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超市是我們採購食品的重要場所。每當超市推出打折促銷活動時,總能吸引眾多消費者的目光,大家懷揣著「物美價廉」的期待,開啟購物狂歡。然而,有些看似性價比超高的食物,實則暗藏隱患。在這裡,要提醒大家,以下這6種食物,即便超市大力促銷,也千萬不要購買。
第1種、提前絞好的肉餡
提前絞好的肉餡方便又實惠,可隱患也不少。商家可能為了降低成本,混入變質肉或邊角料,這些肉細菌多,若沒清理乾淨,食用後容易引發腸胃不適、食物中毒等問題。而且肉餡絞碎後,很難從外觀判斷新鮮度,很可能在貨架上放了很久,新鮮度大打折扣。比如有消費者買打折肉餡包餃子,煮熟後發現有異味,吃了還嘔吐腹瀉,一檢查才知道是肉餡不新鮮惹的禍。
第2種、真空包裝的玉米
真空包裝玉米方便儲存和食用,備受青睞。但它一般是提前煮熟再密封,雖說能延長保存期限,可放久了營養會流失,還可能變質。即使外觀無異常,內部也可能已滋生細菌。曾有消費者買了打折真空玉米,打開後口感軟爛、味道欠佳,一看生產日期,快過期了,這就是長時間儲存導致的品質下降。
第3種、散裝的冷凍食品
超市裡的散裝冷凍食品,像丸子、排骨、魚塊等,打折時常被大量採購。然而,它們放置時間長,反覆冷凍解凍,新鮮度難保證。而且散裝銷售,儲存和銷售時易受污染,食用後可能引發腸胃問題。有消費者買了打折冷凍丸子,煮火鍋時發現口感差,吃後不久就腹痛腹瀉。
第4種、散裝醬菜和鹹菜
散裝醬菜和鹹菜因其獨特的風味,成為很多家庭餐桌上的常客。但這類食品往往添加了大量的鹽分和色素,以延長保存期限和改善色澤。長時間的放置,使得它們容易遭受污染。而且,由於是散裝銷售,消費者在挑選過程中,可能會因為觸摸等行為導致交叉污染。比如,有些消費者在挑選醬菜時,會用手直接觸摸,這就為細菌傳播創造了機會。長期食用這類高鹽、易污染的食品,不僅會增加患高血壓等疾病的風險,還可能對身體健康造成其他潛在威脅。
第5種、切塊混裝的水果
超市裡的切塊混裝水果看似方便實惠,實則問題不小。商家為減少損耗,可能把變質或不新鮮的水果切塊混入其中。水果切塊後,長時間放在保鮮膜覆蓋的盒子裡,易滋生細菌,受到污染,口感也會變差。有消費者買了切塊混裝水果,吃的時候發現有異味,就是不新鮮和受污染的表現。
第6種、散裝熟食和滷肉
超市的散裝熟食和滷肉打折時也很受歡迎。但這類食品存在環境不達標、銷售時間過長等問題。散裝銷售使其在製作、儲存和銷售過程中易受污染,口感和新鮮度難保證。滷肉還可能是冰凍後再解凍銷售,口感不佳。更嚴重的是,有些商家為降低成本,可能用即將變質的原料製作。曾有超市散裝滷肉被檢測出細菌超標,導致多名消費者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