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朝鮮被俘士兵首度受訪 爆出不少料

2024年,朝鮮派遣軍隊支援俄羅斯,參與烏克蘭戰鬥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近日,兩名被俘的朝鮮士兵在烏克蘭戰俘營中接受專訪,揭示了他們參戰的過程及生死經歷。

「以為是上學,結果是上戰場」——26歲李姓偵察兵的遭遇

26歲的李姓偵察狙擊手,隸屬於朝鮮人民軍偵察總局,他在接受《朝鮮日報》採訪時講述了被派往俄烏戰場的經歷。李男原以為自己參與的是一個「國際學生」項目,直到抵達俄羅斯庫斯克地區,才發現任務竟是上前線作戰。李男回憶稱,他在2015年入伍,本駐紮慈江道從事水災復原工作,直到2023年10月被召回參加秘密訓練,隨後被派往海參崴,12月又被調往庫斯克地區,和約2500名朝鮮士兵組成作戰部隊。

「我以為是去參加國際培訓課程,結果到了才發現是去打仗。」李男說。

致命的無人機與「快者生存」的教條

2024年1月5日,李男和兩名戰友組成小隊執行任務時,遭遇烏軍無人機襲擊。他回憶道:「我們被無人機發現,戰友迅速倒地,我拼命反擊,但被擊中下巴,失去意識。」在逃離戰場途中,李男遭遇第二次無人機攻擊,親眼目睹同伴陣亡。最終,他在翻越山丘時被烏軍俘虜。

朝鮮部隊的「嚴密監控」與士兵的困境

李男透露,朝鮮派往俄羅斯的部隊實行嚴格監控,每個500人組成的營隊都有國家保衛省的人員監督。李男還提到,士兵們被灌輸無人機是由韓國士兵操作的錯誤信息,激發他們的戰鬥情緒。他坦言,直到被俘才意識到真相。李男還透露,在朝鮮軍隊裡,被俘等同於叛國,曾因絕望試圖自殺,但因失血過多未能成功。

「從未見過家人,如今只想活下去」

李男自2015年參軍以來,已10年未見過父母,只能通過電話聯繫。父母甚至不知道他被派往俄烏戰場。原計劃退伍後考大學的他,現在的願望已變得簡單——「我想申請難民身份,去韓國重新開始生活。」

與李男一起被俘的21歲步槍手白某(或裴某),同樣隸屬朝鮮人民軍偵察總局。雖然他們獲得了基本醫療照顧,但內心的創傷與不安依然難以平復。

背後的真相:朝鮮士兵為何被派上俄烏戰場?

這一事件揭示了朝鮮士兵被秘密派遣參與俄烏戰爭的殘酷現實。李男的經歷暴露了朝鮮士兵的悲慘處境——他們不僅要面對戰場上的槍林彈雨,還要忍受來自朝鮮政權的嚴密監控與思想束縛。

李男的講述讓外界得以窺見這場「秘密戰爭」的冰山一角。他的故事並非個例,而是無數無名士兵命運的縮影。

「如果有機會,我希望可以重新開始,過上自由的生活。」在採訪結束時,李男如此說道。這或許是他心中最深切的願望——逃離戰爭的陰影,追尋平凡而珍貴的生活。

朝鮮被俘士兵首度接受媒體採訪,26歲李姓偵察狙擊手(左)透露,和他一起作戰的同袍都死光了,圖右為21歲步槍手。(圖擷自@Chosun「X」帳號)

朝鮮李姓士兵之前因下巴包紮照片廣為人知。(法新社)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阿波羅網王和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219/2177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