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0日將迎來二十四節氣的「春分」,俗語說:「春分有雨病人稀,春分無雨鬧瘟疫。」民間有敲打響器「逐疫氣」的習俗。資料圖。(Christopher Furlong/Getty Images)
3月20日將迎來二十四節氣的「春分」。俗語說:「春分有雨病人稀,春分無雨鬧瘟疫。」因此民間流傳有敲打響器「逐疫氣」習俗。
春分諺語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春分的到來意味著太陽黃經達到0度。俗話說:「春分春分,晝夜平分。」春分這一天的時候,太陽直射赤道,晝夜等長,各為12小時。過了春分之後,太陽直射點繼續北移,北半球白天時間會越來越長,黑夜時間會越來越短。
俗話說:「春分有雨病人稀,春分無雨鬧瘟疫。」人體在冬春交替的季節,適應能力和抵抗能力都比較差,容易受到病毒和細菌的侵擾,導致生病。
如果春分時節下雨,溫度會有所下降,空氣滋潤,粉塵等細菌不容易快速繁殖和傳播,減少了疾病的發生,有益於人們的身體健康。
但是如果到了這一時節,仍然乾旱少雨,氣溫就會快速升高,病毒和細菌在溫度較高的環境下可以大量繁殖,容易引發呼吸道傳播疾病。
近來,中國多地出現甲流、新冠(中共病毒)等呼吸道傳播疾病,醫院患者爆滿,甚至有的醫院病床一床難求,多地都在新建、擴建殯儀館和墓園。所以人們都祈禱春分這一天下雨,希望疫情快點過去,大家都能健健康康的,恢復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民間還有諺語:「春分無雨劃耕田,春分有雨是豐年。」意思是說,如果春分沒有下雨,那麼當年可能會出現乾旱的情況;如果春分當天下雨了,那麼當年可能會風調雨順,莊稼獲得豐收。
「春分颳大風,刮到四月中」的諺語是指,如果春分這一天颳大風,那麼一直到4月中旬,颳風的天氣都比較多。長時間的颳風天氣,從農作物生長和人體健康都不利。
春分習俗
春分時節,民間有許多傳統習俗,寄託人們的美好心願。
立蛋:俗語說:「春分到,蛋兒俏。」很多地方有「春分豎蛋」的習俗,人們認為春分時晝夜平分,比較有利於找到平衡點把雞蛋立起來。
可以選一枚新鮮雞蛋,在桌上輕輕豎起。據說豎好的話,可十幾天不倒。春分立蛋,意味著這個新春都有好運,立蛋也寓意著人丁興旺,代代相傳。
祭祖:自古就有的,清代的《帝京歲時紀勝》中說:「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經朝廷批准建立的祠廟,「春分」時皆由大臣致祭,世家大族宗祠可自行祭祀。
春分這天,人們祭太陽,吃太陽糕,既是感恩,亦是祈求萬物欣欣向榮。
吃春菜:「春菜」是一種野莧菜,俗稱「春碧蒿」,與魚片滾湯為「春湯」。民諺說「春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
逐疫氣:春分時節,民間還有放風箏、踏青、鬥草、送春牛圖、敲打響器「逐疫氣」等習俗。
春分這一天黃昏時,鄉村兒童會爭相敲打銅鐵響器,聲音震天,傳遍村里村外,稱之為「逐疫氣」。人們盼望瘟疫遠離,一家人健康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