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災難正在走向中國人!習硬槓後果嚴重;中國經濟重要引擎突然叫停【阿波羅網報導】

政府力推的「城中村改造」計劃被視為拉動房地產市場、提振地方經濟的重要引擎,但現在正面臨著熄火的局面。同時,中美貿易戰已經點燃,出口對經濟拉動作用也在減弱。評論認為,中國人的小康生活正在消失,災難正在走向你我他。

政府力推的「城中村改造」計劃被視為拉動房地產市場、提振地方經濟的重要引擎,但現在正面臨著熄火的局面。同時,中美貿易戰已經點燃,出口對經濟拉動作用也在減弱。評論認為,中國人的小康生活正在消失,災難正在走向你我他。

災難正在走向中國人!習近平硬槓後果嚴重

大多數經濟學家,包括中國的經濟學家都認為,中國經濟不景氣的主要原因,是國內的消費不足。直白地說就是老百姓沒錢買東西,生產過剩只好在外貿上邊找出路。如果外貿市場被堵死了,就會發生經濟危機。

民主人士魏京生日前撰文表示,現在川普上台了,擺明了要和最大的貿易逆差國中國展開貿易戰。川普對於這場最大的貿易戰,可以影響世界經濟的貿易戰採取了謹慎的態度,或者說給了習近平調整經濟的機會。目前僅僅在過去稅收的基礎上加征了百分之十的稅收,等待習近平自動調整經濟政策。

可是習近平不但不改變掠奪超額利潤的經濟政策,不但不開始擴大中國國內的消費,反而採取了對著幹的反關稅政策:聲稱什麼報復措施。你到人家的市場上去賺錢,推銷產品,你拿什麼報復人家呢?是你靠人家的市場生存,不是人家靠你的市場生存。一旦高額的關稅開始徵收,中國的廉價商品就會被迫降價,甚至賠本賺吆喝。

過剩的商品不能出口或者不能賺錢,中國自己的市場又不能容納這些商品,那就是經濟危機來臨的時刻了。中國經濟規模將進一步萎縮,大量工人進一步失業,老百姓的日子更加難過。所以現在中國的官商上層階級都在轉移資產外逃,沒人考慮國家和人民下一步怎麼過日子,把災難留給韭菜們自己承受。

所以在這場中美貿易戰中,川普可以說穩操勝券。習近平沒有什麼反制的手段,必須採取妥協和協調的立場,爭取緩和貿易戰。利用緩和的時間擴大國內的消費,才能避免經濟危機,使得經濟重新走上正軌。

中國的聰明人很多,中國老百姓的收入很低,這方面的空間很大。為什麼就不能解決問題呢?這就牽涉到政治制度的問題上來了。如果中國有對人民負責的制度,這個問題其實很容易解決。但中國的政治制度只對官商上層負責,不對老百姓負責,當然也就沒必要考慮老百姓了。

所以中國的問題不僅僅是經濟問題,它首先是一個政治問題。很多老百姓以為政治和自己無關,那是當官的事情。其實錯了--這和你們老百姓的生活直接有關。你們不關心政治,可政治關心你們。官商結合的官僚資產階級壟斷了中國的政治,也就壟斷了財富。現在他們還壟斷了你們應該得到的財富,並且正在轉移到安全地帶自己偷著樂,笑話你們這群韭菜是傻瓜。醒醒吧,前幾年靠出口得到的小康生活正在消失,災難正在走向你們。

中國經濟重要引擎突然叫停

隨著中國經濟低迷、財政吃緊、拆遷阻力增大,多個城中村改造項目出現延期或停滯,引發廣泛關注。

家住廣州市番禺區某鎮的劉政(應本人要求使用化名)日前告訴美國之音,「我們鎮有兩條村本來在規劃之內的,那些村的人算了一下帳,被拆遷還會虧,有點不太樂意,剛好碰到經濟不景氣,就叫停了。政府也沒宣布,反正就是沒有下一步動作。那些原來拿生活補貼的村民,補貼也不給發了,他們又搬回了原來的家。都還沒來得及拆,沒開工就停了。」

劉政所說的「規劃」,也被稱為「三舊改造」,指的是2022年年初尚在疫情期間就被提出、如今按計劃本該如火如荼進行中的大規模「城中村改造」政策。

2023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2024年11月,中國住房城鄉建設部、財政部聯合印發通知,明確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範圍由最初的35個超大特大城市以及常住人口300萬以上的大城市,進一步擴大到近300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住建部部長倪虹表示,將通過貨幣化安置等方式,新增實施100萬套城中村改造和危舊房改造。

中國《經濟觀察報》2024年的一篇報導稱,根據中指研究院測算,城中村改造將在未來五年帶動約10億平方米的投資規模,會對房地產市場形成有效支撐。

另外,據中國住房和房地產研究院測算,全國21個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可產生直接投資超過10萬億元,帶動其他投資超過15萬億元,合計超過25萬億元。

《第一財經》發布於2024年年底的報導稱,若以100萬每套來估計,本次安置如果全部以貨幣化方式進行,估計將為房地產市場帶來1萬億左右的資金增量。

然而,北京的宏觀經濟研究員馬越(應本人要求不使用真名)對這些數字持懷疑態度。

「這就是假的項目,好多數字發出來是為了提振市場信心的,」他直言不諱地告訴美國之音,「你看中國的財政資金,其實花出去的錢是很慢的,而且其中能說得清楚來源和去路的只有『以舊換新』那些項目。其他的改造,尤其是城市拆遷那些,說不清楚錢花出去沒有,而且錢從哪兒來的也不知道。」

馬越描述他所觀察到的上海城中村改造時說:「外灘附近有大片的城中村改造,但是最後一步改不動了。因為那些人搬走之後,接下來沒有錢去做改造。現在那裡都沒人,跟鬼城一樣,拆不動了。」

居住在北京的他告訴美國之音,昌平、望京等地也有一些廉租房或者半地下室,目前也看不到大規模的拆遷。他解釋說:「這個城中村改造和以前的棚戶區改造從手段上看沒有什麼大區別,但現在的問題是缺財政資金。這些項目,有的政府接管過來了,有的把拆遷的人打發走了,但後續開發其實找不到人。現在地產商基本沒人有能力去開發,所以就閒置著。至少上海那幾個地方目前看起來不太可能再接著開發了。」

中共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決定,為地方政府增加化債規模10萬億。

馬越評價說,這個10萬億加上城中村改造的2萬億,中央政府得發國債,「但這個國債在2025年1月份的時候暫停了。為什麼?因為前段時間,也就是去年12月份開始發債之後,所有的銀行都衝進去買債,因為他們沒有別的資產。那個債的利率太低了,造成銀行的系統風險太高,所以在過年之前的時候,發債這個事就暫停了,還沒重啟。」」

馬越並不看好城中村改造在短期內的進展。他說:「如果不重啟這個項目的話,也就是說這個十萬億和兩萬億都進行不下去。非得排優先順序的話,一定排那個十萬億。要還那些政府必須立刻還的舊債,包括拖欠工資啥的,不是公務員還漲工資了麼,這些都是第一位的。城中村改造這種屬於沒有報酬率的項目,肯定是往後推。」

從事小商品批發的劉政告訴美國之音,他經常路過廣州「城中村改造」的重點地段——海珠區的康樂村和鷺江村。「我12月初路過的時候,那邊好像已經拆得差不多了,現在都是圍起來的廢墟。那裡的人說是都集中規劃到更好的地方去。」不過,因為康樂和鷺江位於廣州市中心的黃金地段,劉政說,「大家都不想搬,這邊都習慣了,產業鏈也建好了,但是最後還是不得不搬」。

康樂和鷺江是廣州最知名的城中村,聚集近2萬家服裝製衣、輔料廠,建築雜亂,十多萬人在此吃住行,打造了珠三角製衣王國。過去兩年多,因為城中村改造拆遷,這個龐大的製衣產業的去與留,始終是媒體報導的焦點。改造成本超300億元的康鷺村曾被稱為「廣州最貴舊改」。

馬越回憶起中國的拆遷史說:「這跟當年北京的動物園批發市場拆遷差不多。很多人搬走了活不下來,不過也有一些人可以。那些小商戶沒有什麼議價能力,他們就得跟著國家政策走。」

經濟下行的壓力,使得廣州許多製造業從業者持謹慎態度,不敢輕易投資或消費。劉政向美國之音描述廣州製造業從業者的情緒時表示,不少人現在持謹慎態度,不敢花錢。他說:「我在老家那邊有幾個很要好的朋友,他們村子拆遷工程停工之前還信心滿心準備買車,停工後,出來吃個飯也不捨得了。」

請訂閱阿波羅網主頻道,訂閱連結:

請訂閱阿波羅網副頻道,訂閱連結:https://shorturl.at/lMP34 
請訂閱乾淨世界:https://shorturl.at/luFTU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216/2176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