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研究顯示,柑橘類水果可能具有預防憂鬱症的潛在保護作用。根據哈佛醫學院講師、麻省總醫院醫生Raaj Mehta博士及其團隊的研究,柑橘類水果的攝取與憂鬱症風險之間有顯著關聯。研究結果發現,每天食用一個中等大小的橘子,可能有助於將罹患憂鬱症的風險降低約20%。
這項研究分析了32,427名參與者的柑橘攝取量、腸道微生物組及憂鬱症風險之間的相互關係。研究發現,柑橘類水果的攝取與腸道中一種名為普拉梭菌(F. prausnitzii)的細菌豐度增加有關,而這種細菌在未患憂鬱症的人群中較為常見。此外,攝取較多柑橘的人,其腸道內普拉梭菌的水平較高,而這一細菌的存在與較低的憂鬱症風險呈正相關。
Mehta博士進一步指出,這些細菌可能通過影響腸道內的神經遞質——血清素和多巴胺的水平,來改善情緒。這些神經遞質不僅在調節消化過程中起作用,還能通過神經系統影響大腦,進而改善情緒。
Mehta博士強調,他希望這項研究能啟發更多的學者進一步探索飲食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聯。他表示:「我們直覺上知道食物對情緒有影響,這也是我們有『舒適食物』這個概念的原因,這些食物在短期內能讓我們感覺更好,但科學界才剛開始揭示這其中的具體機制。」該研究的結果已發表在《微生物組》期刊上。