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1年開始,加拿大針對中國香港居民推出了「救生艇計劃」,鼓勵港人移民。香港居民只需要提供過去5年在加拿大獲得大專以上文憑,或者在其它國家或地區取得相等程度的學位,即可申請加拿大3年工作簽證,並且在工作滿一年之後就能申請永久居留權。原本該計劃的截止日期是2023年2月7日,但由於種種原因,在到期前一天加拿大政府又宣布,將該計劃再延長兩年,直至2025年2月7日。
而這一次到期之後,加拿大移民部已經確定不會再延長。意味著開放了近5年的這個港人專屬移民渠道正式關閉。
根據加拿大移民部提供的數據,截至2024年年底,該計劃一共收到逾4萬9000份申請,其中逾4萬零500份申請獲批。
「該計劃屬臨時措施,無意再延長截止日期,」加拿大移民部在回應媒體查詢時說:「合格的香港居民仍可申請其他工作簽證」。
加拿大目前的移民政策,已經與前兩年有著巨大的轉變。越來越多要求限制移民的聲音出現,促使政府不斷出台政策取消一些移民簽證,提高申請門檻。在這樣的背景下,不再延長港人專屬移民計劃,也在情理之中。
而且將近5年來,港人的移民潮也開始從高位逐漸降低,恢復到了正常水平。
對於移民潮的退潮,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在2024年做過一期民意調查報告。報告顯示,有移居外地意願的受訪市民比例也逐步下降,到2024年10月該比例降到34.1%。過去5年,亞太研究所每年都會做一期民意調查,平均每年有超過40%的受訪者表示有移居打算。
該報告還提出了「長期主義者」概念,即「沒有移居打算」的人。當社會願意留下來的「長期主義者」增加,可判斷過去5年香港社會已從「人心思去」的氛圍走出來,留港心理基礎已逐漸成形。
根據過去5年亞太所的電話訪問數據顯示,從2020到2024年,「僅移居外地」的比例從41.8%降到28.3%;「只移居內地」者則從7.4%升到14.8%;「兩地都去」的比例從2.1%漲至5.8%;「沒有移居打算」從48.7%攀至51.1%。倘不考慮2022年新冠疫情時各國封鎖邊境的極端情況,近5年內,今年「沒有移居打算」比例首次超過了半數。
這才是香港居民正常的心態,也是一個社會穩定的基礎。
香港居民所謂的移居海外,與內地居民還是有所不同的。
一談到移民,香港居民更傾向於離開香港去到海外定居生活,是要把整個生活圈子都「連根拔起」。這樣重大的決定,如果是在倉促之間做出,勢必會出現許多問題,比如難以融入當地生活等等。
而內地居民談到移民,當然也有一部分是想要一家人去海外定居,但是現在大多數的人,還是只想要拿一個海外永居身份,最好是沒有嚴格的移民監的那種。這樣既可以留在內地工作生活,又可以享受海外永居身份帶來的國際化便利。所謂的「移民不移居」已經成為常態。
所以這些年,一些沒有居住要求(移民監)的移民項目在內地十分流行,有些海外永居身份辦理起來,只需要錄指紋的時候登陸一次即可。比起香港居民「連根拔起」的移居方式,沒有那麼多的後顧之憂,更多的是有備無患的輕鬆從容。他們,是另一種意義上的「長期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