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西百色祈福高級中學教師唐某某被舉報性侵未成年女學生一事,在網絡上引起軒然大波。根據受害者家屬指控,女生遭性侵後長期抑鬱,2021年考入大學後因疾病折磨無奈退學,最終自殺身亡。
這則新聞讓長久以來較少受到關注的中學生性侵害問題浮出水面。早在2020年,Z世代實驗室就曾針對中學生性侵害問題展開過調查。當時我們發現,對於大城市裡的中學生來說,性侵害似乎是一件很遙遠的事情。
但事實上,針對中學生的性侵害更像是海面之下龐大的冰山:如果你覺得性侵害與自己無關,那麼或許是你足夠幸運,沒有遭遇過性侵害;或許是你身邊的朋友沒有表露過自己被侵害的經歷;又或許是,你遭遇過自己至今仍未發覺或能夠界定的侵害經歷……今天,Z世代實驗室重發本文,希望引起更多人對中學生性侵害問題的關注。
近期,我們通過線上問卷的形式收集到了273份由中學生填寫的有關性侵害的問卷,超八成的問卷由高中生參與填寫,其中八成是女同學。
在參與問卷調查的273名中學生中,明確知道自己經歷過大大小小各種形式性侵害的人數已經過半,這些人中又有約37%的人表示,無法在事發後及時判定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是否屬於性侵害的範疇。因此可以推測,現實中針對中學生的性侵害並非遙遠的「個案」,其比例之高遠超我們的想像,可謂是無處不在。
如果你沒有過類似經歷,那麼不妨來試想一下,在以下哪些場景中,你會擔心自己遭遇性侵害:
晚上回家的路上?
周邊無人的環境?
狹小的密閉空間裡?
公共運輸工具上?
還是聚會場合中?
……
同學們遭遇過的性侵害類型
問卷結果顯示,上述場景都被認為是性侵害高發區,下面幾位受訪對象的經歷,也大多發生在這樣的場景中。(編者註:如無特殊說明,受訪者性別默認為女性)
此次調查過程中,我們採訪到了十幾個受到過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性侵害的同學,他們的經歷涵蓋了從同學間的「開車」,到被陌生網友威脅拍攝私處照片,再到險被強姦……
|言語騷擾型|
毋庸置疑,言語騷擾也是性侵害的一種。根據我們的調查,言語騷擾是中學生遭遇的性侵害中最普遍的一種形式,並且常常發生在不經意間。有時你認為的「開車」、「開玩笑」、在他人面前大肆談論性話題,很可能對他人構成性騷擾,給他人帶來傷害。
小B同學說:剛上高中時,班裡的一個男生常常用開我的玩笑:「你胸這麼大也沒男朋友……」我覺得他可能是無心的,因為他平時在其他事情上還挺照顧我的,但就是在這種事情上沒輕沒重的,沒意識到這會讓我很難受。
小C同學(男生)說:高一軍訓的一天晚上,我獨自出來上廁所,遇到了同班的男同學xxx。我當時對於他的印象也只止於班裡的「活躍分子」。可是我沒想到他在上完廁所後並沒有直接離開,而是將他的生殖器官漏在外面,並對我說:「給我口一口吧。」我直接回了句:「滾。」那個男生就把褲子提上,若無其事地恢復了正常聊天模式。
在言語騷擾中,騷擾者的動機可能只是開玩笑。我們的調查顯示,有近四分之三的同學表示,自己也有過言語上的「開車行為」,幾乎全部是在面對熟人的情況下進行的。「開車」的同學大多數認為自己「開車」是不假思索的,或認為「開車」不是禁忌;但也有同學是不想被認為不合群或太純潔才開口講葷段子。有近七成同學在「開車」後覺得無感;有不到兩成的同學感到開心。
但不恰當的「開車行為」,尤其是針對在場某個具體的人的言論,很可能會給對方帶來困擾,構成言語性騷擾。騷擾者的動機和受害者感受到的惡意之間可能存在不小的差異,因為不同人對於談論性話題的態度也是不一樣的。調查顯示,有不到一成的人不能接受任何人談論性話題,而幾乎相同比例的人對於跟陌生人談論性話題也毫不介意,絕大多數人的尺度保持在可以跟熟人、好友、同性談論性話題。
|動作騷擾型|
相比言語騷擾,還有一種更容易明確定義的性侵害,就是動作騷擾。此次調查中,反映遭遇性侵害的形式有一半以上屬於動作上的騷擾。從我們前期採訪得知,大多數性侵害都是熟人作案。小路、酒席、學校、家中、甚至網際網路上,都可能存在動作騷擾。當然,動作騷擾不單指肢體上的接觸,還有被暴露性器官,被迫拍攝裸照等等。下面是受訪者們的自述。
小D同學:大概是在初二初三,有一次我放學回家,在一條隱蔽的小路上碰到了一個有露陰癖的男人。這個男人在發現我看到他之後,沒有說話,也沒有轉身。我趕快繞開他走了。
小E同學:初二那年,我參加了桌球課外小組,因為球技較好,我和同年級的一個男生被挑出來單獨在一個場地訓練。那個場地算是個比較密閉的空間,當教練去指導其他人時,我們就獨處一室了。當時我的球拍出現了一點問題,我就低下頭去整理,結果那個男生就突然湊過來、用手摸了我的胸!因為事發突然,我又懵又慌,紅著臉,特別生氣地用球拍打他,拍子都打斷了。教練聽見動靜後過來了,還問我拍子怎麼斷了。我當時就只是說那個男生把我的拍子把弄折了,並沒有向教練求助,自己又回到人多的場地里接著訓練。
當天晚上那個男生給我發了微信好友驗證,我當時沒有通過。不過,過了幾天我覺得自己應該收到道歉,就加了他微信。他給我道了歉,也賠給了我拍子的錢。再往後我們就再也沒有聯繫了。之後的桌球訓練中,我都想盡辦法離他遠點。
小F同學:我初二的一天晚上,要出去跑步。當時天已經黑了,我媽怕我出危險,正好對門練田徑的高三哥哥要出去騎車,我媽就讓我們結伴去。因為兩家關係還挺好的,我們都很信任那個哥哥,媽媽認為那個哥哥可以保護我。結果沒想到的是,就在樓下的小區里,那個哥哥居然要親我!之後他還在公園裡拉了我的手。還有一次,他把我拉到他家裡緊緊地抱我,好在我家的鐘點工阿姨及時去對門找我了。他還曾通過微信問我:「做愛嗎?」當時我根本不明白髮生了什麼。
小G同學:6歲到13歲之間,我經歷過大概9-10次的性侵害,小到猥褻,大到強姦未遂。印象最深的是我四、五年級時的一次酒席上——一位叔叔坐在我旁邊,撩起了我的連衣裙,在裙子下面順著我的大腿向上摸。
小H同學:小學四年級時,我通過一個聊天群,加了一個陌生的成年網友網友。我們一直像朋友一樣在網上聊天,直到有一天,他給我發出了視頻通話邀請,我接受邀請的那一刻,就是我噩夢的開始。在十幾分鐘的視頻聊天過程中,網友並沒有露臉,而是將鏡頭對準了他的下體。我當時太小了,只是隱隱感到事態不對,但沒有想到要及時保護自己。
在之後的兩個月里,這個網友總是以知道我的家庭住址為由威脅我拍攝自己私處的照片並發送給他。現在想想他的威脅肯定是假的,但我當時猜測我是被人肉了,於是就這麼相信了他。因為害怕他找上門來,我只好照做。
小I同學:那天,我在保全室等人的時候,被一個認識的保全叔叔直接把我拽進了保全室的隔間。保全叔叔在那裡抱我、親我。我因為害怕,不敢劇烈反抗,也不敢大聲求救,生怕被別人知道了這件事就覺得我不乾淨了……但當他脫下褲子,讓我摸他的生殖器時,我真的怕了,開始不停地拒絕。所幸保全叔叔最後放開了我,沒有對我做出更進一步的侵犯。事後,他威脅我說:「我知道你家電話,不要把這件事告訴別人。」
性侵害之後
|對我的影響|
遭遇性侵,毫無疑問會給受害者本人造成很大的心理影響。他們可能會自我懷疑、牴觸異性、抗拒去事發地,嚴重者甚至患上心理疾病。
被開葷段子玩笑的小B同學:我性格比較軟弱,從高一一直忍到了高二上,這期間,我已經因為這件事產生牴觸那個男同學和抗拒上學的心理了。高二上期中考試前,男生們一如既往地開著我的玩笑,但學業上的壓力成了壓倒我的最後一根稻草,我再也受不了了!
被襲胸的小E同學:回家之後,我也沒跟家裡人提起這些,因為覺得難以啟齒。再加上我沒有特別好的朋友,就沒跟別人說過這件事。其實挺委屈的,就自己哭了一會、做了幾天噩夢,直到現在也特別煩自己為什麼不是平胸。
被鄰居哥哥屢次騷擾的小F同學:當時不明白,現在想想很後怕。當時後來發生了這種事也不知道怎麼跟我媽說,我害怕她知道之後比我還激動,我反倒期望她可以說「沒事,青春期很正常」這樣的話敷衍了事,不然我反而招架不住。
在酒席上被叔叔揩油的小G同學:當年的經歷直接導致我埋下了一個心病,加上之前其它的一些被侵害經歷,我逐漸對自己產生了極度厭惡,後來被診斷出了極嚴重的心理疾病,也因為心理疾病的原因,我的記憶力和成績都受到了很大影響。我現在很關注性侵害相關事件,關注中國的性教育問題,對性學產生了一定的興趣。
被網友威脅拍私密照片的小H同學:兩個月過去了,我的擔憂和對他的懷疑越積越多,最後終於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了。之後,不管他再怎麼威脅我,我就再也沒有回應過他的任何要求了。他也就沒有再找過我,通過翻看他的動態我發現已經對我不可見了,我便猜測他刪除了我的好友,後來發消息確認,出現了紅色嘆號。說實話,直到被單刪,我也沒有把這件事和性侵聯繫在一起。
|求助後得到的回應|
性侵害發生後,有些同學不敢把事情告訴別人,選擇獨自承受,這是我們收集的問卷中,這些同學的回答:
當時很小,五六歲左右,哥哥那時應該上初中了,他有兩三次壓在我身上摸我,我不知道我經歷了什麼,但是有感覺不舒服。他是我哥哥,我也不敢告訴大人,那一年發生過兩三次,後來就沒有了,我也假裝忘記。
太小了,不懂;年齡小,不知道該做什麼;年齡小,意識很模糊。
當時沒有意識到是性騷擾。
會被認為小題大做。
發生的很突然,時間很短,沒有證據。
而有的同學會向長輩、朋友進行求助。在選擇向外界求助的人中,有人會收到朋友的安慰,還有的會得到解決辦法和專業支持。
但也不是所有的求助都會得到善意的回應。有人認為受害者也有問題,讓受害者自己反思為什麼會引來性騷擾;還有思想守舊的人認為遭受性侵害會影響被害者的清白,讓受害者「封口」。出於這種心理預期,也有一小部分同學不敢告訴任何人。顯然,被求助者不同的反應會給受害者帶來不同的影響。
調查顯示,站在受害者立場上的人占大多數。
被開葷段子的小B同學:我把這一切全都告訴了媽媽和朋友們。媽媽聽完後對我說:「你可以直接和那個男生說你的做法讓我不舒服了。離他遠一點,必要的時候我可以出面和你的班主任解釋。」而我的一些朋友覺得:「那只是一句玩笑話罷了,不必介意。」另一些朋友認為,我有必要和那個男生直接說出我的想法。
最後,我終於鼓起勇氣和男生正面交涉,我告訴他:「我覺得這不是一個很好的玩笑,開玩笑應該雙方都是開心的才對,但在我這並不是。而且這些玩笑都不是很尊重女生。」之後,那個男生向我道了歉,不再和以前一樣開一些過分的玩笑了,但還是偶爾在嬉戲時會說上幾句。
放學偶遇露陰癖的小D同學:事後我去小區派出所報了案,警察問我:「他有沒有碰你?有沒有對你做什麼?」我說沒有,他們就安慰了我。我跟一個也遇到類似事情的閨蜜傾訴過這件事——就是挺無奈的,由於我們沒有受到實質性的傷害,沒有人管這件事。我們也只能是吐槽: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在酒席上被叔叔揩油的小G同學:酒席結束後,在我們一家五口回程的車上,我感到很難為情,但我迷迷糊糊地意識到:必須要告訴家人。我說出這件事的時候,我爸爸媽媽都專注在自己的事情上,爺爺喝醉了,只有奶奶一個人注意到了我的傾訴。當我想要繼續說下去的時候,奶奶使勁拽了拽我、捂住了我的嘴……回家後,奶奶告訴我:「這種事情不能說出來,女孩子家家清白就毀了。」我當時就很不認同奶奶的說法,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跟奶奶說過這種事情了。
被網友威脅拍私密照片的小H同學:因為當年的事情,我一直對自己有一種愧疚的情緒,並希望找到一個方式來減輕這份愧疚,於是我在真心話大冒險的時候將我被侵害的經歷假裝成「我的一個朋友」的故事告訴了同伴。然而,同伴中只有一個人認為:「這不是那個女孩的錯」,其他人則大多認為「我的朋友」自己也有問題……我也覺得這是我自己無知、膽小和懦弱造成的,朋友們也沒有說錯。不管怎樣,說出來之後,我還是釋然了一些。
險被保全性侵的小I同學:我逃離現場後,馬上告訴了我的朋友,我們一起把這件事告訴了老師和德育處主任,老師們很重視這件事也很支持我,一直在安慰我。因為缺少證據,我們沒有報警,好在學校開除了他,不過後來聽說他去另一所學校做保全了。因為和父母關係不是很好,我很怕他們不理解我,甚至反過來羞辱我、嫌棄我,就一直沒把這件事沒告訴他們。好在我的朋友們都很好,她們知道這件事後並沒有覺得我髒,不停地安慰我「這不是你的問題」,也很願意聽我向她們傾訴。我很感謝她們。
難以界定的場景
我們沒能採訪到遭遇過強姦等嚴重性侵害的中學生,但據公益組織「女童保護」統計,僅2023年全年媒體公開報導的性侵兒童(18歲以下)案例就有202起,受害人數高達517人。在嚴重的犯罪行為之外,以上受訪對象至少還能基本明確自己遭遇到了性侵害,但對於有些同學而言,除了高度明確的性侵害行為,還有一些情況是複雜且模糊的,事發時當事人難以界定這是否屬於性侵害,說出來好像有些小題大做,但受害者當時確實會有被冒犯的心理,比如被異性近距離尾隨,被人用色情的目光長時間注視,帶有性意味的品頭論等等。這些是否曾經也發生在你的身上?
小A同學就曾有過類似的經歷:初二的暑期體育訓練班裡,訓練結束的我在做拉伸時,我們的男教練主動提出要幫我和另一個女生放鬆——需要放鬆的人趴在地上,輔助放鬆的人踩著需要放鬆的人的大腿來回晃動。我們兩個本來都不願意,但是教練一再堅持,旁邊的男生又跟著起鬨,最後我們只得難為情的在眾目睽睽之下被教練踩在地上。直到現在,我也並不能確定我算不算是被性騷擾了,但我確實感到被冒犯了。
防範於未然
從這次調查中我們發現,中學生遭遇性侵害的現實狀況遠比我們想像中嚴峻,隨時可能會發生在我們身邊。那麼同學們都做了什麼來保護自己呢?
放學偶遇露陰癖的小D同學:當時是第一次碰到這種事,感到很害怕。現在過去挺久的了,但我每次想起來還是會覺得噁心。從那以後,我一直都在書包里放著一個裝著檸檬水的小噴瓶防身。
險被保全叔叔性侵的小I同學:我現在回憶起這段經歷時,還是會覺得不舒服。那之後,我在看到網上女子防狼術視頻時都會跟著學,雖然我至今也沒有學會。
沒被性侵但聽過很多案例的小J同學:我參加了學通社舉辦的關於性教育的講座。在被問到有沒有遭遇過性侵犯,幾乎所有人都舉手了。我沒有經歷過這種事,就聽在場的同學講述他們的遭遇。我沒想到這種事發生的機率這麼高。這之後我自己也下了一個防狼的APP,在APP的商城裡面買了兩瓶防狼噴霧,一瓶給了和我關係比較好的女生當生日禮物。
以上三位同學都是在意識到性侵害的高發或親身遭遇過侵害後,才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採取防侵害措施的。雖然這些措施並不能保證一定不被侵害,但具有防範意識的同學,在侵害可能發生時,至少不會像沒有防範意識的同學一樣措不及防。
在想要施行性侵害的人眼裡,中學生和其他人並沒有什麼不同,甚至是更容易掌控的對象。因此,不要等到「吃一塹」再「長一智」。我們需要早早樹立好好防範意識,做好防範措施,防患於未然。
現在,故事講完了,不知你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