示下面的人要:

一個團隊要做出20個團隊的活。

對於器材的細節也不放過:

要訓練通過滑鼠+語言與AI對話,取消鍵盤。

上美股份是搞化妝品的,孵化了韓束、紅色小象、newpage一頁等品牌,2023年在香港上市,業績和股價一直都不錯。

在新年賀信中,呂老闆還說要和手下的員工們:

「一起提升工作幸福感,一起分享勞動果實。」

話是那麼說,可全天下的老闆,誰不希望只有營收,沒有支出呢?

和員工分享果實,不如和AI分享果實。

因為AI不吃果實,只要有電,它就能往死里干,這才是最好的騾馬,最好的夥伴。

02

AI時代,不用AI就會被淘汰。

可一旦用了,顯而易見的是,隨著AI越來越智能化,越來越多的工種會被AI所取代。

當前尤為明顯的就是:

話務員、線上客服、網約車司機、各種諮詢師等。

我相信這個時候肯定會有人跳出來說:

技術無罪!AI消滅了崗位,但也創造了崗位,就像以前的網際網路一樣。

這種話仔細想想是站不住腳的。

首先,AI和網際網路行業不一樣,和過去的很多技術革命也不一樣。

汽車出現後,馬車司機可以去干汽車司機,電商出現後服務員可以干外賣員。

但AI呢?

直接就把人的作用給取消了。

它會把大部分普通人推到價值鏈的最末端,就像上美員工說的那樣:去干保潔。

很多小鎮做題家的就業崗位,多是公司文員,而現在AI的文采和分析能力已經超越了70%以上的文員,以後這些人幹嘛呢?

難道都去干保潔嗎?AI帶來最大的衝擊,就是社會中的「平凡的大多數」。

它會極大增加「中部群體」的生存壓力,成為高階人收割低階人的利器。

第二個,說技術無罪。

這更是大謬。

AI的訓練過程,本身就是和法律相牴觸的。

因為他需要收集網際網路上所有的信息資料,就像網絡爬蟲一樣,

剽竊每個人在網際網路上所留下的「智慧財產權」,然後訓練成為自己的東西。

在這個過程中,勢必侵犯龐大的個體利益。

比如,某專家發表了一個學術成果,本來是要收費的,但AI吸收進去了,然後轉化成大模型公司收費的東西。

這公平嗎?

曹雪芹寫了紅樓夢,苦思冥想幾十載,寫出了大量的經典佳句,奇妙比喻,AI大模型一通搜集,學習筆法,很快自己就能「洗稿」。

這是不是傷害曹雪芹的著作權呢?

很多乙方苦思冥想幾個通宵的好策劃、好方案,AI也是一個瞬間就剽竊過去,轉化成算法了。

現在的AI大模型企業收集了多少資料呢?用openAI高管的話是:

都收集完了,現在已經疊代到自己訓練AI生成的東西了。

那麼,為什麼法律不制裁AI呢?

因為法律本身具有滯後性,對於這種新技術還沒有立法規範,也沒想好該怎麼規範。

03

實際上Deep Seek之所以出現,也具有強烈的灰產背景。

梁文峰當年就是通過購買大量高端顯卡進行量化交易,在股市瘋狂掘金。

其管理資產規模高達6000億,幻方也因此成為中國四大私募天王之一。

梁文峰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囤積顯卡,成了國內擁有最多的顯卡的個人。

什麼叫量化交易,打個比方就是遊戲作弊器

好比三個人鬥地主,開量化交易的人,能夠清楚算出對手手上有什麼牌,下一張大概率打什麼牌。

普通人的計算能力哪有那麼強大?

普通股民和開量化的高手玩,怎麼贏?

一直狂飆的美股之所以能吸引投資者,很大程度就是監管更完善,其中就包括嚴厲打擊高頻量化交易。

可以說大A長期穩定在3000點,量化交易「功不可沒」。

而後證監會在2024年7月下場監管量化,抓了不少人進去,量化市場風聲鶴唳。

梁文峰也是出於一定的「轉型」目的,才順勢開發大模型。

因為開發大模型的基礎就是要有顯卡,他正好手上一大把顯卡……

所以我之前就說Deep Seek的誕生和杭州沒什麼關係,最大的功臣是中國股民。

人才研發,都在北京,原始資金,在我看來都算「不義之財」。

當然,也不僅僅是Deep Seek,美國openAL的不少投資人也是做量化的。

總之,大家不要把AI這個東西想得多神聖,多高級。

甚至很有可能在未來幾年,對普通人造成非常大的負面衝擊。

一大批包括作家、編導、編劇、文案、作詞、律師、策劃等文字工作者,都可能因此去做保潔。

一大批網約車司機、銀行櫃員、編程師、開發師、美術師、動畫師、辦公室各種白領也可能去做保潔。

你以為AI是你的助手,你的老闆也表示贊同,並且進一步想到AI還是不用支付工資的助手。

那麼你的歸宿就是:

保潔。

資本天然會傾向於用AI取代人力。

現在美國正在搞改革,馬斯克主導的行政效率部,正著手用算法和數字取代大量公務員,已經有好幾個部門被裁員裁空了。

對此美國不少群體都在鬧,說不能讓馬斯克那麼搞,不能讓科技巨頭無節制的擴張,搞得大家都沒的飯吃。

將心比心的想想,我也不知道網上一幫鼓吹AI的人是有多高的天分。

真覺得自己腦子能比得過晝夜不歇,且日漸聰明的AI?

關於人工智慧時代,過去的很多科幻片都給出了預言:

它一定會帶來巨大的倫理價值衝突,引發巨大的社會矛盾,同時加劇資本的收割和貧富的分化。

屏幕前的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木蹊說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209/2172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